sponsored links

一場可能改變未來的青年科學家聚會

蕭簫 楊淨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什麼樣的活動,能讓潘建偉、薛其坤等幾大院士共同出席?更有楊振寧施一公張益唐等各領域頂流的認可?

——100名中國最有潛力的青年科學家,聚在一起分享學術BIG IDEA。

他們有的是粒子物理學家,日常工作就是在“地下2400米”看宇宙;有的研究AI演算法,論文還被Hinton親自引用;也有的將種子與晶片類比,跨學科解析生物機理……

如果你對前沿科技有些瞭解,就會知道它絕不止於一場交流活動,而可能給21世紀帶來更多科學進展突破、改變世界和人們的夢想日常生活。

什麼樣的科學家?

究竟是什麼樣一場論壇,得先從科學家本身開始說起。

光看受邀嘉賓,就有近50位在學術圈有所建樹、成果斐然的科學家。

潘建偉院士,被Nature稱為“量子之父”的學者。

從多次展示量子計算優越性,到打破現場遠距離量子通訊世界紀錄……或許你對這一領域感到陌生,但你一定聽過他的名字。

一場可能改變未來的青年科學家聚會

南科大校長、原清華副校長薛其坤,中科院院士。

他曾帶領清華大學、中科院物理所和美國斯坦福大學團隊實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楊振寧曾評價稱,這項成果堪比“諾貝爾獎級”科研成果。

一場可能改變未來的青年科學家聚會

湯超院士,前沿交叉研究的引領者。

受李政道委託,他於2001年從NEC普林斯頓研究所回國,建成定量生物學中心的前身——理論生物學中心,如今已是定量生物學中心主任,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執行院長。

一場可能改變未來的青年科學家聚會

但他們並非主角。現場還有近100位的青年科學家,他們來自各個領域,從一粒種子到整個宇宙,從生命的最小單元到未來的通用AI世界……

唯一共同點,探索的都是學術前沿、改變未來的那些事兒。

有小到守護中國14億的糧食之本——一粒粒的水稻種子。

這條袁隆平院士們披荊斬棘開闢的農業之路,更需要年輕一代科學家們前赴後繼。

四川農業大學的陳學偉,就是其中一位。從園藝專業轉到作物遺傳育種,再從海外學成毫不猶豫迴歸母校,生命中這兩個節點讓他註定與國內農業密不可分。

他的研究,創新性地揭示了既能提高水稻抗病性、又能提高品質的遺傳基礎及調控機理,改變了“作物抗病性提高會導致品質下降”的傳統觀念。

他選育的水稻品種“F優498”和“宜香優2115”,在西南稻區種植面積常年穩居前三,打破了“蜀中無好米”的魔咒。

如何讓作物種得好,少生病、少用藥,讓人們吃得健康,成為他研究的核心命題。

一場可能改變未來的青年科學家聚會

也有大到探測宇宙演化的必要因素,暗物質和暗能量

在外界看來,它所屬的粒子物理領域,神秘又捉摸不透,但卻誕生了一批像霍金溫伯格楊振寧這樣的頂級物理學家。

據普朗克衛星資料顯示,在整個可觀測宇宙的質量和能量中,我們能研究的普通物質只佔4.9%,剩下的暗物質佔26.8%,暗能量更是佔68.3%。

證明暗物質的存在,將它從理論“拉進”現實,或許能真正揭開宇宙的一大塊秘密。

但暗物質粒子探測起來異常困難,為了避免宇宙線的干擾,所有直接探測暗物質的實驗裝置,必須放到最深的地底下。

而他,劉江來,我國最早展開暗物質研究科學家之一,已經十年如一日紮根在全世界最深的地下實驗室中。這個位於中國四川雅礱江錦屏的實驗室,到山頂垂直距離有2400米。

十年時間裡,他與團隊成功研製並完成了兩代實驗,以PandaX命名,分別叫PandaX-I和PandaX-II。

一場可能改變未來的青年科學家聚會

還有探尋生命未知領域的科學家,如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家陳玲玲,研究的就是非編碼RNA。

又如AI“先鋒代表”、清華大學教授朱軍,致力於實現安全可靠的第三代人工智慧,讓機器人真正像人一樣擁有決策能力,最終更好地為人所用、幫助我們減輕工作負擔……

一場可能改變未來的青年科學家聚會

曾幾何時,這些科學家們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如此遙遠,彼此之間也難有交集。

但在各種資訊科技和外界因素推動下,如今他們走出實驗室,匯聚到一起,共同參與了一場名為青年科學家50²論壇的聚會。

領域不同、資歷不同、年紀也不同,這個由上百名青年科學家、知名院士組成的學術交流圈,究竟要討論什麼?

直擊最前沿科技進展

——討論科學界最前沿的研究突破,尋求和預測未來科學技術的變革方向。

這也是論壇的兩大主題,涉及生命科學、能源、天文、農業、人工智慧等多個領域,所討論的科學問題更是與我們息息相關。

生命科學領域的邵峰院士,就帶來了細胞焦亡研究的成果。

細胞焦亡只是生命科學研究的一小部分,但邵峰團隊創新性的實驗方法,卻成功推動了腫瘤研究的進展。

細胞焦亡,人體在感知到病原微生物浸染後,啟動的免疫防禦反應,屬於病理條件下的自體損傷。不同於細胞凋亡,它是一個被動的過程。

一場可能改變未來的青年科學家聚會

邵峰團隊卻在研究過程中發現,將一種蛋白特異性地匯入小鼠腫瘤細胞後,利用細胞焦亡原理,能誘發抗腫瘤免疫反應,最終將腫瘤幾乎完全清除。

眾所周知,腫瘤會透過抑制免疫系統危害健康。而免疫治療,則能透過重新啟動人體免疫機制、恢復免疫反應,給人類攻克癌症、延長壽命提供新的可能。

邵峰院士的成果,為抗腫瘤免疫和免疫治療的研究方向帶來了重要突破。

一場可能改變未來的青年科學家聚會

能源領域的劉中民院士,則分享了熱門議題之一,碳達峰與碳中和。

碳達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後逐步回落;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等於吸收量(相對零排放)。

在2030年之前實現碳達峰,在2060年前達到碳中和,是我國必須完成的科技目標之一,具體到實現上,卻涉及能源革命、工業升級、人工智慧等一系列前沿技術問題。

一場可能改變未來的青年科學家聚會

雖然像我們熟悉的新能源等研究,都與實現碳中和息息相關,但要實現碳中和目標,已有的技術體系卻仍然有著很大困難:“我們不能用著煤炭發的電能,說它能取代煤炭。”

劉中民院士認為,要想實現碳中和,光有新能源技術研究不夠,還得打破新能源和化石能源的邊界,跨領域共同進行研究,如鋼鐵與化工融合、煤與石油化工進行耦合等,這也是未來科學突破的一個重要方向。

一場可能改變未來的青年科學家聚會

此外,劉江來、陳學偉與朱軍教授,也分別分享了暗物質、農業和AI方向的最新前沿進展。他們身體力行地以青年科學家的身份,詮釋了一句學術圈的老話:“對於科研來說,十年並不是一個很長的時間。”

分享之後,青年科學家與院士們聚在一起,共同探討了未來科學的變革方向、實現方法。

分兩個話題來說:

其中一個話題,是學術界目前最關心的十大科學問題,並由潘建偉、李培根院士,與劉穎、吳華強教授進行了跨界討論:

一場可能改變未來的青年科學家聚會

這10個問題,分別來自6大領域:

神經科學和延緩衰老,屬於生命科學領域;暗物質和外星球,則分屬天文物理領域;新能源,能源領域中的最熱門話題;人機互動、仿生,來自機器人領域;而在AI量子物理領域,也各自面臨著決定性的問題。

一場可能改變未來的青年科學家聚會

科學家們各自選擇了領域內的問題進行解答,由淺入深地解釋了這些問題的重要性。

例如,劉穎教授表示,延緩衰老的研究並非僅僅延緩年齡,而是從根本上延長了人類的健康壽命;吳華強教授則介紹說,與微電子不一樣,積體電路還覆蓋整個產業鏈,因此從規劃到研究籌備上都要重新考慮。

對於十大科學問題的意義,李培根和潘建偉院士認為,相比於前人已經做過的事情,探索前人沒有涉足過的領域更重要。

這十大科學問題,其實就是“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情”,也就是科學“無人區”,如果能得到解決,將推動21世紀的科技向前邁進一大步。

一場可能改變未來的青年科學家聚會

另一個話題,則與學科交叉、跨學科討論等前沿研究方法相關。鄔賀銓、湯超院士,和陳玲玲研究員、陳宇翱教授、李鐵風教授一起,共同探討了這類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這些院士和教授中,本身就有不少是交叉學科出身。“交叉”,不止包括學科內交叉,更包括學科間、國內外、研究工具的交叉。

如物理生物學領域的湯超院士,還研究過統計物理、複雜系統和系統生物學等方向;研發出“世界上最快機器魚”的浙大李鐵風教授,本身的研究方向還涉及軟物質力學、智慧材料、複合材料建模等方向。

科學家們在這場論壇上與青年科學家們共同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和方法論,像如何跳出擅長學科的“舒適區”,為科研進展突破探索出可能的捷徑。

例如,湯超院士認為,當今學科存在各自的一些特殊評價體系,其實是我們建立起來的一些學科之間的“牆”。如何打破這些牆,是跨學科交流一個重要的問題。

一場可能改變未來的青年科學家聚會

以上種種話題及交流,前沿學術報告和學界進展討論…要問有什麼用?

不妨看看百年前的索爾維會議,期間玻爾愛因斯坦就量子物理的一場學術之爭,決定了20世紀的物理學變革走向。

一場可能改變未來的青年科學家聚會

如今,21世紀的科學家們,同樣需要以學術交流的形式,對未來科學新一輪的前進方向進行探討和預測:

AI會是未來的大勢所趨嗎?量子計算究竟能否落地?人類距離解開宇宙奧秘還有多遠……

即使一次交流不一定能產生肉眼可見的重大突破,但科學探索就是如此,在一次次碰撞交流下,聚沙成塔,相信終有所成。

“推動學界前進的力量”

科研本身,是一個不斷打破瓶頸、觸控學術邊界的過程。

這裡面不僅有長期積累產生的量變,學術碰撞靈感產生的質變也同樣重要。

沒錯,包括生命科學、資訊物理、天文、環境在內的多個領域,現在再次達到了一些臨界點。

生命科學領域,腫瘤、癌症已然成為人類致力於研究攻克的長期難題;天文領域,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研究極可能再次改寫物理學史;人工智慧領域,AGI能否實現決定領域未來的走向……

一場可能改變未來的青年科學家聚會

在這種情況下,科研的“中流砥柱”——青年科學家們,肩負著人類未來的命運。

如何讓他們擁有一個更好的研究環境,給他們提供更多的靈感來源,則是國家、機構乃至各企業的責任。

這場名為“50²”的青年科學家論壇,背後正是騰訊聯手南方科技大學共同主辦。

一場可能改變未來的青年科學家聚會

不僅每年選出50名最有潛力的各領域青年科學家,為他們頒發一人300萬的“科技探索獎”獎金,還為他們提供跨領域的交流論壇,旨在對未來50年的學界產生影響。

50×50,就是這場青年科學家論壇舉辦的意義,是騰訊在科學生態打造上的又一項落地進展。

或許你要問,目前頒給青年科學家們的獎項已有不少,45歲以下優秀的青年科學家如此多,騰訊設立這一獎項、舉辦這一論壇的意義何在?

騰訊公司高階執行副總裁盧山在論壇上強調,我們盡己所能,不斷嘗試解決我國科技創新領域的兩個痛點

一是增強原始創新能力,二是提升創新體系效能。

具體而言,一方面,論壇為年輕人才施展才華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如果你關注騰訊“科學探索獎”,或許會對裡面的一個機制有所瞭解:新星機制

這意味著,每年至少有5個獲獎名額,保證35歲及以下的優秀申報者獲獎。在同等條件下,年紀輕的科學家將會勝出。

——北大信科院的博士生導師黃芊芊,在獲得騰訊“科學探索獎”的時候年僅30歲。

一場可能改變未來的青年科學家聚會

35歲左右,正值不少年輕人博士畢業、投身科研還不到幾年。這段時間,各種資源非常缺乏,絕不僅僅依靠努力就能做出成果,但也正是在這段時間,年輕人最有“幹出一番進展”的雄心。

在矽谷,不少大牛對馬斯克的評價偏寬容,儘管相關火箭、電動汽車、腦機介面技術並不成熟,但他們認為,馬斯克確實讓他們看見了用科技改變的世界。

不少青年科學家,同樣有著用科技改變世界的夢想,這種時候,業界的鼓勵就顯得尤為重要。

另一方面,青年科學家50²論壇更為青年科學家跨學科交流提供了絕佳的機會。

據教育部訊息,就在今年1月,交叉學科正式成為我國第14個學科門類,“學科交叉融合是當前科學技術發展的重大特徵,是產生創新的有效路徑。”

而包括積體電路、國家安全等高精尖領域在內,跨學科研究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一場可能改變未來的青年科學家聚會

從統計結果來看,最近25年裡,獲得諾貝爾獎的交叉研究,佔整體接近一半(49.07%)的研究比例。

相比於單一學科,各領域打破邊界、融合交流,可以提供更多元的理論基礎和視角、加速突破各領域的研究瓶頸。

同時,跨領域交流,也能帶來更多的新興前沿技術的進展和突破機會。

正如2019年“科學探索獎”獲獎人、北京大學教授劉穎所說:

隨著人類對世界認識的越來越全面深入,科學探索與創新既需要引入跨學科的思維方式,也需要保持對世界最本真、最純粹的好奇心,在一些前沿、基礎學科上還需要好幾代科研人的接續努力。

中國科學界像今天這樣的跨界交流和思想碰撞,將是這種努力很關鍵的一部分。

一場可能改變未來的青年科學家聚會

這樣來看,青年科學家50²論壇將國內最有潛力的青年科學家匯聚一堂,與院士科學家一起“跨界交流”,又進一步為科研創新帶來了更多動力。

— 完 —

量子位 QbitAI · 頭條號簽約

關注我們,第一時間獲知前沿科技動態

分類: 科學
時間: 2021-08-01

相關文章

一場奇遇改變了一生?自稱能自由穿越靈界,與天使聊天的科學家

一場奇遇改變了一生?自稱能自由穿越靈界,與天使聊天的科學家
"前後凡二十餘年,我屢次把肉體留置於人間,成為脫殼的靈體,出入於人類死後的世界" 這段話是出自三百多年前,被譽為超過亞里斯多德和達爾文的瑞典天才科學家,艾曼紐‧史威登堡. 史威登堡 ...

每人獎300萬元!近日,50位青年科學家榮獲重量級大獎

每人獎300萬元!近日,50位青年科學家榮獲重量級大獎
在近日揭曉的2021年"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中,50位青年科學家上榜,長江大學校友趙亮名列其中,未來5年內每人將獲得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 "科學探索獎" ...

在荷蘭秀場,解鎖未來時裝藝術的開啟方式

在荷蘭秀場,解鎖未來時裝藝術的開啟方式
鳳玲,封面圖/由紀錄片導演黛博拉·法拉歐尼·曼尼拉提供 一個優秀的時裝設計師身上,究竟應該有著什麼樣的品質? 源源不斷的設計靈感?對服裝設計理論的爛熟於心?對款式.色彩.和麵料的掌控能力?市場營銷和自 ...

每一輛房車都用它!改變未來房車用電理念,小藍光伏太陽能板

每一輛房車都用它!改變未來房車用電理念,小藍光伏太陽能板
太陽能板作為我們房車上一個必備的核心配置和功能,它如何實現一個光能的轉換,在選擇太陽能板時何種型別的太陽能板更適合我們呢?接下來小編要就向您介紹下今天的主角,是由南京小藍清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 ...

3歲的“科學探索獎”給年輕科學家帶來了什麼?

3歲的“科學探索獎”給年輕科學家帶來了什麼?
■鬱竹 30歲的黃芊芊站在"科學探索獎"的領獎臺上,一身銀灰色西裝,舉止落落大方. 這位有"晶片女神"之稱的青年科學家,16歲考上北京大學,29歲當上北大博導. ...

百年來,中國青年為何願意聽黨話、跟黨走?

百年來,中國青年為何願意聽黨話、跟黨走?
一個政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想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須贏得青年.贏得了青年,就贏得了未來和希望.中國共產黨一百年的歷史,就是一個始終代表廣大青年.贏得廣大青年.依靠廣大青年的歷史. 百年來,中 ...

孟晚舟成電開講 : 來日並不方長,選擇決定未來

孟晚舟成電開講 : 來日並不方長,選擇決定未來
新華社北京 9月25日電 經中國政府不懈努力,當地時間9月24日,孟晚舟女士已經乘坐中國政府包機離開加拿大,即將回到祖國,並與家人團聚. 歡迎孟女士回到偉大祖國懷抱!2018年,孟女士在中國內地最後一 ...

科學家精神鑄就國家脊樑

科學家精神鑄就國家脊樑
2020年9月20日,全國科普日活動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在北京中國科技館揭幕,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學家手模亮相,向公眾開放.視覺中國供圖(資料圖片) 說起科學家 ...

科學家預言人類21世紀將永生,能否先增壽150歲

科學家預言人類21世紀將永生,能否先增壽150歲
了不起#除開生死無大事,對於生命和死亡,現代科學和文化的觀點認為,死亡不是某種形而上的神秘謎團,也不是生命意義的來源,從現在科技發展的趨勢來看,死亡是一個能用技術解決的問題. 人究竟是怎樣死亡的?在我 ...

她放棄海外工作機會毅然歸國,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如今成唯一獲獎女科學家!

她放棄海外工作機會毅然歸國,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如今成唯一獲獎女科學家!
三尺講臺上,她用熱愛播撒智慧,讓強國青年的內涵不斷擴充套件:科技創新中,她將論文寫滿大地,奮力譜寫中國人心中的稻花豐年.她就是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李媛.近日,她榮獲2021"強 ...

33歲科學家離美回國,填補中國醫學界空白,她說出國就是為回來

33歲科學家離美回國,填補中國醫學界空白,她說出國就是為回來
2018年2月,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生物工程系助理教授吳丹宣佈回國,引發輿論熱議. 回國以前,吳丹已經接受承接了美國磁共振領域三個重要課題研究,擔任課題負責人,以她的表現,非常被看好迅速出成果. 吳 ...

想要改變世界,首先要改變自己

想要改變世界,首先要改變自己
佛家說:因果迴圈,因果不虛,有因必有果.最近看了一本書<被討厭的勇氣>,顛覆了自己的認知,文中主要透過哲人和青年的對話闡述了阿德勒心理學. 本文將摘抄文中比較經典的對話,希望對迷茫焦慮痛苦 ...

錚議:化石燃料行業正在摧毀我們的未來
2021 年 8 月 10 日 西蒙·劉易斯教授(倫敦大學學院地理學)表示,繼明確的 IPCC 氣候報告之後,我們都必須向政府施加壓力,要求結束化石燃料時代.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 第六次評估報 ...

新氣象|這些前沿科技如何改變生活

新氣象|這些前沿科技如何改變生活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侯顆 黃秋霞 "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現場,"汽車機器人"Apollo成為人氣展品. 本報記者 侯顆 攝 傑克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的智慧縫 ...

這屆年輕人,不再相信學英語能改變命運了

這屆年輕人,不再相信學英語能改變命運了
作者:大雨 編輯:江嶽 01 "我們掉海里了". 1993年播出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裡,女主角郭燕剛剛落地紐約機場,就被淹沒在陌生的英語環境裡,手足無措. 那是人人 ...

海南籍科學家黃明欣獲第三屆科學探索獎

海南籍科學家黃明欣獲第三屆科學探索獎
近日,第三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揭曉,50位青年科學家獲此殊榮.其中,海南籍科學家黃明欣榜上有名. 黃明欣 "科學探索獎"是由騰訊基金會出資支援.科學家主導的公益性獎項,面向基礎科學 ...

讀書一定能改變命運

讀書一定能改變命運
#讀書真的可以改變命運嗎#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少年人沒有父輩的榮耀加身,你努力達到的終點,其實很可能是別人的起點,當我們步入社會,讀書學習肯能是你唯一 ...

未來工廠,把農業變成製造業,徹底解放農業農民

未來工廠,把農業變成製造業,徹底解放農業農民
這兩年中國科技發展很快,以前很多不敢想的事情都逐漸變成現實.而今天中國實驗室首次實現人工合成澱粉,這又是中國的一大突破. 中國人多地少,雖然農民很努力很辛苦但是人均農業資源非常有限,農民人均產出很低, ...

未來汽車什麼樣?又將如何更好地服務人類的生產生活?
未來汽車-- 駛向綠色與智慧快車道(開卷知新) 汽車大大拓展了人們的活動半徑,也不斷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隨著移動互聯.大資料.人工智慧等科技的發展,共享經濟.電子商務等新興運營模式的興起,汽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