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墓是湖北省內規模最大又有確切年代的戰國墓葬,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青銅禮器、樂器、兵器、金器、玉器、漆器、絲織以及竹簡等文物,其中八件被定為國寶級文物,墓葬氣勢之弘,出土文物門類之廣泛,製作之精美,儲存之完好,以及銘文資料之豐富,都是同期墓葬所罕見的。
在此之前,歷史學家甚至不知道在隨縣一帶還有個曾國,透過這座形制巨偉、堪稱寶庫的大墓的發掘,人們知道曾侯乙是東周時期曾國的國君,與楚王的關係很密切,楚惠王曾鑄造銅器作為禮物贈送給他,曾侯乙當政時期,曾國已成為楚國的一個附庸。但我們的瞭解僅此而已,曾國之謎與曾侯乙的傳奇身世,至今仍是學術界難解的課題。
編鐘之王——曾侯乙編鐘
戰國
架長748釐米,寬335釐米,高273釐米
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藏
鍾是一種打擊樂器,用於祭祀或宴飲時,最初的鐘由商代的銅鐃演變而來,按其形制和懸掛方式又有甬鍾、鈕鍾、鎛鍾等不同稱呼,頻率不同的鐘依大小次序成組懸掛在鍾架上,形成合律合奏的音階,稱之為編鐘,鐘的大小和音的高低直接相關。商代的鐘為三枚一套或五枚一套,西周中晚期有八枚一套的,東周時增至九枚一套或十三枚一套,春秋戰國時期編鐘風靡一時。曾侯乙編鐘是我國迄今發現數量最多、重量最重、音律最全、氣勢最宏偉、儲存最好的一套編鐘,堪稱“編鐘之王”。
這套曾侯乙編鐘數量巨大,共六十四枚,全部按大小和音高為序編成八組,懸掛在三層鍾架上;每個編鐘都能發出兩個樂音,全套編鐘音質純正、音色優美、音域寬廣,能旋宮轉調,演奏各種採用和聲、復調以及轉調手法的各種樂曲。
鐘體遍飾浮雕式蟠螭紋,細密精緻,鐘上有錯金銘文,除“曾侯乙作持”外,刻有關於記事、標音、律名關係的錯金銘文2828字,加上鍾架筍梁(橫樑)、編懸配件上的銘文、磬銘文、磬盒銘文總字數3775字,其內容是先秦樂律的重要資料,被專家學者稱之為“一部珍貴的音樂理論論著”、“一部不朽的古代樂律學典籍”。
全套鍾架由245個構件組成,可以拆卸,設計精巧,結構穩定,歷經兩千多年,出土時依然矗立如故,深埋地下二千餘年,至今仍能演奏樂曲,讓人讚歎不已。
最早的原始“冰箱”青銅冰鑑
戰國早期
鑑高63.2釐米、口長63.4釐米
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藏
青銅冰鑑由銅鑑、銅缶組合而成,缶套置於鑑內,鑑體銘刻“曾侯乙作持用終”;鑑與缶的組合,設有專門的機關,在使用時將缶與鑑套合固定,灌酒挹酒不需開啟鑑蓋,只打開缶蓋即可,設計巧妙,鑄作精細,形體壯偉,在現知商周青銅酒器中獨一無二。冰鑑的工作原理,是依靠裝在鑑內的缶四周的冰塊,使缶中的酒降溫,當然也可以在鑑腹內加入熱水,使缶內美酒迅速增溫,成為適合冬天時飲用的溫酒,可謂一舉兩得。曾侯乙墓地處湖北省,夏季時肯定酷暑難耐,因此墓中出土兩件大型青銅冰鑑也就不足為怪,與古代文獻記載的周代流行在夏季飲冰鎮酒相印證,證明我國至遲在戰國時代已發明了原始的“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