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甜甜圈”
看過電影《流浪地球》的朋友應該還記得,其中的空間站長得像個“大輪子”,其造型十分的神秘炫酷。試想如果有大量這樣的空間站繞地球一圈的話,那麼它們看起來就像是慢慢悠悠轉動的“宇宙摩天輪”,又或者如黑色的天幕上晃晃悠悠漂浮著的“甜甜圈”。
比對一下新聞裡的空間站就會發現,各國雖然在造型上個有不同,但基本都沒有這種“大輪子”的空間站。為什麼現實的空間站無法設計成環形呢?從一定程度上來講,科學家認為就目前技術而言,建造環形的空間站可行性不高。簡單的說,就是技術不到位。
不過,“大輪子”這種炫酷造型,到也不是沒有被認真考慮過。比如,前蘇聯的科學家康斯坦丁就曾經提出類似這種形狀的空間站,並且認為這種形狀更容易產生人造重力。學過高中物理的朋友就會知道,當一個物體圍繞一個點做圓周運動的時候,會產生一個向中心的力,這個力就是用來維持運動狀態的向心力。作為世界上科技最發達的國家之二,美國和德國曾經想要把這樣的設計實現,因為透過計算發現輪狀的空間站能夠產生三分之一的地球重力。但遺憾的是,他們並沒有成功。
圖 電影《星際穿越》裡面的空間站
無論如何,雖然科幻歸科幻,未來的人類或許真的能夠突破技術障礙,讓電影裡的場景在現實中也能夠上演。如果深究下去,儘管科學家一再解釋說環形空間站建造不易,林林種種的科幻電影和作品中為何還是樂此不疲的使用“大輪子”形狀的空間站呢?這一問題,或許可以和另外一個古老的話題聯絡起來——為何科幻電影裡的飛碟總是圓形(輪狀)物體呢?
神蹟或外星文明
在《聖經》以西結的故事中(《聖經》中的66卷之一),有這樣一段文字:
“我看了看,我看到了一場從北方來的風暴——一團巨大的雲,閃爍著閃電,被明亮的光包圍著。火的中心看起來像發光的金屬,在火中是看起來像四個活物。他們的形狀像人,但各有四個臉面和四個翅膀。他們的腿是直的;他們的腳像牛犢的腳,像擦亮的銅,閃閃發光。翅膀以下,四方都有人手。他們四個人都有臉和翅膀,其中一個的翅膀碰到另一個的翅膀。每一個都向前直走;他們移動時沒有轉動。
“當我看著這些生物的時候,我看到地上有一個輪子,旁邊有四個臉。輪子的形狀和構造是這樣,都如黃玉發光,四根都一樣。每一個看起來都像是一個輪子與一個輪子相交的輪子。當它們移動的時候,它們會朝著生物面對的四個方向中的任何一個方向移動;輪子沒有隨著動物的移動而改變方向。四邊都滿了眼睛。活物的頭以上有穹蒼的形象,閃閃發光,如同水晶,可畏。”(《以西結書》1)
從傳統的聖經學上來解讀這兩段文字,認為這是表達了以西結對基路伯(天使)和輪式戰車的傳統描繪。但許多古代宇航員理論家爭辯說,這裡的描述很可能是一艘宇宙飛船或某種太空梭,在遙遠的過去降落在地球上。
這種天方夜譚的想法,也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援。其中,支援這一觀點的最著名的作者之一是馮達尼肯。在他的《眾神戰車》一書中,這位瑞士作家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以西結的願景是一架太空梭,而不是神的戰車。
馮達尼肯認為,在《以西結書》這部古老的文學作品,也是最早以第一人稱書寫的作品之一——以西結描述了看到一輛有輪子的戰車從天而降朝他駛來。這輛所謂的戰車是由“人形”人駕駛的——這意味著它們不是人類,但它們可能在自然界中是類人的,換句話說,就是外星人。
此外,作者進一步解釋說,以西結描述了“戰車”的著陸,聽起來很像宇宙飛船的著陸。
以西結描述的暴風雨,閃電和明亮的光聽起來就像現代宇宙飛船降落的聲音。顯然,它和過去的許多其他技術一樣被誤解了,因為幾千年前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在沒有任何類似技術的情況下無法分辨先進技術和“神的幻影”。
《聖經》中與地外文明產生聯絡的說法早已有之,當然,你可以說這是對《聖經》的過度解讀,也可以說上述研究純屬鬼扯。但無論如何,這種另類的研究方向獨出現在汗牛充棟的研究和著作中,讓我們能在《聖經》中窺見為何影視作品熱衷於拍攝“輪子”太空站和飛碟可能的答案之一。
從“輪”到“車”
當然了,科幻與傳說中的輪子目前看來都離現實生活想去甚遠。現實中提到輪子,人們的第一直覺一定會將其與車輛聯絡起來。從考古學的發現來看,“車”這一形象的出現,主要在青銅器時代,人們對這一認知的判斷主要來自於巖畫。在巖畫這種先民最早的藝術表達形式中,不乏對於車輛的記載。以中國為例,中國應該是世界上最早記錄巖畫的國家,在20 世紀中葉,從內蒙古陰山開始的,隨後在烏蘭察布草原、錫林郭勒草原相繼發現了車輛、車輪巖畫。車輛巖畫是我國北方草原地帶青銅時代至早期鐵器時代(夏商周至春秋戰國時期)常見巖畫的題材之一,而且車輛巖畫並非亞洲的北方草原所專有,像印度、阿拉伯巖畫也都有車輛巖畫。
車輛巖畫是青銅時代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若是以我國北方草原地帶的車輛巖畫與世界各地的巖畫中的古車輛巖畫相比,特別是與歐亞大陸草原上青銅時代的車輛巖畫相比,可以發現其中驚人的一致性。這從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雖然世界各地車輛誕生的時間各有不同,但在最初的形制上卻具有相似之處。
為什麼偏偏是青銅時代,車輛巖畫開始在世界各地盛行呢?
以中國為例,在玉器和青銅器製品的製作上,中國先民在古早時期就已經掌握了比較成熟的工藝,到了春秋時期,青銅器鑄術已經非常成熟。在春秋戰國時期,正是群雄並起征伐天下的時代,青銅器的用途除了禮器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武器製作,而這其中就包括戰車。正所謂需求促進了生產,大概很多人都在電影裡看到過,古代的戰車輪子上面都是有尖刺的,尤其是最著名的兩輪戰車,這種戰車除了用於搭載士兵戰鬥外,還具有衝撞的作用,也就是用輪子兩側裝置的尖刺擊傷四周的敵人。除了古代的中國之外,這種制式的戰車,在古代的羅馬地區尤其流行。
從神話走向考古學,我們可以認識到輪子這一意象的基本特性之一,即是體現“行”這一要義。同時,對“行”的體現又與“車”這一意象分不開。
魔女的巫術
如果說世界上第一輛汽車的誕生,許多人會聯想到蒸汽機車,但今天關於輪子和汽車的故事,我們將直接從青銅時代滾到到工業革命開始之初——世界上第一輛賓士汽車開始講述。
1888年8月,貝塔·本茨帶著自己的兩個孩子,開著丈夫(卡爾·本茨)發明的世界上第一輛內燃機汽車上路了。途中,貝塔·本茨經過一座偏僻的小村莊,當人們看到貝塔和她駕駛的“怪物”之後,紛紛恐懼的跑開,甚至認為是女巫帶來了可怕的黑魔法。貝塔在人們或恐懼、或嘲笑、或不懷好意的眼神中,終於在藥劑店找到了自己需要的燃料,駕駛著重新發動的汽車揚長而去。自此貝塔·本茨也成為了第一個駕駛汽車的女性,這位偉大的女性順利駛過了長達190KM的路程。
然而,在汽車誕生之初,民眾對這種自己會“行走”的交通工具持有相當恐懼的態度,在中世紀的暗影還未完全消散的時代,認為這是“恐怖的巫術”。甚至就連官方也對汽車充滿排斥,1865年英國國會還制定了通行歐洲的“Red Flag Act 紅旗法”(此法已於1896年廢止),規定:“市區行駛速度不得超過3.2km/h、郊區不得超過6.4km/h”。按照今天正常成年男性的步行速度考量,這個速度甚至不如步行。
其實,仔細研究這些故事,我們會發現除了對新生事物理所當然的恐懼外,18世紀的民眾對於“車”和“輪”的恐懼並非毫無道理。一如平安時代“輪入道”的傳說,表面上體現了矇昧時代人們對於妖怪的敬畏,實際上已經隱隱暗示了“輪”的破壞屬性:這一滾動的事物,如果以高速撞擊人體將會產生破壞性的後果。這也是為什麼,當卡爾·本茨發明出第一輛賓士車是在1885年,而真正第一次試車卻是在1888年的原因。
無論如何,輪子的發展和汽車的出現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雖然同時也伴隨著一些破壞性的後果。無論如何,隨著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已經證明這種當初被人們所恐懼的“巫術”,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而如今,另一種輪子也藉助現代化的手段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一如命運之輪般神秘。
從科幻到傳說,乃至從神蹟到地外文明,輪子在虛虛實實中轉動,不僅帶著人們實現了“日行千里、天塹變通途”的夙願,更帶領人們在廣袤的宇宙、未知的世界中不停探索。如今的輪子,甚至脫離了“車”這種複雜的組合意向,作為單獨的“行”而存在了。清晨上班的時候,你可能會看見一兩個腳踩平衡車的年輕人,他們滿面春風地踩在一個連在一起或者分開的輪子上,只需要保持平衡便能毫不費力的向前移動了。不知道傳說裡的小哪吒,見到風火輪如今成了尋常百姓都能用上的“神器”,不知又會發出怎樣的喟嘆呢?
作者:克拉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