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將無根據的憂慮比喻為“杞人憂天”。“天”怎能塌下來呢?科學研究也表明,杞國人所憂的天文學上的“天”是不會塌的。但如今,人們所說的與人類休慼相關、瀰漫於地球周圍多種氣體組成的、在太空中觀看猶如地球紗巾似的大氣圈,即空氣構成的“天”,卻有“塌”下來的隱患,甚至正發生著令人類憂心忡忡的僅次於“塌”下來的可怕危機呢?
“天”已變矮
最近(2000年2月)英國科學家發現,大氣層頂部距地面的高度自1958年以來,已降低了8045米。他們是在分析了過去40年(養布偶的備註:指公元2000年以前)中向大氣層頂部電離層傳送並接收無線電反射波的實驗記錄之後,發現這一現象的;並認為,這一現象非常敏感地反映了全球環境的變化,極有可能是氣候變暖趨勢造成的。地面溫度每上升2-3℃,就會使大氣層上部的溫度冷卻50℃,從而導致天空最頂端的高度降低。雖然“天”變矮是福是禍尚不太清楚,但卻告訴人類:“天塌不下來”的說法正面臨挑戰。
“天”出現了臭氧空洞
在天空的10-50公里處,有一富含臭氧的臭氧層,它能吸收來自太陽輻射九成以上的紫外線,被稱為地球生物的絕妙“鋼盔”,保護著地球上的萬物生靈,免受“槍林彈雨”——紫外線長驅直入,對人類生存環境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殺害海洋生物,阻止植物的葉莖生長等。
但是,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科學家發現在南極地區10-20公里的上空,有一面積相當於美國本土之大、高如珠峰的臭氧空洞,且範圍有逐年擴大的趨勢。近年來科學家還在北極上空發現了另一個面積相當於南極臭氧空洞三分之一的臭氧空洞。據衛星觀測全球的臭氧含量每年約下降1%左右。這些均表明:天空的臭氧含量在下降,臭氧空洞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已是無可辯駁的事實。近年來(2000年3月),一些西方國家和中國的一些大城市在天氣預報中,開始釋出紫外線強度預報,就是針對臭氧含量減少的實際情況,提醒人們戶外活動時注意保護,以免受到紫外線危害的一種策略。
“天”越來越熱
地球上生命的出現與生存下來,正是得益於地球大氣圈中的二氧化碳、氧氣、水蒸氣等氣體的奇妙組成,使得全球平均氣溫約為15℃。這一溫度在過去1萬年間的變化也沒有超過2℃,可謂恆久不變。但是,自工業革命以來,二氧化碳造成的溫室效應日益加劇,至今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已增加30%,目前還以每年0.5%的速度增加著。專家還預測,若不對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採取必要的限制措施,氣溫將以每10年0.3℃的速率上升,21世紀將是地球最近5萬年來最熱最難熬的100年。21世紀末,氣溫將比今天高出3.5℃,這一升溫速度比過去10萬年都快!
天越來越熱將使冰川縮小,海平面上升,大量低地和沿海島嶼可能被海水淹沒。但更令人憂心的真正危險是引起疾病的流行,危及人類的健康。近年全球颶風頻發、洪澇乾旱肆虐、熱浪滾滾、多種傳染性疾病的死灰復燃等等都是天變熱後的一種可怕的表現。
另外,天氣越來越熱還將導致另一種危機的出現,即大氣中氧氣含量會隨著地球綠色植被逐年銳減、製氧量的下降與人類大量燃燒礦物燃料耗氧而降到無法工作的水平。當大氣中氧的含量降到20%時,其功效將隨之降低,而目前氧氣的濃度約在22%。若不採取措施,人類歷史的終結,不是缺食、缺水,而是無氧窒息。因而氧氣的不足何止是一種危機呢!
天可謂已危機四伏。但縱觀這種種危機,可以發現均是人類自己釀造的苦果,是人類活動導致自然界的嚴酷報復。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