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汝康、陳汝禎、鬱遵鎣、王萬懷等致鄒壽祺信札一組
質地紙本
形式19頁
尺寸尺寸不一
版本近代寫本
此件為陳汝康、陳汝楨、王萬懷、鬱遵鎣等致鄒壽祺書信,共計7通19頁,包含: 1、陳汝康函2通6頁,感謝鄒壽祺所薦之職,詢問能否轉薦其弟,並談及南歸後集句作文等事。 2、陳汝楨函1通2頁,詢問文宗師何日抵省等事宜。 3、另有王萬懷、鬱遵鎣等人信札4通11頁,論及蘇省捐官、抵杭後寓所等。 陳汝康(1865-1899),浙江海寧人。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與康有為、梁啟超、江標等同為"強學會"骨幹成員,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太后軟禁光緒帝,下令追捕新黨,於潛回海寧的途中病故。 陳汝楨,浙江海寧人。陳汝康三弟。早年到滬謀生,經出版界元老張元濟推薦入商務印書館工作。1913年起任麵粉公司廠長、總經理,是民國時期上海實業界風雲人物。 王萬懷,清光緒十七年(1891)浙江鄉試解元,曾任溫嶺縣知事。 鄒壽祺(1864-1940),字景叔,號適廬,浙江海寧人。居杭州,貢士,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補行殿試,中進士,後任江蘇丹陽知縣。精金石文字之學,富收藏。
魏家驊致柳詒徵信札一通一頁
質地紙本
形式1通1頁
尺寸21×30cm
版本近代寫本
此件為魏家驊致柳詒徵函1通一頁。 魏家驊(1863-1933),字梅蓀,晚號貞士,江蘇江寧人。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進士,光緒二十九年(1903)又考取經濟特科進士,成為"雙料進士",此後官運亨通,歷任翰林編修、山東東昌府知府,官至三品大員。民國時期又擔任西南地區法院院長、南京商會會長等。在清末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向國內傾銷棉紡織品時期,曾致力於保護本地的民族紡織業。熱心慈善,與仇徠之等人創辦了地方公會,聯合舉辦冬賑救濟災民。 柳詒徵(1880-1956),字翼謀,亦字希兆,號知非,晚年號劬堂,江蘇鎮江人。著名學者,歷史學家、古典文學家、圖書館學家、書法家。中國近現代史學先驅,中國文化學的奠基人,現代儒學宗師。詩文書法亦俱足名家,善楷書,兼工草篆隸。 釋文:翼謀先生道鑑:日前至冬飲兄處,雲往杭州放生池收據送上,此風若開,洵祝壽無上妙法,我兄福德亦無量矣(乃望隨機提倡)。奉訪不晤,留此敬頌道安。弟魏家驊頓首。
黃炎培致江問漁信札一通一頁
地紙本
形式1通1頁
尺寸19.5×27.5cm
版本近現代寫本
此件為黃炎培致江問漁函1通1頁,當作於民國年間,談及經濟動員策進會,與周佛海、汪精衛談論職校事,王席君到任新政斐然可觀等,信末所提"維鈞"即黃炎培夫人姚維鈞。 黃炎培與江問漁為至交,二人均致力於教育,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1961年2月江問漁因病逝世,黃炎培在其追悼會上致悼詞,對江問漁的一生給予了高度評價。 黃炎培(1878-1965),號楚南,字任之,江蘇川沙人。1901年入南洋公學,受知於中文總教習蔡元培。1945年與胡厥文等人發起成立中國民主建國會,先後創辦上海比樂中學、重慶中華職校、上海和重慶中華工商專校、南京女子職業傳習所、鎮江女子職校、四川灌縣都江實用職校等。第一任輕工業部部長。創辦"人文圖書館",收藏大量社會科學、歷史及關於近代史料,古籍法帖,名人書畫等。能詩文,工書法,富於著述。 江問漁(1885-1961),名恆源,別號補齋,江蘇灌雲人。畢業於江蘇省立師範學堂,後考入北京大學,曾任《申報》記者及高校教師,江蘇教育廳長、河南省政府委員兼教育廳長、上海擔任中華職業教育社辦事主任等職,為中國的職業教育的生存和發展付出了大量心血。。著有《倫理學概論》及《中國先哲人性論》兩書,出版後震動學術界。 釋文:(梅甥代陳江太夫子收)問公:屢得來書,卒卒不報,茲歉。經濟動員,策進會已告成立,弟、御老及鄧非黃為駐會常務委員兼理重慶市及川中區(即舊時川南川北)。工作昨日起已開始矣,弟短期內尚不致離渝。蕅老為人所乘,現已大白,可望復職,而與之為敵之某機關反被改組。公詩已轉送,弟亦有二絕附乞政之。職校事時共佛衛二公討議,佛兄於十八日出院,住農促會旁屋,身體頗佳,但行走尚不能自如。國訊自一月五日起革新,發行改歸。王席君下車,新政斐然可觀。紀喆夫婦已到此公服務,道德確是不錯。重寅候機不得則候車,彼意過道,欲來湄一談,現擬勸其早來,恐湄潭來往一行以候車之艱難,非一週不辦,重寅未之知也。公演講只宜避免,到底仍以休養為宜。梅甥重勞照料,感激無量。克誠近有親筆信來,病勢更減,惟手足仍未能自由動作。俞寰老時時去省視,陽老亦時到,皆以研究內典自譴。戰局好轉,日有進步,領袖已囑草擬復員計劃,大概局面看來,勝利之機不遠矣。手頌健好。炎敬白,維鈞附筆敬候。(附兩紙,又張在森死難事略一紙。
黃侃致脩懌信札一通二頁
質地紙本
形式1通2頁
尺寸19.3×27.2cm
版本近代寫本
此件為黃侃致脩懌信札1通1頁,據此函推知脩懌當為黃侃族人,黃侃見其與黃焯說帖,稱讚雲"文筆通順,事理明白,我族中如爾亦稀已"。 黃侃(1886-1935),初名喬鼐,後改為侃,字季剛,又字季子,晚年自號量守居士,湖北蘄春人。師事章太炎,受小學、經學,為章氏門下大弟子。於經學、小學、文學、哲學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詣,與章師並稱為"乾嘉以來小學的集大成者"、"傳統語言文字學的承前啟後人"。先後執教於北京大學、中央大學、金陵大學等校,著有《音略》、《集韻聲類表》、《日知錄校記》等。 釋文:脩懌閱之:頃見爾與焯說帖,文筆通順,事理明白,我族中如爾亦稀已。惜體羸弱,假令攝生得法,可無佗憂。我年年吐血而健暀如故,此以知肺病之不必煞人也,矧非肺病乎。妾不安室自可遣之,毋須憂氣。兄弟有子猶己子也,何必以嗣續為憂乎。南京大有可頑,往來盤費有限,鼓勇一行,亦我所願,但不可牽瓠盧耳。爾愛我書,毫不費力,將來能於臘尾春初多備脾臄旨甘,則積案盈箱亦不難致耳。馬雲程為太公門人,於其生日贈以扁字,屢改始安,雖字不必佳,意則善也。星如奈何打蠻而扣之,望善為說辭,急急索還致之馬氏為要。餘俟晤言。十月十三日,侃書。(我於前月廿四日殤一小女,甚為痛心,宜告族人知之。)
黃侃 何母羅太孺人七十壽序
作者黃侃
質地紙本
形式4頁
尺寸尺寸不一
版本近代寫本
此件系黃侃為何福堂母親羅太夫人所作《何母羅太孺人七十壽序》,末署"蘄春黃侃頓首拜撰並書"。序文盛讚何母於當下天災流行、民生憔悴之際所行義舉,稱其"德有仁,行有恤",堪比太史公《史記》所載。適逢何母七十大壽,黃侃遂陳其德行,以賀仁者之壽。 黃侃(1886-1935),初名喬鼐,後改為侃,字季剛,又字季子,晚年自號量守居士,湖北蘄春人。師事章太炎,受小學、經學,為章氏門下大弟子。於經學、小學、文學、哲學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詣,與章師並稱為"乾嘉以來小學的集大成者"、"傳統語言文字學的承前啟後人"。先後執教於北京大學、中央大學、金陵大學等校,著有《音略》、《集韻聲類表》、《日知錄校記》等。
高野侯致丁輔之信札一通一頁
質地紙本
形式1通1頁
尺寸12.5×26cm
版本近代寫本
鈐印輔祀所藏手札
丁輔之(1879-1949),原名仁友,號鶴廬,自輔之,後以字行,浙江杭州人。晚清著名藏書家"八千卷樓主人"丁松生從孫,其家以藏書之豐聞名於海內。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書楹聯編成冊。又喜篆刻,名印金石,代有收羅,尤以西泠八家印作為多。並擅畫花卉瓜果,極其璀璨芳菲。 高野侯(1878-1952),字時顯,號欣木、可庵,浙江餘杭人。精鑑賞,富收藏,以古今名人梅花作品為多,有"五百本畫梅精舍"之稱。善畫梅花,工篆刻。主編西泠印社《金石家書畫集》十八冊。 釋文:輔兄臺鑑:數日不見,念念。容臣扇已了,手託便帶。奉希轉交潤,送否請前途自行決定,弟不計較也。何日歸來?恭頌臺安。弟侯頓首,閏初九。(此函上海寄回者。)
葉恭綽致俞誠之信札一通一頁
質地紙本
形式1通1頁
尺寸18×27.7cm
版本近現代寫本
此件為葉恭綽致俞誠之函1通1頁,探討古籍版本問題。俞誠之曾為葉恭綽編纂《葉遐庵先生年譜》,二人交往甚密,書信往來頻繁。 葉恭綽(1881-1968),字裕甫,號遐庵,晚年別署矩園,廣東番禺人。生於書香門第,工書法,擅竹石,精鑑賞,富藏書。歷任北洋政府交通總長、北京大學國學館館長、中央文史館副館長等職。著有《遐庵詩稿》、《矩園餘墨》、《歷代藏經考略》、《梁代陵墓考》等。 俞誠之(1895-1969),別名薇生,廣東番禺人。畢業於廣東高等師範學校,長於文史曾任廣東中原報、香港國是報、汕頭民報記者,北京交通部路政司主事,奉天營口電報局局長,廣州大本營財政部、北京交通部、司法部秘書,上海文史館館員等職。擅長鐵路管理、史學。著有《中國政略學史》、《中國文化起源辨》等。 釋文:昨自蘇歸,奉賜函及書,謝謝。兩書弟所見與兄異,蓋《潛溪集》之文完全系在元代所作(序文亦然)。且刻手不佳,當系宋氏微時所刻,可斷定為元代刊本(或竟系現行全集中所無,尚未察對)。《山村集》則系新就項刻影抄,近日坊間專做此事,誑人也。陝遊現行不開,十月又恐已寒,故難預定。此復誠之兄。綽上,五日。
葉恭綽致俞誠之信札一通一頁
質地紙本
形式1通1頁
尺寸17.5×27.2cm
版本近現代寫本
此件為葉恭綽致俞誠之函1通1頁,談及美展經費事。俞誠之曾為葉恭綽編纂《葉遐庵先生年譜》,二人交往甚密,書信往來頻繁。 葉恭綽(1881-1968),字裕甫,號遐庵,晚年別署矩園,廣東番禺人。生於書香門第,工書法,擅竹石,精鑑賞,富藏書。歷任北洋政府交通總長、北京大學國學館館長、中央文史館副館長等職。著有《遐庵詩稿》、《矩園餘墨》、《歷代藏經考略》、《梁代陵墓考》等。 俞誠之(1895-1969),別名薇生,廣東番禺人。畢業於廣東高等師範學校,長於文史曾任廣東中原報、香港國是報、汕頭民報記者,北京交通部路政司主事,奉天營口電報局局長,廣州大本營財政部、北京交通部、司法部秘書,上海文史館館員等職。擅長鐵路管理、史學。著有《中國政略學史》、《中國文化起源辨》等。 釋文:今晨詢大駕已行,昨夕得顧覆函雲"美展經費事弟已辭職,無從為力,當於便中與朱先生提及,請其設法。"末二語不解,所謂是否是叫教育部另行籌款之謂,若然則根本無望矣。此事系由汪交曾,當然可作為院方之意,並非部中自動,且亦不必作為此兩日之事,可否熟商彬人兄切實進行,偶得結果。盼切盼切。此上誠之兄,彬兄均此。(附致曾函姑一試。)綽上,八月十三。
圖片來源於網路、嘉德拍賣行等;文章內容參考自網路、書籍;若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