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腰痛,頸椎痛,手腕痛……身體出現這些不適,你在意嗎?又應該在意嗎?
10月11日是世界鎮痛日,大慶日報記者探訪了龍南醫院疼痛科,聽這裡的專家告訴你關於“痛”的秘密——
今年9000餘人次就診
以軟組織損傷者居多
“大夫,我這手腕連著這根手指疼好幾天了,現在擰毛巾都不敢用勁兒。”10月11日14時許,一名中年女性走進龍南醫院疼痛科診室,表情凝重,見到副主任醫師王寒冰後,描述著自己痛的感受。
“您這是腱鞘炎,不用過於緊張。”王寒冰一邊安撫著患者情緒,一邊進行處置。
記者看到,前來疼痛科就診的患者接連不斷,以中老年人居多,有的患者疼痛已經持續了半年,甚至更長時間,痛到忍無可忍才來就診。
“今天週一,患者比較多,預約了61個。”據王寒冰介紹,該院疼痛科從年初至今,接治患者已經超過9000餘人次。其中以軟組織損傷造成的疼痛前來就診者最多,包括頸、肩、腰、腿痛,肌腱炎、腱鞘炎、膝關節損傷患者。從年齡上看,以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居多,女性多於男性。
“年輕女性肌腱、韌帶柔韌性比男性要好,可是到了更年期後,女性鈣質流失的速度及關節等鈣化程度要比男性快,發病率也會增高。”王寒冰說,相比於中老年就診群體,前來就診的年輕人因運動過量或不當引發的運動損傷比較突出,特別是膝關節損傷。
不乏初高中生就診
腰背疼痛正年輕化
“醫生,孩子最近總說腰疼是怎麼回事?”當日15時許,一名高三學生家長帶著孩子走進了診室。
原來,孩子每天長時間坐在書桌前學習,幾乎沒有運動的時間,腰痛的症狀一天比一天嚴重,媽媽這才帶他來就診。
王寒冰為孩子做了衝擊波後,孩子當時感覺自己腰背輕鬆了不少。“還是要多創造一些時間運動,長期保持一種姿勢,容易得筋膜炎。”王寒冰囑咐著家長和孩子。
據瞭解,近年來,前來疼痛科就診的腰背疼痛患者正呈年輕化趨勢,這其中不乏初高中學生。
“久坐或保持不良姿勢過久,骨的附屬結構——肌腱、韌帶、滑囊等就容易出現問題。”王寒冰說,守護腰背健康,預防比治療更重要,這類人群一定要“動”起來,運動量以身體不會出現不適感為宜。
久坐的人可以在身後放一個小靠枕。電腦族可讓電腦螢幕中心與胸部平齊,在顯示屏下墊個收納櫃,把低頭改為抬頭。操作電腦時腰部挺直,上身略向後仰,膝蓋自然彎曲呈90度,維持雙腳著地。用電腦的間隙可以做“回頭望月”操,頭頸緩緩向右後上方和左後上方盡力轉,上身也跟著略轉,雙目仰望天空,並配合深呼吸。
挺三個月“痛”會變“病”
面對疼痛莫當“忍者”
“醫生,我這腰疼得有半年了,這幾天疼痛明顯,覺也睡不好。”當日14時30分許,一名中年男子走進診室。
“都疼半年了,怎麼才想到來看?”
“我尋思可能是坐時間長了,忍忍就好了,沒想到越來越嚴重……”
據王寒冰介紹,前來就診的患者中,像這樣疼痛忍到不能再忍時才來就診的並不在少數。少數患者是因為疫情原因,能不來醫院就不來醫院,多數患者是對疼痛的認知存在誤區。
“急性疼痛是症狀,持續三個月以上的疼痛被稱為慢性疼痛,已經不再是一種症狀,而是一種病。”王寒冰說,相比於急性疼痛,慢性疼痛治療起來難度會較大。一旦發展為慢性疼痛,會導致人體系統功能失調,免疫力、抵抗力降低,植物神經紊亂等改變,還有可能導致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出現,嚴重影響工作、生活和學習。
“疼痛是人體組織器官受損發出的一種保護性訊號,當身體出現疼痛時,首先需要找到引起疼痛的原因,再對症治療。”對此,王寒冰說,目前部分患者對疼痛的重視不夠,導致有些疼痛未能得到有效和及時控制。“疼痛能忍則忍”的觀點是錯誤的,一旦發生疼痛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記者 沈豔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