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衣曉峰
有統計數字表明,至2019年,我國慢性病患病率已高達23%,慢性病患者遠遠超出了3億人。據黑龍江省康復醫學會慢性病中醫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學術理論研究部教授馬豔春介紹,慢性病全稱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相對於感染性疾病和急性病而提出來的一組疾病的總稱。這類疾病的發展儘管可以用一個“慢”字來概括,但如果掉以輕心,防治不力,同樣會拖累經濟、健康乃至造成嚴重後果。目前,我國因慢性病所致的死亡佔總死亡88.5%,其中心腦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死亡比例為80.7%,說明防控工作十分艱鉅且任重道遠。
慢性病需長期積極對症調理
馬豔春教授解釋,作為一種較為廣泛的稱呼,慢性病具有病程長、病因複雜的特點,即發病緩慢、持續時間較長的疾病,才是慢性病,比如高血壓、心腦血管病、惡性腫瘤、糖尿病、精神及神經性疾病等,這些都屬於慢性病,一般都是由於長期積累而形成的疾病,具有隱蔽性、漸進性。當前,慢性病最大的癥結是發病率高,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低;同時,併發症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
對於慢性病來說,如果病程遷延不愈,往往造成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害,留下傷殘,影響勞動能力和生活質量,並將增加社會和家庭的經濟負擔,所以要積極干預,及早“止損”。馬豔春建議,得了慢性病,首先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對症長期調理,吃藥的同時還要規律生活,均衡飲食和避免情緒波動,這樣才能從慢性病的陰影下走出來。
例如,長期高血壓的患者,首先要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戒菸限酒,適當運動,控制體重;要減少鹽分的攝入,按醫囑服藥;若血壓依舊無法控制在標準範圍時,必須在心血管內科醫生指導下,根據有無糖尿病、腎臟病及心功能是否異常調整適合藥物。
中醫治病的精髓就是調整陰陽
馬豔春教授解釋,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疾病的本質就是機體陰陽失衡,出現陰陽失衡有兩大原因,即內因(喜、怒、憂、思、悲、恐、驚)和外因(風、寒、暑、溼、燥、火);而糾正陰陽平衡有基本六大途徑,即認知、情志、藥膳、經絡、導引、功法。透過這些手段“扶正祛邪”,調整內外因,進而使人體恢復平和體質。
中醫常說的“扶正”,就是激發或增強“陰陽自和”(機體自身的調節修復功能)的能力;而“祛邪”則是祛除作用於機體的外邪,並清除因外邪所致機體陰陽失衡而產生的內邪,進而改正陰陽的偏盛偏衰,恢復人體的陰陽平衡。
換言之,中醫治病就是恢復正氣的過程,或者說恢復病人免疫力的過程,在機體被感染後,採用“扶正”治療的同時,還能有效幫助身體提高畫質除病毒的能力,將病毒“趕出”體外(祛邪),從而獲得健康。
中醫治則“三分治,七分養”
《黃帝內經》中說:“上工治未病”。“治”,為治理管理的意思。“治未病”即採取相應的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發展。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即中醫提倡的“防患於未然”。
馬豔春教授認為,慢性病的治療完全符合中醫“治未病”和“三分治,七分養”的根本大法。這其中,調整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成為慢性病的重中之重,無論是在針對未病先防還是既病防變,我們都要在平時的生活中注重增進心肺功能;定期監測血脂、血壓和血糖水平;透過運動和娛樂活動愉悅心情,改善內分泌系統的調節;同時,在飲食結構方面注意補充蛋白質,提高骨密度、預防骨質疏鬆症;在工作之餘,學會調節心理平衡,減輕壓力,緩解焦慮,改善睡眠。
除此之外,人們對於慢性病的治療不妨借鑑一下祖國醫學中的精髓之處。中醫學對眾多疾病的治療效果,成為其存在的療效基礎。中醫養生主要包括:經絡養生、體質養生、氣功養生、運動養生、房事養生、情志養生、睡眠養生、環境養生、起居養生、膳食養生、順時養生、四季養生、樂娛養生、部位養生、藥物養生、沐浴養生、減毒養生、靜神養生、瑜伽養生等諸多內容,簡而言之就是強調三點:一睡眠,二便利,三飲食,這也與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四大基石“均衡營養、適量運動、充足睡眠、良好心態”的要求相呼應。
慢性病中醫防治小貼士
在這裡,馬教授還為大家介紹瞭如下幾個中醫防治慢性病的小知識,不妨一試——
一是常梳頭 中醫認為,頭為精明之府,人體中十二經脈和40多處穴位,以及許多個特殊機體刺激區均會聚於頭部。用木梳或骨梳對這些穴位和經脈進行所謂針灸性按摩或刺激,可統調周身氣血,暢通經絡,去病健身。
二是按足底 腳底被視為人體第二心臟,因為腳上60多個穴位與五臟六腑的十二條經脈有著密切聯絡,並連線全身各個器官相關的反射區。但由於腳底部離心臟甚遠,當機體抵抗力下降,腳就成為人體的先天薄弱環節,客觀上為寒溼邪氣的侵襲提供了有利條件,所以說腳部的保健比其他部位顯得尤為重要。經常溫浴後搓湧泉穴,可去病延年,對於防控慢性病意義重大。
三是常嚥唾液 唾液是人體精華,貯藏於人的丹田之內,再化津還丹,遂成精氣,有助於和脾健胃、濡潤孔竅、潤澤四肢五臟、強腎補元、滑利關節、補益腦髓。中醫認為常嚥唾液是有一定道理的,尤其對於體質虛弱的慢性病患者。
四是勤揉腹 隨手揉腹一百遍,通和氣血益神元。揉腹,即用手來回按摩腹部,包括腹壁、腹腔及內臟的一種養生保健法。中醫認為,腹為人體五臟六腑之府邸,陰陽氣血之發源。勤揉腹,能夠調整脾胃、通和氣血、增補神元、敷養腎精、充實五臟、驅外感之諸邪、清內傷之百症。
五是耳常按 耳為腎之上外竅,雙耳靈健則腎經通;腎氣充足,腎精盈滿,則聽覺靈敏。扯拉、按摩、搓揉、點捏耳朵,實際上就是對雙耳進行各種形式的物理刺激。
六是伸懶腰 所謂伸懶腰,就是指伸直頸部、舉抬雙臂、呼吸擴胸、伸展腰部、活動關節、鬆弛脊柱的自我鍛鍊。
七是常靜坐 安心靜坐延年壽,調身調息加調神。醫學研究表明,情緒與健康二者緊密相連。凡情緒樂觀開朗之人,可使其內臟功能健康運轉,增強對外來病邪的抵抗力,同時在平靜的情緒狀態下,方可從事持續的智力活動。
馬豔春教授認為,慢性病的治療關鍵在於患者一定要重視起來,全身心地投入進來,同時掌握一定的中西醫養生保健技巧,循序漸進,持之以恆,相信完全可以透過自身的調節和干預,壓制住慢性病繼續發展的勢頭。
馬豔春教授簡介
醫學博士,哈爾濱醫科大學藥學院博士後,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中醫藥學報編輯部主任。
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各家學說與臨床研究分會副會長,中國中醫藥資訊研究會全科醫學分會常務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名醫學術思想研究分會常委,黑龍江省康復醫學會慢性病中醫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黑龍江省中醫藥學會腫瘤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