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其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期,作為秋季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發展到現在又多了敬老之內涵。
重陽節還有許多有趣的習俗,例如登高、賞菊、佩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
而這些習俗其實暗合重陽之時的養生之道。
恰逢重陽佳節,我們敬老愛老,更要關注老年人健康,那麼由此,對於老年人來說,重陽之時養生要怎麼養?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老年病科副主任醫師張穩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話要從重陽時的天氣變化說起。
重陽之時天氣由熱轉冷,陽氣潛藏陰氣漸長,夏天的長旺之氣也由秋天的收斂之氣代替,為了適應四時,人體的陽氣也隨著天氣變化開始潛藏起來,以便來年升發,同時我們也可以透過一些行動幫助陽氣潛藏收斂。
就好比重陽要登高。此時登高接觸秋季肅殺之氣,可幫助自身陽氣收斂。
但事實上不一定侷限於登高,多去戶外走動也是一樣的效果。
但是無論登高也好、去戶外走動也好應量力而行,不宜太過勞累,且要注意防止跌倒、受寒。
另有“秋季養收”,鍛鍊時不宜過汗,以免陽氣隨汗液而走洩,不得內收,同時陰液也隨之耗損。
《內經》有言:“使志安寧,以緩秋刑。”
秋天秋風蕭瑟,秋氣肅殺,易讓人產生抑鬱情緒,在秋季保持心境的平和安定,緩和秋天肅殺之氣的侵襲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而重陽正是菊花繁盛的季節,此時登高、賞菊、佩茱萸無異於是件非常愜意的事情,正能開闊心境、緩和情致。
且秋季養肺,而肺在志為悲,舒暢情緒可以宣暢肺氣,以防肺氣滯鬱,達到養肺防病的效果。
另外,佩茱萸除了怡情,因其香氣撲鼻,既能清爽神志,又可驅蟲辟邪。
“春捂秋凍”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一句俗語,重陽之時恰好天氣也開始變冷,正是“秋凍”的時候。但不可盲目地“秋凍”。
之所以要“秋凍”,是為了讓人體感受外界寒冷後,幫助陽氣的收斂。
但應注意,人體夏季時腠理疏鬆,然而夏秋交際之時天氣變化太快,由冷轉熱不過一夜之間,腠理疏鬆不及變動,容易感寒生病,所以“秋凍”有度,注意保暖,使人體有一個適應冷天氣的過渡。
若是因為不恰當的“秋凍”而感寒受涼卻是得不償失了。
尤其是有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及骨關節炎的老年人,感寒受涼之後反而容易促使疾病的誘發。
比如有肺部疾病的老年人可能會因受寒而發作咳嗽、氣促、喘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可能會因寒冷誘使血管收縮引發中風,而有骨關節炎的老年人可能會誘發加重關節疼痛。
所以“秋凍”宜恰當,以不會感寒受涼為準,反而更需要重視禦寒保暖。
中醫講“秋燥”,秋天氣候較乾燥,會對身體產生各種影響。
尤其秋氣通於肺,燥邪更易犯肺,此時素有肺疾的人可能更容易發病,出現咳嗽咳痰等症狀;肺合皮毛,面板也會在秋燥的影響下變得乾燥缺水甚至脫屑。
這時我們就需要滋養陰液了。
秋季飲食宜甘、潤之食物,滋養肺脾,培土生金,且補益氣血生化之源而生陰液。
忌辛、苦,辛散苦燥皆易耗傷陰液。
而重陽之時特有的吃重陽糕和飲菊花酒的習俗正好可解“秋燥”。
重陽糕的主料為粳米粉和糯米粉,可健脾潤肺,而菊花酒由菊花釀成可養肝除熱。就是注意胃腸功能不好的老人不要過食,反而有礙消化。
另有芝麻、核桃、糯米、粳米都是甘、潤之品,其中芝麻補肝腎之陰,核桃溫補肺腎,糯米、粳米補中益氣,肺氣虛的老年人可以適量吃而補益脾肺。
還有梨子、大棗等時令水果,可以益陰生津。
再搭配富含優質蛋白的鴨肉、雞肉、魚肉等肉類補益脾胃,以及應季蔬菜司疏洩,宣暢腸胃,做到“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要少食油膩、生冷及辛辣之品,這些都容易損傷脾胃,甚至鬱而化熱耗傷陰津。
總的來說,重陽時養生宜注意保暖,收斂陽氣,固護陰精,使冬時可“藏”,春時可“生”,夏時可“長”,四時得安。
(編輯Rainbow。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老年病科 張穩 江一帆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