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看世界的角度變了
陳一 李小倩 周珊
射擊運動員楊倩的珍珠美甲、小黃鴨髮夾和“可可愛愛”的比心;體操隊小將管晨辰在平衡木上“袋鼠搖”,優雅又不失調皮;在半決賽打破亞洲紀錄後,田徑運動員蘇炳添忘情怒吼……
很多人都發現,東京奧運會期間,中國運動員的形象比以往更加鮮亮、生動而充滿個性。這些90後、00後的年輕人們目光溫和、澄澈,眼神中帶著堅毅、自信。而他們在賽場上的競技姿態和比賽之餘的個性表達,也是如此多元,如此吸引人眼球。他們,其實是中國新一代青年的代表。
“70後、80後、90後、00後,他們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國已經可以平視這個世界了……現在這一代年輕人,也在變化之中,他們的心態、思想也在改變”。無論是賽場上的選手、還是螢幕前觀賽的年輕人,各行各業的中國青年正在用自己的行動方式和話語體系,堅定而自信地平視世界。
國力強盛、生逢盛世,是今日中國青年平視世界的底氣所在。在東京奧運會上,蘇炳添打破亞洲紀錄的動人時刻,讓不少人聯想到“中國奧運第一人”劉長春1932年的奧運之旅。當時,中國積貧積弱,除了同行教練外,劉長春再無幫助,從飲食起居到裝備訓練,都要自己解決。最終,多日顛簸、沒有時間恢復體力的劉長春成績僅為小組最後一名,遺憾告別了奧運會。
斗轉星移、換了人間。今天的中國人,早已沒有了彼時的落寞和窘迫。中國人不僅在奧運賽場上摘金奪銀,在多個高科技領域也從“跟跑”轉為“領跑”。此外,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疫情防控的中國方案、社會治理的中國樣板等,都讓人切切實實看到了中國力量。在中華民族的涅槃鉅變中,青年一代也從“開眼看世界”的意識覺醒,一步步砥礪前行,發展為如今自信從容地“平視世界”。
奮鬥拼搏,強國有我,平視世界要講正氣。金牌是拼出來的,事業是幹出來的,青年一代在這個問題上不含糊、沒商量。21歲的楊倩初次亮相奧運賽場就拿下首金、16歲的管晨辰以世界級的高難度動作獲得平衡木第一、14歲的全紅嬋以“5跳3滿分”的成績一鳴驚人。比賽之餘,比心、袋鼠搖等“萌萌噠”的慶祝手勢,與外國選手擊肘致意、用英語互相問候等細節也展現出中國青年的“國際範”。
更難能可貴的是,螢幕前觀賽的年輕人也在平視世界。面對乒乓球混雙、女排等優勢專案的惜敗,輿論場中“唯金牌”“唯成績”的論調走衰,“喝倒彩”“強拉踩”的聲音消緩。相反,“輸了一起扛”成為青年話語體系中的主旋律。
青年的群體心態和集體意識,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國民的狀態和國家的未來。當我們甩掉了“東亞病夫”的帽子之後,既看重金牌又不“以金牌論英雄”,既重視比賽又享受比賽,體現出的是更加自信、平和的態度和更加包容、開放的理念。
全球視野,中國表達,平視世界須有銳氣。作為真正的“網路原住民”和中國的新生代,當代青年正以個性化的銳氣點染自己的文化底色,構築出獨特的話語體系,讓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形象更加豐富多彩、可親可愛。在各類網路平臺上,青年一代正在以自己的方式進行文化傳播,讓中華文明“破壁出圈”,與世界進行全方位、多領域的對話。
從筆墨紙硯到養蠶繅絲,從“東方樹葉”到“煮海為鹽”,90後的李子柒以充滿煙火氣和田園風的短影片,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今年年初,22歲的數碼博主“老師好我叫何同學”與蘋果公司CEO遠端連線,使中國青年對人文、社會的思考在交流對話中沿著網線,傳到海外。事實證明,擁有無限機遇的“平視世界”一代,也正在用自己的力量,創造著無限可能。
不僅在體育、文藝領域“平視世界”,面對“新疆棉被汙名化”“新冠病毒溯源陰謀論”等大是大非的問題,青年一代不做“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看客,不做躲在“馬甲”背後的匿名洩憤者。越來越多的青年人理性發聲,凝聚力量,用微時評、微漫畫、Vlog等形式呈現事實、戳破謊言、揭露真相。
西方哲人說“處世之道應該是,不要爬上山頂去,也不要站在山腳,從半高處去看,這個世界真美好”,中國古話講“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其中蘊含的道理有相通之處。今日之中國,正以堅毅的步伐砥礪前行;今日中國之青年,正以“平視”為姿,與世界比肩,面向未來。
展現開放心態 世界也會為你開啟
王鐘的
東京奧運會上,當中國女排以3比0的成績戰勝阿根廷隊、失去出線機會時,賽場突然響起了歌曲《陽光總在風雨後》。這是一場在日本舉辦的比賽,為何播放起中國歌?歌曲又為何如此貼近當時的氣氛?原來,是一名在東京奧運會體育展示團隊擔任現場解說工作的中國年輕人,說服導演和音樂DJ播放了這首歌曲。在沒有現場觀眾的比賽中,他時常用中國歌曲鼓勵運動員,幾乎以一人之力成為編外的“啦啦隊”。
放在本世紀初或者更早的時間,很難想象有中國人作為當地工作團隊成員參與奧運會這樣的重大國際活動。隨著更多細節被報道,人們得以知曉這位80後早年在日本留學,隨後在日本工作和生活。業餘從事比賽解說員工作,是他多年以來的愛好和習慣。為了參加奧運會解說,他頂著壓力才請到了兩星期的年假。幫助音樂DJ挑選中國歌曲,是他義務攬下的活兒,而與團隊同事建立的良好友誼,則是用音樂為中國隊加油的前提。
奧運會賽場的這段插曲,生動地反映了國際交往“你中我有,我中有你”的新格局。沒有改革開放以來對外交往的開放,中國人不可能如此頻繁地走出去,在異國他鄉尋找嚮往的生活;也正是建立在走出去的基礎上,廣大海外同胞才能用個人化的方式表達中國立場、傳播中國聲音,在不同領域為祖國加油助威。
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胸懷開放的年輕人,對於國家榮譽的開放性態度——這並不是說他們不在乎國家榮譽,而是不再簡單地將榮譽等同於一時成敗。在本屆東京奧運會上,這一點體現得尤其顯著。人們在為奪金者加油吶喊的同時,也為獲得銀牌、銅牌,甚至為未取得獎牌的運動員感到驕傲。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僅關心運動本身,更能把運動精神投射到日常生活中,找到激勵自我奮進的力量。在他們身上,很少看到對失敗的諱莫如深,而充滿了對自身優劣勢的坦誠認識。
一張經典的老照片這樣記錄著歷史:1993年9月23日,2000年奧運會舉辦權的最終結果宣佈時,北京以兩票之差落後於悉尼,電視直播大廳的人們黯然神傷。這一夜在很長時間裡,成為許多中國體育人不願觸及的記憶。而現在,隨著北京相繼取得夏季奧運會和冬季奧運會的舉辦權,人們談論起這段失敗的往事也更加自然,更加客觀。
“由於從我們的錯誤中學習,我們的知識在增長”,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爾在其著作《猜想與反駁》中如此評價科學知識的增長過程。其實,不僅科學如此,人類社會每一個領域的發展都是這樣。如今,平視世界的中國人,對成功和失敗表現出更加開放的心態。更多人意識到,失敗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始終無法從中走出來,缺乏承認失敗的坦率和對錯誤的認真反省。
近年來,中國航天事業在取得傲人成績的同時,也並非總是一帆風順。2020年上半年,中國航天發射連續兩次失利。對此,載人航天辦公室在釋出會上正面回應發射失敗情況,承認航天事業的高風險,很多網友也在留言中“花式表白”,表示“任何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名初中生還給科研人員寫信分析發射失利原因,長征七號總設計師和總指揮給這位孩子回信,讚許其“分析推理很有邏輯,見解也很獨特”,鼓勵他長大後為航天事業貢獻力量。
兩封信的良性互動,不僅顯示了當代科研工作者實事求是、勇於攻堅克難的誠懇態度,也讓人看到下一代面對挫折的態度。儘管對於複雜航天問題,這位初中生的分析還不夠成熟、到位,但這並沒有關係,重要的是他對待航天發射失利並沒有訴諸情緒,而是努力在認知能力範圍作一番理性表達。這封初中生的來信,表達了下一代平視世界的態度與立場,彰顯了未來我們平視世界的底氣。
在我們面向星辰大海的征程上,難免有“奪不了的冠軍”“飛不起來的火箭”,誰也不能保證成為“永遠的第一”。對於失敗和錯誤,坦然面對、吸取教訓,才是更成熟的態度。站在人類文明的立場,向優秀的對手錶達敬意,也是平視世界的應有姿態。正像那位在東京奧運會上擔任解說員的中國年輕人所做的那樣,向世界展現開放胸懷,在國際合作與交流中求同存異,世界也終究會為你開啟。
平視的背後是大時代的轉折與激盪
一格
最近這些年,有一個現象正在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注意,那就是中國年輕一代,正在更加自信、開放地與外部世界打交道。不盲從、不輕信、不自卑,他們懂得傾聽也能夠堅持。他們看待世界的視角在改變,不傲然自負,也不盲目崇外,而是坦然平視。
從個人視角來看,平視,首先是來自生活經驗中所獲得的自信。作為一個崛起大國的青年,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中國的年輕人不僅是全球最大經濟奇蹟的受益者,也是這個奇蹟的見證者和參與者。40多年的改革開放,給中國經濟帶來迅猛發展,也讓年輕人有了更多瞭解世界、觀察世界的機會。世界對他們而言,不再是遙遠的模糊影像,而是可比較、可感知、可觸控的現實存在。他們在一個日漸強大的國家裡成長,他們觀察著世界的變化,也在悄然對比中感受中國力量。不管是國家發展的宏觀資料,還是關乎個人生活的5G建設、電商創業、助農扶貧,都讓這一代青年從中國社會的快速變革中,分享大國崛起的自信和驕傲。
從宏大視角來看,平視的背後蘊藏著全球格局乃至歷史格局的重大變化。平視從本質上來講,是中國在現代化的歷史程序中與外部世界的關係調整。自晚清末年以來,由於落後捱打,中國從世界的引領者淪為被西方霸凌的積貧積弱的受害者。它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
其一,在硬實力的較量上,中國被打敗了。在經歷了鴉片戰爭、中日甲午戰爭等一系列的失敗之後,中國從具有天下意義的全球大國,淪為被西方國家實力決定的邊緣國家。中國對於周邊地區、周邊安全的影響,被日俄英法美等國家篡奪。
其二,在文明的意義上,中國被矮化了。中國從人類文明的貢獻者,淪為西方文明的學習者,不管是在制度還是在價值觀上,中國都成為被規訓的物件。一個被壓迫被規訓的物件,是不可能以平視的姿態面對世界的,因為它不僅缺乏物質上的硬實力,而且也在精神上缺乏信念與信心。
直到新中國的建立,這種局面才得到了根本的改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隨著中國站起來、富起來並逐步強起來,中國與世界的關係隨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一方面,在硬實力上,中國有實力頂住任何霸權國家的訛詐;另一方面,在制度上、文化上,中國有了更多的道路自信與文化自信。中國不再是以前那個被規訓的落後國家,而是一個充滿了自信,並願意為世界提供中國方案的負責任的大國。
必須指出的是,中國青年的平視,絕不僅僅是因為國家復興而產生的與長期領先的西方社會的實力的平等。它更體現為面對相對落後國家與社會時,在國與國交往上的平等與尊重。仁是中華文明最重要的特點。在中國的文化裡,天下大同是一種信念,中國人不搞國強必霸的叢林邏輯。我們的強大,讓我們不必在乎那些叫嚷著實力外交的國家的訛詐;我們的文明,讓我們從心裡厭惡那一套將自己價值觀強加於人的新殖民主義。平視絕不僅僅是一種不接受威脅、不接受霸凌的實力,更是推己及人、互惠互利、相互尊重的文明秩序。中國青年對世界的平視,反映在一帶一路上,是中國與其他友好國家的共商共建共享,反映在諸如氣候問題等全球議題上,是中國社會的責任擔當,這是五千年文脈不斷帶給我們的責任感和道德感。
最重要的是,今天中國青年的平視,不僅僅面對這個變化的世界,而且面對一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關口。在歷史的關口,不迷茫、不彷徨,僅僅靠物質上的強大是不夠的,美國在最富裕的時代,恰恰催生了“垮掉的一代”。面對歷史的這份定力,離不開初心,更離不開信念。年輕一代在歷史轉折點的平視背後,是對中國夢的信念,是牢記使命的擔當。
歷史的接力棒,已經到了平視的一代手裡,在偉大復興的時代,中國的年輕人會給人類留下怎樣的印記,真的讓人期待。
放下偏見了解世界 才能平視它
許戈
2015年,我來到德國亞琛,開始了留學生活。那年,我從國內的母校畢業,放棄保研機會,一門心思撲在赴德留學的申請上,一方面有著想要“換一種環境”,體驗一下異國生活的想法,另一方面也與我就讀的機械工程專業有關。其實,從高中時代開始,立志工科的我,就對傳說中的“德國製造”心懷嚮往。後來,我在大學很欣賞的一位老師也是留德“海歸”,更加堅定了我的留學意向。
老實講,現在回頭看去,當時的我只有本科知識,對本專業的認識充其量是半通不通,對留學與德國也抱著不少天真的想象。不過,正是在開始留學之後,我才更加清楚、直觀地認識到了中國與德國、中國與世界在本專業領域的相對差距,在學習更高層次知識的同時,在腦海中建立起了中、德兩國製造業的“全景圖”,從而有了所謂“平視世界”的感受。
什麼是平視?當然就是既不仰視、也不俯視。舉例來說,中學時代對“德國製造”狂熱崇拜的我,大概就處於“仰視”狀態,而我大學認識的某些同學,堅信中國製造業已然成為“發達國家粉碎機”,對歐美製造業不屑一顧,則多少有些“俯視”的成分。在我的理解中,“平視世界”意味著既能正視別國的長處,從中學習進步,也能找到自己國家的優勢,避免踩進別人已經踩過的“坑”。關於這個理解,我不好說是否適用於其他領域,但至少在我的專業領域中,這種視角給了我不少幫助。
初到亞琛那段時間,我是有些“幻滅”的。可能因為我之前對“德國製造”的濾鏡太重,當我在超市裡買到和“中國製造”區別不大的小五金產品,或是發現宿舍的電器時不時也會出現故障時,都會生出幾分“不過如此”的感慨。相比於這些生活中的小細節,學校的教育方式更讓有些困惑——困惑不是因為和國內差別太大,恰恰相反,我發現在德國讀碩士,“應試教育”的成分一點不比國內少。整個碩士階段,我的生活主要就是一門一門的課,以及接踵而至的高難度考試。對此,我的一箇中國同學還編了個順口溜揶揄:“德國大學生活好,年年期末像高考。”
這段經歷讓我意識到了兩件事:第一,“德國製造”並不是高不可攀的“神話”,其優勢程度在不同細分類目中有高有低,中國在不少產品上都有追趕和超越的機會;第二,中國與發達國家的大學教育方式,並不像許多人(比如我)想象中那麼不同,以課程和考試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模式未必“落後”,反而可能是給學生築牢基礎的必由之路。
兩年的碩士課程很快過去,我也順利申請到了本校的博士名額。當時,可以說我正處於人生自信水平的巔峰,既認為自己已經對機械工程這門學科融會貫通,一隻腳已經踏入了“行業精英”的圈層,同時也覺得德國工科不過爾爾,頂多是基本功打得紮實一些。但是,後來我才明白:我碩士畢業時的自信,和我本科畢業時的天真並沒有多少差別。
只有在完成本碩階段的基本學習後,以博士身份深入特定領域開展研究,才能真正對學科的核心技術和前沿動態有深刻的理解,進而看到德國的機械製造究竟強在哪裡,思考中國應該從哪裡發力加以趕超。讀博期間,我得以深入到德國高精尖水平的工廠中,看到了最新研究成果如何與一絲不苟的管理相結合,轉化為高效率、高質量的產能。與此同時,我也閱讀了不少與國內製造業現狀相關的一手文獻,對“中國製造”能從“德國製造”中學到什麼有了獨立的思考。
如今,我離博士畢業已經不遠,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帶著自己學到的知識和研究成果回到國內,為“中國製造”添磚加瓦。在逐漸將視角調適至“平視”的過程中,我增進了自己的視野和見識,也堅定了回國發展、為國家作出貢獻的決心。
回顧自己“視角”變化的過程,我意識到一件事:對其他國家的某個領域有深入、清晰、全面的瞭解,是真正做到“平視”的重要前提之一。如果不是因為我在德國學習機械工程,對其人才培養、學術前沿、產學結合有了直觀認識,僅憑對德國製造業“囫圇吞棗”般的印象,我不可能真正看透該領域的中外差距,這樣一來,“平視”也就成了空泛的口號。我想,這個道理應該也適用於其他領域,畢竟,只有首先做到了解世界,“平視世界”才有其意義。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