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不畏多難畏無難”出自《新唐書·崔群傳》,意思是聖人不害怕困難多,而怕沒有困難、安樂逸豫。這句話表明了古人對於憂患和安逸較為清醒的認識。
類似“不畏多難畏無難”的觀點,典籍中記載頗多。孟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柳宗元在《敵戒》一文中認為,常人“皆知敵之仇,而不知為益之尤;皆知敵之害,而不知為利之大”,原因就在於“敵存而懼,敵去而舞”,“敵存滅禍,敵去召過”;一代文豪蘇軾在《志林》中也如是感慨:“人生耐貧賤易,耐富貴難;安勤苦易,安閒散難;忍疼易,忍癢難”。先賢們如此不厭其煩地告誡後人,要警惕安樂逸豫的狀態,切莫因此悔恨終生!
若以常理而論,“多難”之時步履維艱,“無難”之時則一片坦途。但結果卻是,人們往往是安於多難而失於無難,原因何在?
憂患是人生奮起的學校,苦難是走向輝煌的磨刀石。困難緣何讓人走向輝煌?古人是這樣總結的,“人常慮危乃不蹈危,常慮患乃不及患”。原來,越是在危難之時,人們越是心存憂患,“臨難而知懼”,所以有向死之心而無逃生之意,兢兢業業、謹慎如初、應對得當。遇挫折而不心折,視逆境坦蕩自如,最終“在危而獲安”,走向一個又一個勝利與輝煌。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能夠打敗一個人的只有自己;也只有自己,才是“多難”和“無難”面前的主宰。
慎於無難,無難不難;安於無難,必以無難致悔。有學者這樣寫道,“當一個人處於低谷的時候,往往不是他人生中最可悲的時候”,“恰恰是在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時候,前面給你挖坑的人開始多起來了,一不小心就栽下去了”。試想一下,是不是這樣?一個企業,眼紅賺大錢、快錢,偏離老本行,前方等待的也許就是折戟沉沙;人一出名、一有權,就志得意滿,頭腦昏昏然,以為自己是“何等人物”,認不清自己究竟是“蔥”還是“蒜”,這離向隅而泣也就不遠了。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我們共產黨人歷來對“多難”“無難”之辨十分清醒。毛澤東同志在看到郭沫若寫的《甲申三百年祭》後,批示印發全黨作為學習材料;在從西柏坡出發進京“趕考”時,告誡全黨同志,“我們決不當李自成”,這既是源於對憂患和安逸的深刻認知,也表現了馬克思主義政黨對自身初心的堅守與自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面對取得的成就,我們不敢有絲毫的自滿,但懷有無比的自信,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這就要求我們,面對成績可以自豪,但絕不自滿自大;面對挑戰可以謹慎,但絕不畏懼挑戰,堅定不移地做好自己的事,不管風吹雨打,勝似閒庭信步。這是“不畏多難畏無難”的最好詮釋。
志行萬里者,不因憂患而畏懼,不因安逸而自喜。從離開西柏坡開始,我們黨已持續進行了70多年的“趕考”,應該說已經考出了優異成績,但考試遠沒有結束,還要持續進行下去。每名黨員幹部都需要清醒面對讚譽,勇於擔當,慎終如始,永不懈怠,方能確保偉大目標如期實現。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作者: 李中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