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的千古名句描繪了知心之人相隔千萬裡仍互相牽掛的美好圖景。那麼在外交方面,是不是也存在“天涯若比鄰”的關係呢?
大家好,歡迎來到中國青年報有聲思政課“強國學堂”。您正在收聽的是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和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聯合出品的《學講話 品典故》。今天和大家分享典故——交得其道,千里同好。
2017年9月4日,習近平主席在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大範圍會議上的講話中引用了典故“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於膠漆,堅於金石”,生動形象地闡明瞭金磚國家的合作之道。
這則典故出自《譙子法訓·齊交》。三國時期的蜀漢學者譙周認為,如果把交往之道用物品來比喻,就像沒有染色的絲綢一樣,用蓼藍一染就會變青。社會中人與人的交往與此同理。他列舉了竇長君和竇少君兩兄弟的事例——竇氏兄弟雖出身低微,卻對有德行的師友恭謹有加,最終都成了謙讓有禮的君子。隨後,他又引用《荀子·勸學》中“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之句,論證了成長環境的重要性。最後得出結論——千里同好,固於膠漆,堅於金石。
什麼是“交得其道”?君子交友之道,是建立在正義之道基礎上的彼此認同:正義的初心、正義的目標、正義的契合。正義與否、得道與否,決定了友情的純度和長度。因此,“志同道合”這個詞才如此令人心嚮往之。
什麼是“千里同好”?“千里”象徵著遙遠的距離和道路的阻礙。而這樣起起伏伏的阻礙、長長遠遠的距離,卻可以因為志向相合、道義相投的感召,跨越成“伸手即相握”的有力相交,勾畫為“一笑即相知”的友好相會。
在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系統闡述了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指導思想和總體部署,明確提出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謀劃大局,做出頂層設計,開啟嶄新篇章。今後,我們仍將繼續沿著這樣一條外交路線,與世界各國人民“交得其道,千里同好”,不斷推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推動與各方關係全面發展,為世界的和平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
本期內容就講到這裡,歡迎您下載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品味典故、瞭解中國智慧,感謝您的收聽,我們下期再見。
監製:唐軼 姜繼葆
策劃:蘇詩 王羽璋
作者:郝思斯
撰稿:姜珊
編輯:田夢溪
旁白:陳昱霏
製作:藺奕斐
製圖:劉婧嫣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