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建利/文
隨著春節一步一步地即將到來,讓人不由地想起過去的城南的廟會。筆者從小鄭州城南農村長大,曾經齊禮閻、小李莊、張魏寨、賈寨、黃崗寺、劉寨等廟會逛過,交通擁擠、人流如織,貨物雲集的空前盛況,至今記憶猶新。
史志記載最初的廟會
《辭海》中名詞解釋:“廟會亦稱‘廟市’。中國的市集形式之一。唐代已經存在。在寺廟節日或規定日期舉行。一般設在寺廟內或其附近,故稱廟會。”《齊禮閻鄉志(光緒3年—1993)》記載:“本地廟會均由古時人們敬神拜佛,以求消災免禍,祈福增壽、求子添孫,家庭和瞌,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而興,每個廟會,都會敬舉一位神靈。”
正是這樣,每一個廟會都會以一個神靈來命名廟會的名字。以此分門別類,本地廟會有七種:火神廟會(農曆正月初七賈寨、臘月二十三齊禮閻)、奶奶廟會(二月初九荊胡)、蟲王廟會(十月初十佛崗)、關爺廟會(九月初九關帝廟即小李莊)、佛祖廟會(臘月初八黃崗寺),東嶽大帝廟會(三月初一黃崗寺)、張爺廟會(六月二十五,“六”同“綠”音)。
最初的廟會形式,《齊禮閻鄉志(光緒3年—1993)》記載:過去(民國以前),本地每遇廟會,鄉民就從廟裡把敬奉的神靈抬到提前事先搭好的天橋上(天橋是類似戲臺子的東西)。廟會之日,趕會的人有的到神靈前燒香拜祭,許願問卜。有的串親會友,有的購貨買物。廟會之上,人聲鼎沸、摩肩接踵,吃的用的,擺滿村街兩旁。有些村子還要請戲班、玩故事,以助興頭。天橋拜祭,沒有流傳下來。寺廟燒香剛剛改革開放時也沒有,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筆者在張魏寨、高寨、後河蘆倒是親眼目睹。至於吃的、用的擺滿村街唱大戲一直髮展到城郊廟會漸行漸遠,直到消失。
改革開放以來的廟會
由於古廟會含有“封建迷信”,還在特殊年代被成為“四舊”之一,曾經遭到明令禁止。改革開放後,為了搞活經濟,政策放寬。當地鄉民生活日漸富裕,心情為之舒暢。新形勢下的廟會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熱鬧景象,形成鄉民娛樂消遣、走親訪友、物資交流的一種民俗。每逢廟會,方圓百里的小商販蜂擁而至,貨攤擺滿村街,農具、百貨、針織、布匹、飲食應有盡有。其時,在有關部門有效管理下,廟會熱鬧而又安定。
筆者記憶中的廟會盛況如下:齊禮閻東西街、南北街、前後街,大小街,幾乎每條街都有小攤販。甚至輻射到周圍村莊(如後河蘆、孫八寨)地段。尤其時農曆臘月二十三廟會。這個年會離春節最近,過完年內沒了,所以最為隆重。小李莊關帝廟亦是如此,整個東西街,金海大道全是廟會,曾經有人說,小李莊廟會從金海大道北京飯莊一直到灕江飯店以南。張魏寨廟會是從灕江飯店以南到王胡寨以北。那時一村有會,附近村莊跟著響應(如張魏寨廟會,孫八寨、常老鴨寨、老代莊一起過廟會,廟會延至中原窯廠路段)。比如小李莊廟會,曹寨、路寨跟著響應。除沒有攤販擺貨村街,照樣走親串友。黃崗寺因為是個大村莊,廟會卻比較獨立。
黃崗寺廟會的來由
曾經的黃崗寺清末民國,歸永康區管轄,一度還是區政府所在地。所以廟會也多。曾經有臘八、三月初一、小滿三個廟會。
第一個是臘月初八廟會,即“臘八會”。臘八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這天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臘八這天,顯聖寺舉行法會,曾經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實等煮粥供佛,名為臘八粥。傳說喝了這種粥以後,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臘八粥也叫“福壽粥”、“福德粥”、和“佛粥”。“臘八”本為佛教節日,後經歷代演變,逐漸成為家喻戶曉的民間節日。寺內供奉佛祖,亦或因此起廟會。
《齊禮閻鄉志(1993—2002)》記載:“進入臘月,古人視為“年”已開始。臘月初八為火神爺生日,祖先為祭祀火神,是日為會。農閒時節,鄉民祈福求祥,拜謁火神,準備年貨,安排過年物資。所以臘八會交流物資以年貨為多。村裡每年臘八會都要安排唱幾天大戲以慶祥和,活躍村民文化生活。”
農曆初三是三月初一廟會。時值春暖花開,春耕生產即將開始,人們空閒較多,祖先為祭祀老佛爺生日,興此廟會。年深日久,已經演變成農貿產品交易大會。屆時四面八方商販雲集,貨攤集滿街巷,農會、百貨、日用、飲食、土產應有盡有。趕會的人頭攢動,摩肩接踵,有的購買所需,有的走親串友,熱鬧異常。農曆節氣“小滿”也是會期。時值夏收下種前期,為了適應農事村人興此廟會。由於《齊禮閻鄉志(光緒3年—1993)》早於《齊禮閻鄉志(1993—2002)》,筆者以為,臘月初八佛祖廟會(黃崗寺村西曾有火神廟,後者似乎也有道理),三月初一東嶽大帝廟會,小滿節令廟會,更為確切。
童年時代的廟會
筆者幼時,生活城南農村黃崗寺,最盼望的是過廟會,尤其是臘八會。有人說黃崗寺廟會是南郊的進入臘月第一個廟會。也是第一個規模大的廟會。廟會那天,只要不是星期天,學校還會特意放假半天,滿足一下孩子們逛廟會的願望。
黃崗寺每逢廟會,寨溝裡總是要唱大戲,而且好戲連臺,白天黑夜,一連幾天。那時候也沒啥娛樂活動。一遇廟會,看戲的人擠滿了寨溝寨沿,房頂樹杈,人山人海的,場面相當壯觀。這些人很多人包括老頭、老太太從村外幾里地趕來湊熱鬧。
廟會到來之前,攤主都會提前幾天在街頭路邊劃白灰線,擺石塊做記號,依次確定自己的經營範圍。這是行規,一般都能都在自覺遵守。不過,也因為“侵佔地盤”發生爭執,甚至大打出手。現場勸架有,看熱鬧亦有,存在不良現象。
廟會那天天不亮,攤主就佔好攤位了。上午10點鐘以後,逛廟會的人很多。看到人氣上來,便紛紛擺出日用百貨。廟會上吃穿玩用的一應俱全。到了中午和下午,街裡街外,依舊人流如織。整個鄭密路的汽車難行,交通都癱瘓了。
筆者童年,逛廟會時,爸爸會塞給一兩塊錢。走在廟會上,看看新衣,摸摸玩具,盯著炒涼粉,看著調涼皮,冰糖葫蘆,風車喇叭。但當時最吸引筆者的是年畫和連環畫。廟會一天下來,能逛好幾趟,除了人群中“擠暖和”,啥也沒買,也不捨得買。再說了媽媽在家裡已經做了好吃的飯菜。逛完回來,還是把手中的錢皺巴巴地還給爸爸。
廟會村裡每家都會有客人上門。各種關係的親戚朋友,拿著禮物。來的很多,家裡擁擠,認識不認識的,大家見面寒暄,說說笑笑,拉著家常。中午吃大鍋菜,下午坐桌吃席。好喝酒的,有的喝到天黑,大醉而歸,發展至此,反為不美。
每逢廟會筆者家裡自然也招待客人。提前幾天,爸爸回買來豆腐、粉條、海帶、蓮藕、鮮肉。媽媽也會壘個地鍋,燒柴禾,炊煙裊裊。煮肉、蒸饅頭、做燜子以備次日廟會使用。
當天十來點就開始做飯菜。接著親戚們陸陸續續到了。在那個年代過廟會,聚在一起吃飯,能感受到一股濃濃的鄉情。飯後,自然是逛廟會、看大戲。看大戲的一般是年老人,回來路上常被問起演出水平咋樣,被問的人常常不免一番讚歎,或者簡單吐槽。不過都是一笑了之,沒必要較真。
尾聲
隨著時代的發展,往日人山人海,街道擁堵的廟會,幾乎銷聲匿跡了,尤其是曾經的城中村。改造以後到處是農貿市場,大型超市,各種便利店,大小飯店星羅棋佈,甚至網際網路都可以購物,極大的滿足了人們的衣食住行。最近幾年,老親戚還上門了,提起當年的“廟會”,依然懷舊。但是,本世紀成長起來的小年輕,卻記憶單薄,已經越來越缺乏關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