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虤臣
金虤臣(1242-1311),字雄飛,號休翁,浦江通化方施(今蘭溪橫溪金村)人。其先世居東陽萬歲鄉茶場,為江南西路轉運副使金從鑑之裔,傳至行名萬五,流寓白水(今白溪埠),於元祐間徙居浦陽通化方施,以孫貴,贈刑部監察御史。恆之孫琠,字子鏞,莆田縣少尹同胞弟也。天性勇銳,臂力過人。紹興初,以武中舉,差剿寇,斬渠魁,有功被右丞相魏國公錢道忠薦為浙西提點刑獄司事。越五世,智深有孝行,載邑志。
虤臣,智深之從孫也,父旭,家為農。少穎悟,嗜學好武,博通經史,長於兵法,善《奇門遁甲》,以武學釋褐登鹹淳六年(1270)右科進士第,授奉議大夫,陞刑部監察御史,致仕。以廉自許,善斷疑獄,退隱於家,而士林之所深惜之。虤臣自謂曰:“得明哲保身之機耳。”古稱急流勇退,終七十歲,與妻吳氏,俱葬陳判塢口。殆志考槃者,宦跡鮮存。著有《休翁集》。有一女適儒學教授周氏。
闕後,五世孫彥春,為南京稅課司大使,退居小西門湖塘。其子宗善,字叔慶,授江西南昌府經歷。
金德潤
金德潤(1273-1338),字君澤,號治中,浦江市目(今浦江塘嶺)人。父杲,字正甫,自浦陽方施遷居市目,轉徙黃墅嶺,里名曰後金,其好施貸不償,則並劵棄之,卒以子貴累贈奉議大夫、婺州路治中、上騎都尉,追封“大興縣子”,宋濂銘其墓。
德潤於鹹淳九年(1273)生,少有大志,不屑事耕,視其手曰:“吾掌腴且厚如此,肯浮沉田閒乎。”年二十餘遠遊湖南,入憲府學,書獄客東,錄事皆勤。後選為潭州府吏,尋遷湖北贊使,陞台州路錄事判官。
時豪卒質人珠,人贖焉。卒意將乾沒之紿,曰:“歸汝矣。”訟於官。德潤去卒巾,跪於庭,使人持巾謂卒妻曰:“汝夫令索珠,恐不信,持此為驗。”妻視之,果夫巾也。啟櫝還之,卒大慚服。
薛記擊陳源死,行賄上下,以勢扼諸孤,葬其屍,冤不能雪。德潤白髮之,歷二年屍僵如生,抵薛於大辟。浙東道宣尉司令史考滿,擢平江路總管府知事,後轉常州路宜興州判官。新學宮築社稷壇壝,駕長橋,民利賴之。州多盜,德潤察其尤囂狡者,釱左右趾役於官。三年之閒,外戶不閉。建文會,以激攻科目者,文既集,請名進士第,其高下勵之。去日,民為立碑,改嘉興路總管府推官。晚以足病乞休,以奉議大夫、紹興路總管府治中致仕。重紀至元四年(1338)卒。
子四壽祖、昌祖、紹祖、光祖;壽祖,以蔭補昌化縣尉;紹祖,遷居厚山;光祖子琥,贅居蘆溪;族兄德蘭,字楚芳,樂隱不仕,為元季大儒,與方鳳、柳貫、吳萊友,著有《楚芳文集》。
天緣氏曰:德潤者,宦之良吏也,邑之賢士。其判獄斷疑,心明如鏡。執法剛正,類包龍圖之流。觀光緒丁丑《浦陽金氏宗譜》所載,德潤父,實為杲,而《浦江縣誌》載其父曰定,源碩德之後,蓋採於蘆溪、厚山譜,謬甚矣。今以其發祥地譜籍正之。
——《浦江宦跡錄拾遺》
編輯:欣 楠
校對:濁 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