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手繪傳統節日九九重陽節海報插畫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說到重陽節,很多人都會想唐代詩人王維的這首著名七言絕句。在這短短的4句詩裡,包含了當時重陽節的三種習俗:登高,佩茱萸,親人團聚。此外,重陽節還有賞菊、飲菊花酒等習俗,孟浩然的《過故人莊》就有“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白居易的《重陽席上賦白菊》也有“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茱萸和菊花因此成為象徵重陽節的兩大植物。
那麼重陽節插茱萸的習俗是怎麼來的呢?
西晉的著名人物周處,著有一部《風土記》,記述地方民俗。書中記載:“俗尚九月九日謂上九,茱萸氣烈,熟色赤,可折其房以插頭,雲辟惡氣而御初寒。”這裡的茱萸,是指吳茱萸,有強烈的氣味。插茱萸,是為了闢除惡氣,抵禦初寒。古人用於“辟惡氣”的植物,如佩蘭、艾、菖蒲、蒼朮等都是有強烈氣味的植物。
那為什麼古人認為重陽需要“辟惡氣”呢?
因為重陽節的月數和日數都是九,《易經》中“陽爻為九”,九九兩陽相重,這就是重陽節名稱的由來。古人認為重陽陽氣太盛,陰陽失調,需要辟邪。這是重陽節佩戴茱萸的習俗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類似的是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因為端午臨近夏至,夏至後晝長漸短,陰氣開始生長,需要用香草辟邪。《風土記》中記載,“以艾為虎形,或剪裁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載之;以後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削劍狀,名為‘蒲劍’,以驅邪卻鬼”。直到今天,我國南北仍有端午節在家門口懸掛艾和菖蒲習俗。
重陽節茱萸的詩詞
歷代與重陽節茱萸相關的詩詞不少,如明代石茂華的《九月九日登長城關》中有“香醪欲醉茱萸節,壯志還為出塞歌。”元代張可久的《風入松·九日》中有“細看茱萸一笑,詩翁健似常年。” 宋代宋祁的《九日置酒》中有“白頭太守真愚甚,滿插茱萸望辟邪。”等等。
吳茱萸的歷史傳說
關於吳茱萸,民間有個有趣的傳說。春秋戰國時期吳茱萸原生長在吳國,稱為吳萸。有一年,吳國將它作為貢品進獻給楚國,楚王見了大為不悅,不聽吳臣的解釋,將其趕了出去。幸虧楚國有位精通醫道的朱大夫追去留下了吳萸。一日,楚王受寒而舊病復發,胃痛難忍,諸藥不效。此時,朱大夫將吳萸煎湯治好了楚王的病。當楚王得知此事後,立即派人前往吳國道歉,並號召楚國廣為種植吳萸。為了讓人們永遠記住朱大夫的功勞,楚王把吳萸更名為吳茱萸。
另一個傳說是,東漢時,汝南縣有一個叫桓景的人。其父母在一場大瘟疫中病死了。桓景小時候就聽大人們說: “汝河裡住著一個瘟魔,每年都要出來禍害人間。”於是決心訪師學本領,戰勝瘟魔為民除害。桓景聽說東南山中住著一個名叫費長房的大仙,就進山拜師學藝。轉眼一年,有一天,費長房走到桓景跟前說:“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你趕緊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回到家鄉後,桓景把茱萸葉、菊花酒分給大家,避免染瘟疫,他自己則用降妖青龍劍斬了瘟魔。從此以後,汝河兩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禍,帶茱萸的習俗一直傳到了現在。
關於吳茱萸
最後介紹一下本文的主角吳茱萸,別名吳萸、茶辣、漆辣子、臭辣子樹、左力純幽子、米辣子等。是芸香科、吳茱萸屬植物,小喬木或灌木,高3-5米,適應性強,分佈廣。嫩果經泡製涼幹後即是傳統中藥吳茱萸,簡稱吳萸,是苦味健胃劑和鎮痛劑,又作驅蛔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