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有一位演說家,名叫德摩斯梯尼。小時候,他說話口吃,每次辯論演講,總是聲音渾濁,發音不準,因而常常被對手壓制,被觀眾嘲笑。為了克服這個困難,他每天口含石子,面對大海朗誦,五十年如一日,終於成為全希臘最有名的演說家。
小時候聽到這個故事,我總以為這是善意編造的——哪有人會傻到含著石子對著大海說話呢?
等年紀漸長,聽說的、見過的人和事多了,我逐漸相信這不是騙人的故事。
就好比那句婦孺皆知、耳熟能詳的勵志名言——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在少不更事的年紀,大家都熱血澎湃地拿它激勵自己,長大後才發現,其實真正明白這句話含義的人並不多,能身體力行的人更少。
於是,我們常常聽到對現狀不滿的人,把不如意歸咎為命運不公,把別人的成功總結為命運垂青,卻往往忽視了,很多我們以為靠命運眷顧而成功的人,最初抓到的其實是一手爛牌,只是,他們自己打得無比精彩。
德摩斯梯尼是這樣的人,張文良也是這樣的人。想成為演說家的德摩斯梯尼天生口吃,想成為鉗工的張文良18歲就患上了腰椎間盤突出,醫生不建議他從事體力勞動。
很少有人特別在意,成功者在通往“高光時刻”之前的漫長旅程中,經歷了什麼,付出了什麼。就像鮮少有人願意耐著性子去圍觀一塊鈍鐵如何被一次次打磨成型,更鮮少有人願意在冰雪嚴寒中等待一株梅花的盛開,人們關注的往往只是一把寶劍的鋒芒和一朵梅花的綻放。
事實上,逆襲和成功背後,成功者曾經歷著怎樣艱辛和磨礪更引人深思——他們在那些“隱秘的角落”裡孤獨地向前,接受命運一次又一次的考驗,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朝著自己的目標邁進。
成功從來不是命運的偶然,而我們,與其羨慕抱怨,不如躬身自省、身體力行,這種改變就從關注成功和逆襲背後那些“隱秘的角落”開始。
來源:《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