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經歷了秋天的肅殺之氣,樹葉從綠色變得發黃、發紅……大自然的色彩也豐富了起來,除了果實的收穫,更多的是一種凋落的氣息。
工作需要,再次來到海邊旅遊城市D城,幫助有著二十年老同事關係的朋友解決幾個技術問題。說是老同事,是因為時間關係,可以追溯到2000年,我剛到公司的時候,他就在公司了。說是朋友關係,是因為我們都離開公司,但一直保持著聯絡,除了工作上的事情,更多的就是朋友間的相處了。
以前寫過一篇《獨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寫的就是與這位朋友的相處。
那時候的他,一個人在一幢老得不能再老,小得不能再小的小樓裡,過著一種幽居生活。我開玩笑說,這地方適合我,可以當成閉關的所在。
朋友一個人在那裡過了將近十年的時光,雖偶有人來,也是呆不上一兩天就又恢復了平靜。所以,朋友在外的表現就跟個話癆一樣,嘴裡沒停過。但真正懂他心境的人不多。
再次來到了這座城市,他也換到了一個新的樓房,有著寬敞明亮的房間,有著網路,有著電視,但不變的還是他一個人。
見到我,他依然不管你聽不聽,他的話語還是如唐僧唸經一樣,嗡嗡而來。
我問他,你知道你為什麼這麼愛說嗎?
他瞪著大眼睛,笑了笑,繼續東拉西扯。
我說我寫過一篇關於你的內容,你看看。
他接過手機,邊看邊說,你還記得啊,在那小樓裡,你困得都不行了我還在說。
看著看著,他抹了抹眼角的淚,聲音也有些變了。看完後,說了一句家鄉話我沒有聽懂。
“這篇,可以在他去世的時候,當成悼詞來唸。”他解釋著,“人們都覺得他一個人在這裡很清淨,但不知道一個人的難處。”
眼圈紅紅的他,不停地抹著眼角的淚,要求我給他下載軟體,每天都要看我寫的東西。
同樣的文字,有的人看得感動,只是因為他親身經歷了,更重要的是有人懂他,甚至比他自己都要懂,這才是他感動的地方。
所以,我覺得人與人的相處,最重要的不是愛,而是能懂,懂比愛更重要。
懂是一種心與心的交流,因為懂是一種沒有主觀的判斷,而只是對方真實情況的投射,完全顯現出來。
他弄了一桌好吃的,我們邊吃邊聊,他依然喝著小酒,吃著小菜,嘮著小嗑,我已經把碗裡的東西吃完了,他碗裡的幾乎沒有動筷呢。
他還在那裡一句一句地說著,雖然我沒有回覆他所說的,他依然不介意,但看得出來,他心情好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