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數字經濟研究院
執行院長、教授
盤和林
日前,以“邁向數字文明新時代——攜手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2021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落下帷幕。如何在數字經濟時代推動科技向善,構建網路安全命運共同體成為與會嘉賓熱烈討論的重要話題。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首次以文明的提法去定義數字未來。筆者認為,目前,數字經濟的發展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提出數字文明正當時,而數字文明新時代則需科技向善、數字向善為先。
發揮數字向善的力量
《2021年第48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89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71.6%。龐大的中國網民群體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廣闊空間,各式網際網路企業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各種基於網際網路的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使人類生活更加高效、便捷、豐富。但與此同時,網際網路快速發展帶來的負面效應和社會問題也不斷出現,甚至愈演愈烈,已經到了亟待解決的地步。比如:各類資訊爆炸一般向用戶撲來,使人們焦慮不安,無處可逃;網路虛擬互動擠佔了親密關係的空間,人們面對面交流的語言表達能力出現退化;網際網路資料的收集和濫用導致使用者利益受損,隱私不復存在,使用者資料的歸屬權不夠清晰導致維權困難等。
因此,數字經濟時代的發展更應聚焦數字世界與現實社會的互動影響,注重發揮數字向善的力量,引導數字經濟的良性、有序、蓬勃發展,推動數字文明的進步。
人類進步是由科技推動的。科技的發展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社會生產效率,豐富商品種類,提高生活質量。因此,從一定程度上來講,科技的發展帶來的社會進步就是科技“善”的體現。但利益本身帶有動物性,當善和利益發生衝突時,科技就會被利益驅動,成為謀取利益的工具。
現階段的科技向善主要還是由利益驅動的。企業做任何善事,最終還是由商業利益所決定的。當企業的商業利益和向善行為發生衝突時,企業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正向的、對社會有益的,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科技向善。
完整的規範和機制
筆者認為,科技向善的“善”是一整套完整的規範和機制。這種機制不是單一的、短暫的,而是成體系的、長期的;這種機制不是以約束性為唯一目的,而是在建立最低約束標準條件下的一種促進和回饋;這種機制不是企業或政府單一建立的,而是企業、政府、公眾社會組織多主體共同參與制定和遵守的。
理性的人是追求個人價值最大化的人,理性的企業也是追求企業利潤最大化的企業。科技向善的最大困難就是如何處理好企業利益和企業向善的關係。
工業革命時期,企業的煙囪越多越好,因為煙囪越多可以賺更多的錢。後來人們發現煙囪多了造成空氣汙染,想要控制煙囪數量,但企業為了賺錢依舊忽視對環境的保護,最終環保之善,是透過法治和技術進步來達成的。
過去二十年,是中國網際網路野蠻生長的時代。企業在享受網際網路快速發展帶來的紅利時,將追求利益最大化作為企業發展的最重要目標,相互比拼發展速度,將道德約束拋之腦後,再加上企業經營中道德成本的存在,使企業向善難上加難,最終導致社會文明進步的步伐落後於網際網路經濟的快速發展,一些眾所周知的社會問題也因此產生並愈加嚴重。例如資料安全、大資料殺熟、二選一等問題,被社會廣泛詬病。
由此可見,科技向善的發展道阻且長。但正是由於阻力的存在,更需要在數字經濟發展時代持續不斷推動其發展,促進社會文明和社會生產力相適應。
企業要想實現科技向善,就要在創新商業模式或盈利模式上下功夫。比如一些網際網路平臺,將扶貧助農作為其發展目標之一,透過搭建供求平臺創新農產品銷售渠道,提升農產品流通效率,實現科技助農和企業利潤的雙贏。此外,企業需要平衡商業利益與社會價值之間的關係。
筆者認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正確引導使用會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革,一旦失控將會為整個社會帶來巨大災難。因此數字經濟的發展更需要科技向善走在數字經濟的前列,當好數字經濟的排頭兵。
科技企業既是數字技術的創造者,也是數字經濟的實踐者,更是數字文明的受益者,因此科技企業必須承擔起引導數字向善,推動數字文明發展的重要作用。科技向善、資本向善、文化向善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前提,那些唯利是圖、利益燻心的企業,終將行而不遠被歷史淘汰。
在推動科技向善的程序中,政府要起到引導和監管的作用,對推動科技向善的企業進行扶持和幫助,對利益至上、阻礙數字文明發展的企業要堅決運用法制手段予以約束。網際網路參與者要樹立向善意識,積極主動行使權力維護利益,提高社會對善的訴求,透過市場行為促進企業推動科技向善。透過多主體的共同參與推動科技向善的發展,推動數字文明社會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