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新知 第 163 期
本期導讀:
麥克阿瑟誇海口
志願軍深夜入朝
揚長避短包餃子
— 配合本期節目閱讀文章 —
01 夜行曉宿,躲避空襲
繼續講長津湖戰役的故事。
上期分享了中國出兵援朝的來龍去脈。在當時的局面下,出兵是我們唯一的選擇——外部環境來說,在東南沿海,美第七艦隊巡航臺灣海峽阻止我軍解放臺灣;在西南方面,我國正支援越南對抗法國爭取獨立的戰爭,而美國是法國的盟友;因此我們絕不能允許美國控制朝鮮半島,否則就可能形成外部對我們的三面合圍。另外在1950年,東北是我國工業的核心命脈,絕不能受威脅,所以綜合這些因素,出兵援朝,我們別無選擇。
其實都不用分析這些地緣政治形勢,美國PBS拍過一部紀錄片叫《長津湖戰役》,借用裡面美國曆史學者的一段表述,他說:“換位思考,如果中國軍隊在美墨邊境集結,美國能坐視不管嗎?”這就說得很明白了。
1950年10月初,韓軍和聯合國軍先後悍然向北越過38線進入朝鮮,10月8日毛主席簽署命令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志願軍首批部隊,主要是十三兵團的四個軍從10月19日開始,在晚間藉助夜色的掩護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為什麼是夜間進入朝鮮?由於當時沒有蘇聯空軍的掩護,我們自己的空軍還沒有建立起來,美軍完全掌握了制空權。所以我們的志願軍戰士都是天黑以後行動,進入朝鮮以後也是夜行曉宿,白天在山洞、森林、雪地裡埋伏,夜間急行軍,儘量躲避美軍的空中偵察和打擊。
02 欺上瞞下 口出狂言
而美國方面,杜魯門總統多次要求和麥克阿瑟當面討論朝鮮局勢,上期講了二戰以後麥克阿瑟是常駐東京,在日本做“土皇帝”,杜魯門上任以來五年多的時間多次要求麥克阿瑟回國見面,但這位美軍遠東總司令都以脫不開身做藉口,倆人始終沒見過。而這次杜魯門要求關於朝鮮形勢,倆人必須要面談,結果麥克阿瑟仍然堅持自己太忙,也不愛坐長途飛機,回不了美國本土,結果最後是杜魯門做了巨大的讓步,倆人約在了太平洋上的威克島見面。麥克阿瑟從東京飛過來大概是3000公里,而杜魯門從華盛頓飛到威克島是將近8000公里,你想想啊,讓總統跑這麼大老遠來見他,麥克阿瑟就囂張跋扈到這個程度,完全沒把總統當回事。
麥克阿瑟與杜魯門在威克島會晤
這次會面事後來看,倆人的之間的裂痕是加深了,互相更瞧不上對方,這也為麥克阿瑟最終的命運埋了一顆定時炸彈。上期講過,杜魯門總統對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向北越過三八線進攻朝鮮是非常謹慎的,要求前提是蘇聯和中國軍隊不大規模介入,甚至是沒有威脅介入。而麥克阿瑟這時候為了實現自己幫助韓國統一朝鮮半島的目標,可說是欺上瞞下,對杜魯門他再三保證,中國絕不敢跟美軍正面衝突,絕不會大規模介入——而事實上,倆人會面四天之後,我們的首批志願軍部隊將近20萬人就進入了朝鮮,麥克阿瑟還對杜魯門誇下海口,說聯合國軍感恩節就可以推進到鴨綠江邊,美軍聖誕節前就可以回家;而對自己帳下的軍官們,為了給他們打氣鼓勁,麥克阿瑟則說:“中國軍隊就是一支農民軍,如果敢跟美國對抗,一定是有來無回。”
就這樣,聯合國軍一路北上。在志願軍入朝的同時,10月19日,聯合國軍攻下朝鮮首都平壤,並且繼續北上。
03 巧用地形 出其不意
這時候就得補充一個關鍵資訊了,就是地形,其實打仗最重要的兩個因素,一是地形,二就是時機。我們說抗美援朝戰爭的時候,不管是第一次還是第二次戰役,都會分成東西線來講,朝鮮半島本身東西向並不是很寬闊,為什麼還要分成東西兩個戰場呢?那就是因為朝鮮北部一直到鴨綠江邊,基本都是山區,山巒密佈,很少有平原地形。蓋馬高原就在這裡,而高原的西側有一條南北縱向綿延的山脈,就叫“狼林山脈”,這條山脈自然的就將朝鮮北部東西兩個區域分開,彼此交通相當不便。因此,抗美援朝戰爭,在三八線以北的戰事,東西線基本都是分開打的。
這兒可以再補充一點,毛主席和彭老總之所以堅決出兵援朝,也是充分研究了朝鮮北部的地形之後做出的判斷。因為聯合國軍,尤其是美軍,都是大規模機械化部隊,適合平原上快速推進,但是進入山區,機械化部隊無法展開,優勢就大大削弱了,而這種地形恰恰是最適合我軍的,因為我軍在快速機動,穿插包圍上有非常豐富的經驗。
聯合國軍在進入朝鮮北部以後,也是分成東西兩路,鉗形攻勢,希望快速透過山區,打到鴨綠江邊。我軍第一批入朝的部隊,原本計劃是建立防禦陣地,但是入朝以後,根據戰局的變化,指揮部快速把戰略調整為打運動戰,東線主要牽制,西線主要主攻。10月25日,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打響,在西線的溫井、雲山,東線的黃草嶺、赴戰嶺,志願軍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點,分割穿插,多次發動奇襲戰,讓敵軍措手不及。
04 首戰告捷 摸底敵軍
而且當時聯合國軍確實被麥克阿瑟的這種自大給帶跑偏了,完全沒想到志願軍已經大規模入朝,交戰之初還認為是朝鮮人民軍殘餘部隊。這讓我們在第一次戰役取得相當好的戰果,比如在溫井基本把韓軍第6師和第8師打殘,在雲山不僅擊潰了韓軍第1師,還重創了美軍騎兵一師8團。第一次戰役前後共十天左右,聯合國軍損失超過15,000人,被打得放棄了北進,掉頭向南,退到清川江一線,遭遇了仁川登陸以後的首次重大挫折,當然這不是最後一次。而我軍則付出了10,000人左右傷亡的代價。
第一次戰役作戰經過圖
第一次戰役一方面是初步穩定了朝鮮戰場的局面,阻止了聯合國軍的快速北進,另一方面的是雙方都在試探摸底——因為這是我們第一次同美軍交手。第一次戰役的勝利,讓志願軍收穫了巨大信心,我們的指揮官則充分研究美軍的實戰表現,為後續的作戰提供了寶貴經驗。
不過第一次戰役,我們沒有實現大規模的殲滅戰,這為第二次戰役埋下了伏筆。而聯合國軍方面,雖然遭到了阻擊,麥克阿瑟卻仍然認為中國人民志願軍不過是小規模入朝,他的自大狂妄也傳染給了一些聯合國軍的高階指揮官,比如美第10集團軍的軍長阿爾蒙德,他極度狂妄的對部下說:“中國洗衣工組成的軍隊,怎麼能攔住你們?”而這個第10集團軍,包含了美軍陸戰一師和美國陸軍第七師等,就是第二次戰役東線長津湖的聯合國軍主力。
美第10軍軍長阿爾蒙德
05 二次戰役 劍指長津湖
與此同時,美軍情報部門也出現了嚴重的誤判,變成了豬隊友,他們認為此時中國入朝的部隊規模大概是幾個師,五六萬人,實際上,算上正在緊急北上準備入朝的九兵團,中國人民志願軍進入朝鮮軍隊的規模,很快就要接近40萬人了。麥克阿瑟決定重整軍隊,再度發起鉗形攻勢,讓兩路聯合國軍分兵北上,其中東路要透過長津湖地區,最終的目標直取朝鮮臨時首都江界。同時,美國空軍和從美軍航母上起飛的海軍航空兵,則加強對鴨綠江一帶的偵查和轟炸,阻止我軍後續部隊入朝。
我軍方面,從中央到志願軍指揮部,受到第一次戰役取勝的鼓舞的同時,保持著清醒的認知。在充分研判戰場局勢後,東線的長津湖,成為了我軍選擇的理想戰場。關鍵點還是地形!地形!還是地形!因為長津湖是海拔1000多米的小高原水庫,周圍崇山峻嶺,美軍無法在這裡大規模展開,而我軍是輕步兵為主,可以在這裡充分機動、隱蔽,對敵方形成分割包圍,展開殲滅戰。
第一次戰役之後,由於聯合國軍很快捲土重來。中央決定讓第一次戰役中擔任東線策應任務的42軍往西線調,去往西線戰場,而東線則全面交給宋時輪將軍率領的九兵團。九兵團按原計劃,在北上的過程中原本要在山東休整,然後在東北略作停留補充武器和冬裝,但現在由於戰況緊急,現在他們接到命令,要以最快的速度進入朝鮮戰場。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