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洪武元年(1368 年)徐達攻佔元大都開始,一直到明末,北京城內的營建工程一直都沒有停止。最早進行的,是人員調集、物資籌備、交通疏浚等準備工作。永樂初年,明成祖下令從江南、浙江、山西等地挑選大戶遷往北京,以恢復和發展北京的經濟。永樂四年(1406 年),又分派工部尚書宋禮等重臣,前赴四川、湖廣各省採伐木料。修建都城所需的大量磚瓦,先委派泰寧侯陳圭就近督造,後來又根據實際情況,由工部差侍郎一人,駐山東臨清專責管理。至於用於宮殿的“金磚”,則責成蘇州、松江各府燒造,再隨漕船北運。與此同時,明成祖又令工部徵發工匠,於各衛所挑選軍士,各省州府挑選民丁,做好應役準備。據統計,後來徵調的工匠人數達到 23 萬,應召赴北京服役的兵士和民夫, 更多達上百萬人。
在物料籌辦過程中,營建工程也逐漸展開。永樂七年(1409 年)五月,明成祖在昌平天壽山為病逝的徐皇后營建皇陵,再次向大臣們顯示其遷都北京的堅定決心, 也成為日後北京大規模營建的工程預演。
十三陵石像
永樂十四年(1416 年)冬,工部奏請“擇日興工”。永樂十五年四月,作為臨時“御政”場所的“西宮”告成。六月,北京宮殿開工興建,所有禮制建築均依南京形制而為。至永樂十八年(1420 年)冬,北京宮殿宣佈“告成”, 由此初步奠定北京六百餘年曆史文化發展的大格局。
竣工後的北京宮殿,巍峨壯麗,名號繁多。外朝以奉天、華蓋、謹身三大殿為主,又有文樓、武樓,以及文華殿、武英殿等。俗稱“金鑾殿”的奉天殿,是紫禁城內禮制最高、體量最大的宮殿建築。內廷以乾清、坤寧兩大宮為主,又有昭仁殿、奉先殿及東西“十二宮”等建築,供帝后日常起居之需。明初楊榮在《皇都大一統賦》中讚譽說:“金鋪璀璨,綺疏玲瓏。珠玉炫爛, 錦繡丰茸。葳蕤起鳳,天矯盤龍。千門瑞靄,萬戶春融”,對新建成的宮殿做了生動描繪。統一規劃、佈局嚴整的宮殿,展現了中國古代都城建築的精髓, 也為世界建築史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永樂十九年(1421 年)正月初一,明成祖在奉天殿舉行隆重的遷都大典。遷都之後的北京城,其外由高大森嚴的城牆環繞,其內街道筆直寬廣,又以一條中軸線貫穿南北。中軸線兩側,則對稱分佈雄偉莊嚴的宮殿、壇廟,以凸顯都城“皇權至上”的基本原則。在整體上,北京呈現出“宮闕壯九重之固, 市朝從萬國之瞻。廟社尊嚴,池苑盛麗,誠萬萬年太平之基”的壯麗氣象。
在宮殿營建前後,北京還進行了城牆的修整,由此奠定了明清兩代都城的基本格局。明代北京城的空間佈局,是在元末大都城的基礎上改造而成的。最早的城牆改建,為洪武年間廢棄大都北邊土牆,南縮五里而成北平城。明成祖決定遷都後,先對北京城牆貼磚加固,提高城垣的防禦能力,同時,透過修飾城門、門樓等禮制建築,以與都城城垣新的政治地位相稱。其事始於永樂七年(1409 年)六月,成祖令營修安定門,其他各城門亦次第開工。永樂十七年(1419 年),為了延拓皇宮南面的空間進深,成祖下令將城牆南垣向南拓展一里,由此形成層層相包的宮城(即紫禁城)、皇城、京城三重城牆, 呈現出“廟社尊嚴,池苑盛麗”的壯麗氣象。其中最內層的紫禁城週六裡,開八門。宮城之外的皇城周十八里,開六門。皇城之外的京城週四十五里,開九門。這是明代北京城垣的第二次格局性變動。時值北京宮殿營建尾聲, 工匠、軍丁、民夫齊集,城牆南移很快即告竣工,北京的禮制、文化以及日常生活空間,隨之確定。
永樂之後,明政府對於城牆和城門等又有一些修繕。正統元年(1436), 英宗下令修建北京城內九座城門的正樓和月城樓、門外牌樓、城四隅的角樓, 同時加固了城牆,加深了城壕。永樂年間成形、正統年間完備的北京城垣“回” 字形結構,在明代前期沿用130 多年,到嘉靖年間又有所改變,這就是外城(又稱南城、重城)的修築。正統十四年(1449 年),蒙古瓦剌部也先率兵南下,俘獲明英宗,圍攻北京,是為“土木之變”。在於謙堅守下,也先被擊退, 但北京面臨的軍事威脅迄未解除。為了更好地保衛京城,開始動議修築外城。但由於種種原因,拓展京師的提案一直未能實施。嘉靖二十九年(1550 年), 蒙古韃靼部俺答再次從薊州攻入古北口,劫擾京郊。九月,俺答部退至塞外, 北京築城之議再起。當年冬,世宗以城外居民自出財力,令試築正陽 、崇文、宣武三處關廂外城,隨後以“工役重大”,諭令停止。
嘉靖三十二年(1553 年)三月,兵科給事中朱伯辰又建言修築外城之策, 得到世宗允准。世宗提出四面築城,以符“王制”,意在再現古代“內城外郭” 的理想模式。其規劃亦以紫禁城為中心,在原城牆的東、西、南、北四面加築, 形成層層遞進的四重“回”字形結構。但施工中發現人力、物力、財力難敷應用, 不得不決定先築南垣。工程自閏三月開始,至十月結束。世宗親自命名新修各城門,分別稱為左安、右安、永定、廣渠、廣寧,以寄寓京城“安定永寧” 之意。為方便居民出入,後又在新建外城與原城牆的連線處,建造了東便門、西便門。
此後北京城的整體格局,變為南大北小的“凸”字型。由此形成的北京內、外城之分,重新塑造了都城的空間結構與城市文化,對北京此後四百多年的軍事佈防、商貿分佈、人員往來,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明北京內城以元大都為基礎,東西城牆承襲元大都,城內主要幹道及坊巷大部分沿用元朝名稱。明北京將元大都南北城牆進行了北縮南擴之後,城市幾何平面從元代的南北豎長方形變成了西北抹角的東西橫長方形,嘉靖年間加築外城之後,再由長方形變成了凸字形平面結構形制。
明北京城在功能與佈局兩者關係的處理上,達到了完美的契合。從宮城嚴格的中軸對稱佈局,突出了三大殿的政治地位和最高的宗法地位,皇城的護衛與服務功能,其外依次以內城、外城為拱衛。城中街道平直整齊,錯落佈置府第、寺院、道觀、商業區和風景區,禮制建築向四面展開,外圍佈置以皇家苑囿、皇陵、長城,自內向外井然有序,體現了皇權至上的觀念,使其莊嚴宏麗程度遠遠勝於元大都,同樣也超越了明代的應天府。
從我國都城建設史來看,明北京城是我國都城建設上的一個高峰,它突破了元大都城平面分佈的功能佈局模式,在吸收利用金中都與元大都形制佈局的基礎上,集中國古代都城設計理念之大成,形成了層級環套和中軸對稱的建築佈局模式,突出了紫禁城的核心地位,充分顯示出明代大一統封建帝國的氣勢,達到了體現皇權至上和封建禮制,以及傳統佈局藝術的最高境界, 完成了中國古代宮城的終級模式。
從北京城市的發展走向來看,明北京城奠定了明清北京作為統一政權都城的基本格局,並對明代以後北京城市的發展走向與佈局產生了重要影響, 直到20 世紀60 年代拆除舊城牆以後,它的格局名稱仍是相關區域的地名標識。
(來源:資料來源於《 北京歷史文化三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