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可是草木凋零,還可再生,人死之後卻不能復生。面對這樣簡單而又深刻的問題,人們總是會在心裡追問自己,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自己日夜忙碌,四處奔波,到底又圖些什麼?
天地、山川都可永恆存在,而人世卻充滿了無常,讓詩人們也感到非常迷惘。東晉的陶淵明將死亡看作生命的歸宿,辭逆旅之館、永歸於本宅。
盛唐的王維去世前則給弟弟寫信,讓他篤信佛教,好好修行,然後安然離去。北宋的一位詩人卻有自己的觀點,下面介紹王安石的兩首禪詩,心無牽掛,更彰顯了隱居生活的灑脫和從容。
夢
宋代:王安石
知世如夢無所求,無所求心普空寂。
還似夢中隨夢境,成就河沙夢功德。
王安石經歷了各種宦海風波,晚年看淡名利,還經常參禪悟道。同時他也結交僧侶,與其探討佛理和生命問題。詩人認真鑽研,頗有感受,晚年寫了很多禪詩。
這首詩是他在夢醒後所寫,表達了作者無慾無求,以及對禪境的嚮往。雖然連續出現了四個“夢”字,卻並不感到累贅,反而令人產生無盡的遐想。
詩人晚年多夢,晚上睡眠少,白天坐在庭院裡曬太陽,不知不覺就睡著了。雖然不知他夢裡與哪位先賢對話,但是醒後卻好像突然開悟。
前兩句抒寫了自己的感慨,雖然夢裡的經歷很短暫,但作者依然記憶猶新,他說人生彷彿一場夢,不可有太多欲求。當心情平靜了,無論處於什麼險惡環境,都能坦然面對。
詩人仕途沉浮不定,雖然沒有完美地實現其年少時的夢想,但其輝煌的一生,已足以讓世人非常崇敬。正因為閱歷豐富,他的感觸也極其深刻,所以作者在後兩句就說,只要任運隨緣、無慾無求,就能及時感悟真如,併成就無量功德。
作者二次罷相後,回到江寧隱居於鐘山腳下,他經常閉門修煉,吟詩唸佛,宛如出世的僧侶。雖然他最終並未皈依佛門,但對禪境的嚮往,卻能從這首詩中反映出來。
遊鐘山
終日看山不厭山,買山終待老山間。
山花落盡山常在,山水空流山自閒。
詩人晚年經常騎著毛驢出行,悠閒自在,又自得其樂。小毛驢走到山腳,遇到崎嶇不平的小路,詩人就開始步行登山,縱然步履蹣跚,卻心情舒暢。
有一次他在山上轉悠,忽然就有一種特別的感受。雖然荊公不止一次地遊覽過鐘山,但風雲變幻、草木榮枯,讓作者目接不暇。正如蘇軾所言,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詩人也有這種強烈的感受,所以每次登山都有一種新鮮感。
詩人說自己“不厭”山,不僅是因為風景在不斷變換,而且也是由於作者心境也在不停改變。從煩躁、鬱悶,到平靜、淡泊,這期間也有過彷徨和無奈,但最後還是透過自我反省和不斷調整,終於適應了新環境,也喜歡了恬靜安閒的隱居日子。
所以詩人決定要“買山終待老山間”,他要在這裡置地建屋,把這裡當作安居之所,修籬種竹、怡然自樂,從此不再過問朝堂裡的煩心之事。
最後兩句充滿禪意,“山花落盡山常在,山水空流山自閒。” 山林裡的野花自開自落,山谷裡的流水自在奔流,即使花兒都已凋落,青山不改、碧水長流,大自然不會因為花木的榮枯,而變化執行的節奏,世界就在永恆與變化之間不停地進步。
王維的《辛夷塢》裡曾有名句,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表達了對空寂的禪心觀照。而王安石的這首詩也寫出了內心的澄淨和空靈,更表現出心無牽掛的灑脫和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