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國慶假期,在影院靜坐3個小時,觀影《長津湖》之後,不僅對抗美援朝的那段歷史有了更加真切的體驗,也對抗美援朝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特別是在那一組冰雕連的畫面出現在熒幕時,確實令人震撼。曾經因為工作的原因,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方待過兩年,真切地體驗過冰凍寒冷的感覺。但是,與曾經的革命先烈相比,無疑,我們處在一個安康富足的環境裡。
學習歷史是為了更好地走向未來,也只有瞭解了那段歷史,才能體驗到今年和平安定環境來之不易。
看完電影,有幾句話一直在我腦海裡徘徊,有的深刻、有的質樸、有的平實、有的激昂,但無一例外都是電影所要表達的主題和內涵。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面對是否出兵作戰的重大抉擇,偉人用了一句通俗的語言去講明其中的道理。當時的新中國剛剛成立,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從戰亂中脫身出來,喘口氣、歇歇腳,開展發展經濟、解決民生問題的機會,但是帝國主義的陰霾並未就此散去,朝鮮戰爭爆發,毫不懷疑於中華民族而言就是唇亡齒寒。
瞭解歷史的人就會知道,在當時的條件下支援朝鮮、出國作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實際上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剛剛成立的新中國和最發達的美帝國主義相比,在綜合國力上,1950年美國的綜合國力是2800億美元,新中國僅有100億美元。
在軍事裝備方面,美國擁有包括原子彈在內的大量先進武器和現代化的後勤保障,而人民解放軍還基本處於“小米加步槍”的階段。
不論從經濟看,還是從軍事看,我們都是處於劣勢的。但是,就是在這樣看似劣勢的局面下,偉人下令出兵朝鮮,是因為我們也有別人沒有看到的優勢:第一,我們是出兵是幫助朝鮮人民反抗帝國主義的壓迫,是為了保衛新中國來之不易的勝利,這是一場正義的戰爭。第二,我們的指戰員有著比敵人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和意志品質,這是從人的因素決定了戰爭最後的走向。
歷經兩年零九個月的浴血奮戰,人民志願軍取得了這場正義之戰的偉大勝利。對此,毛主席總結道,“敵人是鋼多氣少,我們是鋼少氣多”“志願軍打敗了美國佬,靠的是一股氣”。
正是因為有這股“氣”,才打出了這樣力沉千鈞的一拳,也打出了新中國一個和平安穩的發展環境。
以戰止戰、以武止戈。這一仗打勝了,初生的新中國才算是真正站穩了腳跟,也是這一戰,拼來了山河無恙、家國安寧。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歷史的事實早已告訴我們,朝鮮的存亡與新中國的安穩密切相關,唇亡則齒寒,戶破則堂危。打不打朝鮮戰爭是朝鮮和美國的事,但是面對朝鮮的求援,我們出不出兵不僅關乎朝鮮的命運、也關乎我們的安危。
救鄰就是救己,要保衛祖國就必須支援朝鮮人民。
所以,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下,中華兒女掀起參戰、參軍、支前的熱潮。
在電影《長津湖》中,那一段火車站工作人員向七連扔棉衣的鏡頭,不禁讓人潸然淚下。
由於軍情緊急,七連來不及領取禦寒的棉衣,面對匆匆遠去的列車,車站工作人員一邊奔跑追著火車,一邊儘可能將棉衣扔進七連的車廂,哪怕是在寒冬從自己身上褪下衣物也不惜。
這就是人民戰爭,因為正義在人民這邊,老百姓懂得打仗是為了誰。為我們的家園,為了來年開春能蓋房子,有什麼理由不支援呢?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抗美援朝期間,東北地區曾掀起了“男女老少齊上陣、家家戶戶忙炒麵”的熱潮,僅20多天的時間,就有405萬斤炒麵送到了前線。
“我們的身後就是祖國,為了祖國人民的和平,我們不能後退一步!”
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等30多萬名英雄功臣,奔赴朝鮮戰場,就是為了保家衛國,就像電影中已經退伍的指導員梅生所講“這場仗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
讓你的敵人瞧得起你,那才叫硬氣
電影中,伍萬里向雷公說自己來參軍是為了讓哥瞧得起,結果沒想到在剛來七連的時候就被老兵們一頓欺負,面對這個毛頭小子,穿插七連的老人——炮排排長雷睢生告訴了伍萬里這樣的道理。
戰場上沒有誰欺負誰的說法,只有誰贏誰輸。戰爭是殘酷的,要想在殘酷的戰爭中生存下去,就要讓你的敵人瞧得起你,更應該讓你的敵人害怕你。
從電影中就能看到,美軍的裝備不知比我們強多少倍,尤其是在制空權上我們幾乎沒有一絲還手之力。面對敵人的飛機大炮,我們最終還是打贏了戰爭,就是要讓敵人瞧得起。
伍萬里後來在戰場上的表現,贏得了戰友的尊重,也讓二哥伍千里刮目相看。
實際上,在朝鮮戰爭中我們就是運用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堅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彈,我打手榴彈”,不論面對什麼樣的艱難險阻,就是要在陌生的戰場環境中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充分發揮指戰員的聰明才智,敢於在困境中“殺出一條血路”!
就像毛主席1953年2月7日舉行的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閉幕會上,針對抗美援朝戰爭講得那樣——“時間要打多久,我想我們不要做決定。過去是由杜魯門,以後是由艾森豪威爾,或者美國將來的什麼總統,由他們去做決定。就是說他們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勝利。”
這就是硬氣!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
西點軍校曾經有一段傳聞,說他們的教官說:“不怕中國軍隊現代化,就怕中國軍隊毛澤東化。”
什麼是“毛澤東化”?這個一時半會說不清楚,但是讀過《毛澤東選集》總能從中看出一星半點。首先想到的是《毛澤東選集》第三卷中的一篇文章,叫《論聯合政府》。
文章有一個小標題叫做“人民戰爭”,闡述了我們的軍隊之所有有力量的根本原因:因為參加這個軍隊的人都有著自覺的紀律,是為著廣大人民群眾和全民族的利益而結合起來戰鬥的,全心全意為中國人民服務,是這個軍隊的唯一的宗旨。
在這個宗旨下面,這個軍隊具有一往無前的精神,它要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不論在任何艱難困苦的場合,只要還有一個人,這個人就要繼續戰鬥下去。
在這個宗旨下面,這個軍隊有一個很好的內部和外部的團結。一切妨害團結的現象,都在必須克服之列。
在這個宗旨下面,這個軍隊形成了為人民戰爭所必需的一系列的戰略戰術。它善於按照變化著的具體條件從事機動靈活的游擊戰爭,也善於作運動戰。
深刻感到,這就是人民志願軍能夠在朝鮮戰場上打勝仗的根本原因,也就是美國軍國所謂的怕中國軍隊“毛澤東化”。
標題中的“三個不相信”就是電影《長津湖》中特級戰鬥英雄楊根思的戰鬥宣言,真實戰場上的楊根思就是帶領一個連的兵力,抵禦了美軍陸戰第1師連續8次的狂轟濫炸,最終抱起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
每一次在戰場上的衝鋒,將士們都明白浴血奮進是為哪般?為國、為家、為下一代!
“這場仗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
英雄長眠,但精神永存。《長津湖》,不看那段難忘的歷史,就難懂今日和平安穩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