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歷史悠久,從成體系以來,就以豐富的內涵和濃郁的地方特色,聞名海內外。
明朝末年,辣椒由南美移植中國,湖南地處亞熱帶,溼潤多雨,土壤適宜辣椒生長,而且辣椒具有驅寒、祛溼的功效,能促進唾液分泌,增進食慾,湖南人的嗜辣逐漸出名。“辣”於是成為湘菜的特色。湘菜的辣味有很多種,分為酸辣、麻辣糊辣、油辣、香辣、脆辣、鮮辣、苦辣幾種,其中與川菜不同之處就是湘菜中沒有甜辣一味。
據說,湘菜現在已經發展到了四千多種菜餚,名菜三百多種,用料也更加註重各種地方特色的“辣”了。
拿小編這個吃貨的體會而言,整理出如下十大湖南的大菜,覺得要吃湘菜的話,這十道菜,不得不好好品嚐一下,排名不分先後:
玉樓東的麻辣子雞
麻辣子雞首創於長沙玉樓東酒家,已有近百年曆史。這道菜是選用五百克左右的子雞為主料,配以大紅辣椒(或朝天椒)、花椒為輔料,經茶油煉炒,佐以紹酒、黃醋、大蒜、蔥、姜和多種調料烹製。雞色金黃,外焦裡嫩,味道鮮美,很受歡迎,幾乎已傳遍全世界。有食客作詩讚:“外焦裡嫩麻辣雞,色澤金黃味道新;若問酒家何處好,瀟湘勝過玉樓東。”
李合盛的髮絲百葉
髮絲百葉是以牛百葉為主要原料,加上水發玉蘭片尖,以及醬油、茶油、麻油、茱粉、香菜、水豆粉、精鹽烹調而成,原是清真館李合盛的名餚。今亦有人加以改良,而發展出髮絲百葉,將牛百葉切得細如髮絲,與紅椒絲共同拌炒,口感脆而不辣,在視覺上更加美觀。
說起李合盛,原是長沙市的一傢俱有近百年曆史的老店,以經營牛肉熟食而負盛名,歇業了好長時間,現在在政府的扶持下,又正常開張了。
潭州瓦罐湯
長沙古名潭州,潭州瓦罐湯是當地土製的煲湯方法,不用任何藥材,全是家雞、上鴨、墨魚、肚條等上料,配以市場少見的新鮮板栗、茶樹菇之類的時令蔬果,密封於棕色瓦罐內,再用炭火慢煙至十個小時以上,特點是香濃可口,原汁原味。
岳陽乾鍋鴨
洞庭湖畔適於養鴨,將滷好的鴨子,再用醬油、高湯、辣椒和其他各種調味料,盛在火鍋中以明火慢熬,滋味香、鹹、鮮、辣、燙,吃得人滿頭大汗,而且十分下飯,是很有代表性的湘菜。
毛氏紅燒肉
毛主席他老人家,並不是個美食者,但食量頗大,嗜辣,因此這個菜餚是濃辣下飯的粗菜。毛家紅燒肉,是將大塊五花豬肉用醬油、料酒泡過後,入鍋油炸,再加老抽、糖、紅椒、蒜頭紅燒,滋味不錯,但不夠酥爛,比杭州的東坡肉略遜一籌。但是這道菜,在韶山應該是經典。
湘西懷胎鯽魚
懷胎鯽魚是一道典型的湘西菜,選用八兩重左右的鯽魚,將其肚子剖開,去掉內臟後,把豬肉、蝦仁、香菇、冬筍等切成碎丁,加調料,塞進鯽魚肚內,然後用旺火蒸熟,放上香菜段、辣椒絲。菜端上桌,香味撲鼻,吃起來鮮嫩可口,微有辣味。
桃源砂鍋牛尾
桃源就是陶淵明《桃花源記》所記載的地方,位於湘西與洞庭湖區之間,桃源砂鍋牛尾,牛尾燉得極為酥軟入味,滋味鮮、香、辣,十分下飯。
長沙三鮮雜燴湯
三鮮雜燴是道美味的傳統湖南湯菜。湯內有豬肉丸子(先炸過)、魷魚片、海參片、筍片等,湯色略黑,湯味鮮美,濃而不膩。湖南因不靠海,不產海鮮,這裡的魷魚、海參,都是用乾貨來發泡的,燉煮後與肉香結合,別有一番風味。
長沙蒜苗炒臘肉
長沙人善制臘味,因此臘味菜極多,最著名的莫過於蒜苗炒臘肉。新鮮蒜苗、臘肉合炒,加大量的紅辣椒、蒜頭,香聞十里。湖南臘肉香味四溢,鹹度適中,不愧為咱中國第一。
洞庭泡椒黃鴨叫
黃鴨叫是洞庭湖裡特有的一種小魚,鮮色灰黃,因而得名。無細刺,肉質鮮嫩。這種魚,重慶人又稱之為“黃姑藤”。用泡椒做出來,味道極美。
湘菜風味多元化,以湘江流域、洞庭湖、湘西山區為基調的三種地方風味,各具特色。小編選出來的十道湘菜,是不能涵蓋湘菜的精華的。
還是希望朋友們,能在討論區,補充一些湘菜的大菜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