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你離開故地,你會去哪裡定居呢?如果被迫搬遷你又會去哪裡呢?富饒的南方,還是廣闊的北方?
杭州市餘杭區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在中國的歷史中,有過大規模人口遷移的事件。
我們所熟知的包括下南洋、走西口和闖關東。其中,闖入關東的人數和規模最大。
1.關東在哪裡
山海關城東大門界定了關外和關內的中原。從明清到民國,關內的人主要來自山東和直隸,而就是這些人去闖的關東。在清朝的存續期間,是不允許關內的人到關東以外來的,看管得非常嚴格,清朝主要為維護東北固有風俗和保護八旗生計等一些考慮,對關東實行禁封政策。這期間,關內和關外的人民之間的流動以及文化之間的交流驟然停止,這也正是說明了清政府閉關自守的一種體現。
河北山海關天下第一關景區
2.闖關東的歷史背景
19世紀,黃河下游遭受了多年的災難,很多百姓根本活不下去,但清政府仍然禁止通關。山東的農民不顧朝廷的禁令,冒著生命危險闖入東北。1911年後,清政府垮臺。1912年,北洋時期和民國時期,大批山東難民開始湧入闖關東行列,其中也包括河北的、安徽的、河南的、江蘇的、山西的、陝西的,當然最多的還是山東人。而闖關東的路有兩條,水路和陸路並行的路線。魯西地區的人“闖關東”大多選擇陸路,經“遼西走廊”的”榆關道”出山海關;也有部分人走海路東去膠東沿海港口乘船赴到遼東半島,或至天津再乘船到遼東半島。山東中部地區百姓“闖關東”,大多數就選擇走陸地上。每年都移民50萬~100萬左右,高峰時期達到200萬,據有關資料統計,到了1949年,關內移民數量達到兩千萬之多,在中國解放前夕,東北有3000萬人口,其中有三分之二是山東和其它省份的後裔。。
大連夜景
3.山東人為什麼去東北?
其實當時的東北地區人口特別少是比較荒涼,但土地確實很多,尤其有很多土地還沒有開發,所以山東很多人覺得可以到東北去,自己辛苦地開墾一些土地,這樣可以種很多糧食,自然解決糧食問題,在那個溫飽都難以解決的年代,這種選擇算也算是比較切合實際能解決溫飽問題的一種方法。事實上,現在東北的工業已經很強大了,但在民國時期,東北並不是特別發達。另一個客觀原因是,遼東半島實際上位於東北部,但在明代之前,遼東半島一直屬於山東。當時,很多山東人劃成為遼東人。因此,從血緣關係的角度來看,山東與東北一直是緊密相連的。此外,在地理上,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之間只有一個海洋。如果我們走水路,距離比較近,來去比較方便,所以大多數人會選擇去東北闖蕩一番。很多人可能會再次問。當時,江蘇、浙江和上海實際上會比較富裕。為什麼山東人不來這裡發展?事實上,這裡面涉及很多問題。如果山東人來江蘇、浙江和上海發展,他們將面臨語言障礙和不同習俗的問題。許多人可能無法適應等一系列問題。所以闖關東或許成了一個好的選擇。
黑龍江田間
但是絕大部分闖關東的山東人都在為了生活默默無聞地奮鬥著。當時闖關東的人做的基本上都是一些苦力活,據流傳有一首順口溜:
“砍樹的,放排的,幫著人家奶孩的,
打獵的,下套的,光著屁股採藥的,
淘金的,扛活的,揹著老爺過河的,
種地的,放馬的,下河摸魚穿褲衩的,
賣皮子的,賣木耳的,專在墳地看小鬼的,
挖人參的,抓飛龍的,趕著大車起五更的,
下煤窯的,採礦石的,吆五吆六趕大集的,
脫大坯的,壘大牆的,守在家裡賣大炕的。”
採挖野人身
或許順口溜的本身並不是描寫闖關東人們生活,而是包含了所有窮苦人民的生活狀態和為生活而奔波的過程。
4.代表人物
闖關東的辛苦與風險,一般人難以想象,很多人都沒有熬過東北三省的嚴寒倒在了那片黑土地上,希望變成了絕望。但也有少數著名的人物,在這片浪潮中出現了一些具有代表意義的人物,有正派的英雄,有反派色彩的梟雄。
趙尚志:原籍山東省齊東縣,其祖輩闖關東至遼寧省朝陽縣落戶,東北抗日聯軍的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
楊子榮:原籍山東牟平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特級偵察英雄,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座山雕”張樂山:原籍山東昌濰人,其堂兄將其帶入東北伐木為生,後加入土匪,後因其有三絕,被推為匪首;戰鬥英雄楊子榮深入匪巢,活捉座山雕”張樂山。
杜立三:被稱為“遼西巨匪”,祖籍天津(當時屬於直隸),闖關東時,其父輩移居到遼寧省遼中縣。其作為遼西的一個“巨匪”,不僅僅打劫關外富商,而且打劫俄國商人,後被張作霖誘殺,闖關東的匪首最終被闖關東的大軍閥殺害。
相比較這些具有傳奇色彩的人,闖關東的人大多都默默無聞,而在那個戰火紛飛,災害頻發的年代,所有闖關東的人都是不平凡的,闖關東是一部血淚史和奮鬥史。都有著自己的故事和經歷,都應該在歷史的年輪上刻上一筆。你還知道哪些代表人物歡迎補充,讓我們共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