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大人物、小人物在歷史舞臺上來來去去,或叱吒一時或默默無聞,最後只在偶然間留下屈指可數的歷史碎片。小編撿拾了一些100多年前的“碎片”——晚清老照片,我們一起來了解那個時代的生活細節。
女子手持書籍,裝模作樣,兩個男子打起了相同的手勢,不知何意。桌子上擺著高腳玻璃酒杯,應該是倒了洋酒。當然,這4個人在擺拍,營造一種喝酒的氛圍,那些酒只是照相館的道具,不會讓他們喝下去。
一群賭徒專注地盯著賭局,桌子上擺著一摞一摞的銅錢,如果輸贏比較大,旁邊還有兌換銀兩的地方。牆壁上貼著鼓勵賭徒的吉利話,“大殺三方”指賭桌上有一方特別厲害,打得另外三方毫無還手之力;“青蚨飛入”“白璧進來”意思相近,指輸掉的錢還能自己飛回來,甚至能源源不斷地賺錢。
裁縫在古代又叫縫人、縫工、成衣人、縫衣匠、成衣匠等,是一個古老的職業,擁有幾千年的歷史。
她手持摺扇,端坐在精心佈置的攝影棚裡,突出了她的仕女形象。斯人美如畫,可就是那雙小腳害了她,也影響了美感。
這位婦女的“帆船髻”特別搶眼。清朝中晚期,“帆船髻”在東南沿海一帶的婦女中特別流行,前額沒有劉海,所有頭髮攏到腦後梳成半弧形髮髻,用夾子夾起來,酷似升起的船帆,因此得名。一般已婚婦女均梳“帆船髻”,以此來表達對出海親人的精神寄託,祈求平安。
照片中的3位成年男人、4位成年女人均穿補服,顯然他們屬於官宦之家。坐在正中間的是老母親,僕人也抱著娃娃出鏡。
蓑衣有用草編成的,也有用棕葉製作的。與斗笠配合使用,可以遮雨。蓑衣與雨傘相比,不僅避雨效果好,而且能空出兩隻手不耽誤幹活,農民、漁夫都喜歡穿。明清時期,南方流行一條諺語:“上風皇,下風隘,無蓑衣,莫出外。”說明當時人們普遍使用蓑衣遮雨。
1906年4月1日,京漢鐵路全線通車,時任湖廣總督的張之洞參加了驗收工作並出席了通車典禮。京漢鐵路於1898年開始修築,由於朝廷撥不出築路所需要的工程款,只好向比利時貸款450萬英鎊,由比利時公司承建。幹線、支線共計1311.4公里。通車之後,京漢鐵路主權實際上被比利時控制。
1896年,清朝開始創辦近代郵政事業,隨後各地陸續裁撤驛站,建立了郵政局。郵政局在機構設定、經營管理方面參考了西方先進模式,比傳統驛站效率更高、業務範圍更廣。照片前排是郵局管理人員,後面兩排是郵遞員。
這位大臣出行的場面很大,前呼後擁,僅轎伕就有8人。按照清朝規定,三品以上大臣在京時轎伕4人,出京時轎伕8人;各省總督、巡撫轎伕8人。我們判斷這位大臣的品級最低為三品。他所乘坐的轎子是涼轎,沒有安裝帷幔,完全露天,冬天可以曬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