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4年11月6日,黑海沿岸的特拉布宗誕生了一個小嬰兒,他就是現任的獨子蘇萊曼。作為蘇丹王位的唯一繼承人,他從小就接受伊斯蘭教教育,接受如何成為一個君主的嚴格鍛鍊。15歲時,年輕的蘇萊曼被派往克里米亞擔任地方總督,開始獨立治理一方。
1520年,26歲的蘇萊曼一世接替去世的父親,成功繼承蘇丹位,全盤接手帝國統治。蘇萊曼明白,要鞏固統治,就得像父祖們一樣靠出色的對外戰績來樹立威望,因此,他立志定要完成先祖的未竟事業,開始了一系列軍事征服。
他首先將目光瞄向了歐洲,而擋在奧斯曼面前的就是虎視眈眈的匈牙利,想要征服歐洲,匈牙利的威脅必須要消除。蘇萊曼於是派出大軍向匈牙利王國重鎮貝爾格萊德進攻,經過一陣重炮攻擊後,成功拿下了貝爾格萊德。然而,蘇萊曼卻突然發現,東地中海的羅得騎士團在背後無時無刻地威脅著自己。
中世紀的羅得騎士團裝束(繪畫版)
1522年夏,蘇萊曼派遣多艘艦船向羅得島進軍。然而,攻下這裡並非易事,除了有最新式的稜堡城防工事,城牆周圍有寬闊的壕溝和斜堤,城牆是雙層實心牆,而且港口兩岸還有威力巨大的炮塔保護。7月,圍攻戰開始,雙方展開了慘烈的炮擊戰,騎士團憑藉堅固的城防居高臨下,且射術精良,奧斯曼軍隊損失慘重。
反映騎士團死守羅德島的壁畫
在付出了損失5萬多人的慘重代價後,蘇萊曼意識到不能再繼續下去了。為了減少損耗,儘快解決這一麻煩,蘇萊曼一世與島上騎士團互相達成妥協,騎士團放棄羅得島,蘇萊曼允許騎士團全部撤離,退往馬耳他島。
就這樣,在一切準備工作完成後,大戰即將上演。1526年,蘇萊曼一世率領奧斯曼大軍侵入匈牙利,匈牙利國王拉約什二世傾全國之力,親率主力2.6萬人佈陣於首都布達附近待敵。奧斯曼軍隊在進入匈牙利境內後,幾乎沒有遇到任何抵抗,一路進擊到了拉約什二世準備的戰場,雙方部隊相遇後,莫哈赤戰役正式打響。
奧斯曼人最初投入戰鬥的是先鋒魯米利亞軍團,該部隊行進到戰場之時,遭到了等候已久的匈牙利人的伏擊,戰局向著匈牙利人預計的情況發展,魯米利亞軍團形勢危急。然而一個多小時後,蘇萊曼親率的5萬多主力抵達戰場,戰局迅速逆轉。
沒能及時殲滅魯米利亞軍團,援軍川西凡尼亞軍團又距離太遠,面對兩倍於己的奧斯曼軍隊,匈牙利人迅速陷入了無法挽回的潰散,蘇萊曼一世親自率軍進行掩殺。這一戰,奧斯曼軍隊損失甚微,並且殲敵1.6萬。匈牙利國王拉約什二世也沒能逃離戰場,他在撤退途中摔下馬來跌進一條河中淹死了。莫哈赤戰役是奧斯曼帝國在歐洲戰場的巨大勝利,此戰後匈牙利被正式納入帝國版圖,奧斯曼帝國的利劍插入了歐洲的"心臟"。
二、與波斯血戰到底
歐洲的戰事穩定之後,蘇萊曼將目光轉移到了帝國的東方,開始面對帝國的另一個勁敵——薩菲王朝統治下的波斯帝國。雖然兩國都信奉伊斯蘭教,但土耳其人信仰遜尼派,而波斯信仰的是什葉派。由於教派不同,加上領土爭端等矛盾,自塞利姆一世開始,兩國便圍繞爭奪宗教統治權和爭奪領土而展開了數百年的戰爭。
1534年,奧斯曼大軍正式進軍波斯。時任波斯國王塔赫瑪斯普一世為阻止前者大軍挺近內陸,對沿途的村鎮實施了"焦土政策",斷絕了大軍的一切陸上補給。試圖利用波斯冬天惡劣的天氣誘敵深人,伺機給敵人致命一擊。
總指揮帕爾加勒·易卜拉欣帕夏識破了波斯人的意圖,並未一再深入,而是率軍轉而南下伊拉克。面對數十萬精銳的奧斯曼士兵,巴格達總督迫於壓力開城投降,波斯帝國重要的都市就這樣成了奧斯曼麾下的城鎮。1548年,奧斯曼再度出征波斯,這次卻因為凜冽的寒冬未能前進一步,原來佔領的城鎮又重新被波斯人收復。
1553年,蘇萊曼第三次入侵波斯,但塔赫瑪斯普一世的兒子卻率軍突襲了奧斯曼土耳其重鎮埃爾祖魯姆,但不久又被蘇萊曼一世重新收復。波斯人之後又開始沿襲前兩次的規避策略,使蘇萊曼進退兩難,最後不得不撤軍。之後蘇萊曼一世加強了在凡城、大不里士、喬治亞等地的統治,並在裡海沿岸建立了精細的據點網。
1555年,在常年戰爭的互相損耗下,雙方不得不達成和解,並簽訂了《阿瑪西亞和約》。和約的簽訂,劃分了兩國不斷爭奪的領土。也標誌著奧斯曼與波斯戰爭第一階段正式告一段落,雙方進入了長達20餘年的和平期。
三、爭霸地中海
正當蘇萊曼忙於與波斯的爭奪時,1532年,西班牙海軍上將安德烈亞·多利亞率艦隊佔領了摩里亞半島的卡羅尼要塞。這一訊息讓蘇萊曼一世感到震怒,他意識到與神聖羅馬帝國爭奪海洋權益已經不可避免。於是蘇萊曼一世決定任命法赫魯丁·帕夏為奧斯曼的海軍司令,加強該國的海軍建設。
法赫魯丁·帕夏的繪畫形象
在與波斯人的戰爭中,北非埃及、阿爾及利亞等地相繼成為了奧斯曼帝國的屬奧斯曼騎兵地,現在這些地區也成為蘇萊曼與查理五世爭奪地中海霸權的前沿陣地。
1534年,法赫魯丁·帕夏率奧斯曼艦隊圍攻突尼西亞,並趕跑了支援查理五世的突尼西亞蘇丹米拉爾·哈桑。查理五世很快進行了回擊,他派遣安德烈亞·多利亞率西班牙艦隊護送拉米爾·哈桑回國,以圖重新奪回突尼西亞。1538年西班牙艦隊在普雷韋扎與奧斯曼展開激戰,史稱普雷韋扎海戰。
戰鬥中,奧斯曼船隊充分展現了近距離海戰的優勢,士兵們奮勇殺敵的狀態把西班牙人嚇得不輕,最終在一系列的戰鬥下,奧斯曼帝國取得了海戰的勝利,開始了在地中海的稱霸演出。
1542年為了幫助盟友法國,法赫魯丁·帕夏帶領200艘艦船開往西地中海。支援期間,為表達對奧斯曼的謝意,法王還將土倫港轉讓給法赫魯丁·帕夏作為他的海軍司令部。最終在一系列海戰後,奧斯曼攻佔了地中海重鎮尼斯。
奧斯曼攻佔尼斯的圖片
此後的日子裡,奧斯曼不斷在地中海與各路勢力爭奪,直到1565年在馬耳他圍困戰中,奧斯曼遭到了馬耳他騎士團的瘋狂阻擊,經歷了近4個月的圍攻之後,奧斯曼人損失慘重,傷亡2.4萬人,卻絲毫看不到勝利的希望,最終不得不撤退。
馬耳他之役後,帝國艦隊開始走向衰落,並最終在1571年的勒班陀海戰中被以西班牙為首的神聖同盟艦隊擊敗,失去了地中海霸權。但這也無法抹殺蘇萊曼一世與法赫魯丁·帕夏在地中海雄霸一方的事實。
結語
在蘇萊曼一世的統治下,奧斯曼從一個偏居一隅的小國成長為一個擁有亞非歐三大洲領土的強大國家,其軍事實力也在當時數一數二。除了軍事之外,蘇萊曼開創了社會、教育、稅收、刑法等方面的立法改革,將帝國推向了政治、經濟、文化的全盛時期。他以"立法者"名傳後世,他主持編撰的各項權威法典奠定了帝國數個世紀的法律制度基礎。
1566年9月7日,"真主之影"蘇萊曼一世因病在匈牙利錫蓋特堡病逝。他的遺體被運回奧斯曼本土後,被隆重安葬在伊斯坦布林的蘇萊曼尼耶清真寺,一代偉大君主正式落葉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