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65年7月27日,在周總理的陪同下,毛主席在中南海游泳池會客室熱情的接見了從海外歸來的李宗仁、郭德潔夫婦。
當然還少不了一個重要的人物——程思遠先生。
作為桂系中少有的舉足輕重的人物,程思遠在李宗仁歸國這件事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幾人談了一陣後,毛主席提議去泳池“涼快涼快”,程思遠本人也是游泳高手,最喜歡的是蛙泳,就連毛主席也誇他遊的不錯。
就在程思遠穿衣準備離開時,毛主席身邊的衛士找到了他,並告訴他:
“毛主席請您去!”
一見面,兩人聊了一陣後,毛主席忽然回頭問他:
“你知道我們靠什麼吃飯嗎?”
程思遠一時有些愕然,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對桂系影響舉足輕重的人物——程思遠
在中國近代史上,各個軍閥派系林立,而桂系就是以廣西為統治基地,先後有舊桂系和新桂系之分。
而李宗仁、白崇禧就是新桂系的代表。
二十年代中期,新桂系統一了廣西,與孫中山的國民政府合併,桂系主力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七軍,就此開始桂系成為了國民黨內部派系中較有影響力的一支。
在較長的近代歷史程序中,桂系始終牢牢把控廣西的經營,一度擁兵二十餘萬,李宗仁、白崇禧始終為桂系首領,地位不曾動搖、
桂系不斷擴大的同事,也廣泛吸收各路人才,充實實力。
1926年,程思遠應試國民革命軍第七軍文書,並考取了第一名。
程思遠1908年出生於廣西賓陽大橋程村一個農民家庭,幼年時家貧,可即便如此,家裡還是供程思遠考取了賓陽黃安學堂。
中學時期,程思遠的學習成績十分出眾。隨著時間的推移,程思遠也逐漸的傾向於革命。
新桂系統一廣西后,與廣州孫中山的國民政府合併,推動了大革命的發展。與此同時,桂系第七軍也得到了迅猛發展。
程思遠聽聞第七軍在招考文書後,揹著一袋子米應試,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第七軍,後來隨軍北伐。
更為關鍵的是,改變程思遠命運的,是一紙調令。
1930年,程思遠調任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總司令李宗仁秘書。
這一時期的桂系也發展到頂峰,李宗仁麾下的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是由桂系部隊與擊敗唐生智以後的兩湖部隊組成,總兵力達到20餘萬,控制了兩湖、兩廣在內的大片地域。
桂系的擴張引來蔣介石的猜忌,在他的分化打擊之下,桂系差點土崩瓦解,李宗仁、白崇禧逃亡外國。
李宗仁、白崇禧返回廣西后,重新掌握了新桂系的力量後,開始籌劃“反蔣”,程思遠作為李宗仁秘書,在其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在意識到程思遠的聰明才智後,李宗仁開始著力培養程思遠,1934年李宗仁派程思遠赴義大利羅馬大學政治系留學,一直到1937年才歸國。親歷臺兒莊大戰,並鼓勵知識青年“投筆從戎”。
回國後,程思遠擔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白崇禧辦公室秘書。
程思遠在桂系已經逐漸的名聲鵲起,儼然成為桂系智囊。
抗戰初期,國民黨軍接連失利,民間寫對聯嘲諷桂系屢戰屢敗。
就在此時,一名記者又送去一篇《屢戰屢敗》的文章,令李宗仁、白崇禧大為光火,火速喊來程思遠商量對策。
程思遠一看就知道,是蔣介石背後搗的鬼,目的就是要強調國民政府中央軍才是抗戰主力,將地方軍閥邊緣化。藉此削弱臺兒莊大戰的影響。
“發此社論,豈不成歪聯的唱和?特請師爺發落。”
程思遠略一籌謀,即想出對策:
“社論可以發,但題目應改為《屢敗屢戰》,全文要一改原本的悲觀基調,強調我軍為保衛江山,視死如歸,敢於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
李、白兩人一見,頓時喜笑顏開。
總而言之,程思遠雖然在地位上,不如大多數發跡較早的桂系將領,但李宗仁、白崇禧對他的信任,卻使得他在桂系中的影響力非常大。
程思遠擔任白崇禧秘書後,與白崇禧形成了“文武搭配”,對桂系的影響自是不言而喻。
當然,程思遠並非是對桂系愚忠,相反的是程思遠一直有著清醒的頭腦,他投身桂系,對抗蔣介石,並不因政治派別紛爭,而是出於為國家民族前程考慮。
隨著程思遠的地位不斷攀升,他也越來越清醒的認識到,共產黨人的主張才是符合實際國情的正確選擇。
解放戰爭的逐步推進,國民黨的統治早已經是日暮窮途,李宗仁、白崇禧戀棧權力,不肯放手,為戰而戰最終導致失敗。
1949年7月以後,程思遠辭去了國民政府非常務委員會秘書長一職,移居到香港,擔任《正午報》專欄作家。
當時的桂系首腦中,李宗仁以就醫為名,乘飛機前往香港,不久赴美定居,而白崇禧則跟隨蔣介石前往臺灣,桂系首腦中黃紹肱因參與和談留在北京。
十年間五次往返北京,力促李宗仁歸國
李宗仁赴美定居後,即便是遠在異國他鄉,李宗仁仍然時刻關心國事。
程思遠在香港,一方面與李宗仁積極聯絡,而另一方面,他也在關心祖國的建設,也讓程思遠更加堅定了心裡的想法。
1955年8月,程思遠為李宗仁起草《對臺灣問題的建議》的文章在美國發表,文章中高度讚揚了新中國建設所取得的成就外,還闡明瞭李宗仁、白崇禧對時局的一些看法。
“堅定一箇中國的原則,反對美國干涉中國內政”
這篇文章也引起了國內的注意。
周總理迅速派人與程思遠接洽,希望能促成李宗仁回國。
1956年4月下旬,新華社香港分社編輯金堯如面見程思遠,開門見山地說:
“我們接到北京長途電話:李濟深先生希望你去北京一談,來去自由,並且保密。”
程思遠一開始並沒有答應,經過再三考慮,程思遠才決定動身前往大路,臨行前,程思遠對夫人說了這樣一段話:
“第一,我對臺灣所提“光復大陸”,認為是扯淡,不值一顧;第二,我對共產黨素無成見;第三、共產黨向來講話算數,此行可能走出一條新的道路來。”
1956年4月,程思遠受邀回國參加“五一國際勞動節慶祝活動”,並參觀了東北,深為東北的建設成就而歡欣鼓舞。
程思遠到北京後,周總理立即知會桂系人員黃紹肱,兩人一起會見了程思遠。
幾人談了大約三個小時,周總理強調了解放軍戰略方針發展的同時,也提出了歡迎李宗仁、程思遠這樣一些海外愛國人士回國。
程思遠回到香港後,立即給李宗仁寫信,李宗仁此時仍有顧慮,畢竟在過去的革命戰爭中,李宗仁是站在共產黨人的對立面的,無論是1927年四一二政變,還是解放戰爭時期。
早在1948年12月25日,新華社就公佈了43名國民黨戰犯,其中李宗仁高居第二,僅次於蔣介石。
李宗仁雖然思鄉心切,但仍想觀望一下。
1958年,程思遠在美國讀書的女兒林黛透露給父親一個訊息,李宗仁常常流露出回國的想法,程思遠得知這一訊息後,二度北上與周總理面商,在談到這件事的同事。周恩來卻表示並不贊同:
“德鄰(李宗仁字德鄰)另有信給李濟深先生(注:此信由費彝民轉來的),表示將回國定居,我以為他回國的時機還不成熟,將來我請你到歐洲去同他談談再說。”
與此同時,美國大選在即,40歲的肯尼迪入住白宮,李宗仁認為,肯尼迪當選美國總統後,應該會調整對華政策,自己或許可以充當中美關係轉圜的中間人。
因此,李宗仁給肯尼迪寫了一封信,信中提出了恢復中美關係的想法。
哪知肯尼迪並不感冒,只是草草應付,令李宗仁非常失望。
不過,李宗仁還是希望再等一等,於是託程思遠將這一想法轉告周恩來,周恩來卻認為李宗仁這一想法怕是有些不太可能,並提醒說道:
“不要對美國抱有過高的幻想。”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肯尼迪對李宗仁的想法並不感興趣。
隨著李宗仁年事已高,歸鄉之情越發,已經不能再等待。
李宗仁提出要與程思遠在歐洲會面,程思遠第三次北上與周總理協商李宗仁回國事宜。周總理雖然表示歡迎李宗仁回國,但是也提出了“四可、四不可、過五關”的要求。
周總理對程思遠說:“李宗仁可以回國定居,我們表示歡迎;可以回國後再去美國;可以方便的時候再回來;可以在歐洲再考慮一段時間。總之一切行為不強加於人,由他自己考慮。”
”不可介入中美關係、不可介入美臺關係、不可介入國共關係、不可介入第三勢力(美國資助的第三勢力,不認可共產黨、不認可國民黨的華人團體)。“
“過五關就是:政治關、思想關、社會關、家族關、親友關。”
程思遠赴歐洲後,轉達了這些要求,李宗仁也表示同意這些條件,並且兩人還敲定了具體的回國細節。
1964年2月12日,李宗仁在美國的《先驅論壇報》上,發表公開信稱,美國應該效仿法國政府,迅速調整對華方針,不要再沿著錯誤的道路走下去。
事實上當得知大陸的舉動後,遠在臺灣的蔣介石也迅速動作,派人遊說李宗仁赴臺,並派人送去白崇禧親筆信。
但李宗仁這時已經下定了決心要返回祖國大陸。
1965年4月22日,李宗仁向美國移民局提出申請,請求到瑞士度假,沒想到李宗仁到瑞士後,就宣稱要回歸祖國,由於美國方面來不及任何準備,只能在報紙上譴責他的行為。
蔣介石聽說李宗仁的事兒後,也是異常震怒,也要對李宗仁出手。為安全起見,李宗仁夫婦與程思遠先從瑞士蘇黎世乘飛機,經日內瓦、希臘雅典、黎巴嫩貝魯特、巴基斯坦卡拉奇,最後再前往香港。
周總理迅速同志了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大使館人員透過巴基斯坦政府組織軍警,將三人護送到大使館暫避。
程思遠一路保駕護航,促成了李宗仁回到祖國。
毛主席幽默地問:“你知道我們靠什麼吃飯嗎?”
1965年7月20日,李宗仁、郭德潔夫婦乘飛機抵達北京,周恩來親自前往機場迎接,李宗仁在機場發表了書面的宣告。
李宗仁回國的事情,也引起了國際上的震動。
周恩來向毛主席彙報了接機的經過後,毛主席頗有些惋惜的說道:“回來就好,如果蔣介石現在能回來,我一定到機場去迎接他。”
“十六年啦,當初他本不該走……”
毫無疑問,李宗仁得以順利歸國,和程思遠的努力不無關係。
圖|1965年7月27日毛主席在中南海會客室接見李宗仁夫婦以及程思遠
7月27日,李宗仁夫婦與程思遠一同受到毛主席邀請,在周恩來陪同下,三人前往中南海游泳池的會客室裡。
毛主席一見程思遠,第一句話就是:
“久聞大名,如雷貫耳。”
雙方一見面,氣氛便十分融洽,毛主席也並沒有提到當年的往事,而是與三人一起閒聊,聊了好一會兒後,毛主席提議大家都到游泳池去“涼快涼快”。
程思遠本身就愛好游泳,最喜歡蛙泳,據說可以鍛鍊心肺功能,幾人遊了一會兒,毛主席率先上岸,沒過一會兒,程思遠也上岸,正準備更衣時,毛主席身邊的衛士來找他,並對他說:“毛主席請您去!”
在會客室裡,毛主席與程思遠一起暢聊了一會兒,問了程思遠的學歷以及工作情況,又談到了美國的一些情況。
程思遠說起美國總統肯尼迪:
“肯尼迪生前在他的辦公桌上,總擺著一部《毛澤東選集》,看來他是要他的手下人研究中國,進來還有一位國民黨的朋友告訴說,肯尼迪也用毛澤東思想辦事,,而且還把毛澤東思想概括成兩句話。”
“調查不夠不決策,條件不備不行動。”
圖|時任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的程思遠先生與全國政協副主席肖華上將(左)親切晤談
毛主席聽了程思遠的話,笑了笑,他點燃一支菸,接著問了程思遠一句話:“你知道我們是靠什麼吃飯嗎?”
程思遠一時之間有些愕然,不知道毛主席說著話是什麼意思,於是回答道:“不知道。”
毛主席隨後解釋道:
“我們是靠經驗吃飯的。”
“以前我們人民解放軍打仗,在每個戰役後,總來一次總結,發揚優點,克服缺點,然後輕裝上陣,乘勝前進,從勝利走向勝利,終於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游泳結束後,毛主席還邀請三人一起吃飯,席間再度談論起來對臺態度的問題。
閒聊時,毛主席問程思遠:“你為什麼取名叫程思遠吶。”
程思遠仔細思索了片刻後回答:
“思遠就是想得遠,看到了未來,正因為思得遠,才會跟著毛主席和共產黨走。”
毛主席微微一笑,又接著問了一句:“你有別字嗎?”
“沒有。”
程思遠出生於農家,自然是沒有別字。
毛主席略一沉吟說道:“那我來給你取一個別字吧。”
“你知道中國古代有個大文學家叫韓愈的嗎?”毛主席解釋道:“他的字叫退之,你姓程名思遠,字就叫近之,遠近的近,之乎者也的之。”
“之者,共產黨也,靠近共產黨,你看如何?”
程思遠一下子就明白了毛主席的意思,這個字寄託了毛主席以及共產黨人,對海外愛國人士的無限期盼在內。
對於毛主席的接見,李宗仁夫婦與程思遠都十分感動,事後李宗仁對程思遠說:
“毛澤東的偉大,就在於他的胸懷寬廣,能容萬物,不像蔣介石,就知道擴充他的實力,排斥異己,結果丟了大陸的萬里河山,只能是跑到臺灣去偏安一隅……”
“人心向背,不是哪一兩個人能左右得了的。”
李宗仁有些感慨,嘴裡一直重複這一句話:
“落葉歸根,還是落葉歸根啊。”
程思遠受了毛主席的囑託,始終致力於勸說,在海外的舊友回國定居。
圖|1998年9月,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程思遠視察南師大
1966年初,毛主席叫汪東興一次性取了10萬元稿費交給程思遠。
毛主席是擔心程思遠沒有錢嗎?也不是這個單純的原因,而是考慮到程思遠總是用自己的錢來開支接待遠來的客人,開銷巨大,毛主席補貼給程思遠以及桂系一些困難人士的補助。
程思遠的一生歷經了三個特殊時期,從出生於前清時期,再到近代,最後是新中國建立以後,程思遠始終以自己的努力,為國家的建設和繁榮盡職盡責,這種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尊敬與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