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帶給人們十分深刻的印象,在他的筆下,為我們虛構出了一幅與世隔絕的美好境地,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極其美麗的,“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桃花源裡的人們,更是恬淡而又幸福的,“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陶淵明筆下這種與世隔絕的美好,在後世被人廣為傳頌,桃花源更成為了無數文人雅士嚮往的物件,許多人也借陶淵明的文章之境入詩,而其中寫得最好的,當屬唐代張旭所作的《桃花溪》一詩,該詩也因優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旋律,新穎獨特的角度,被選入《唐詩三百首》中,成為流傳後世的千古佳作。
張旭藉助《桃花源記》的意境,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極富美感和韻味的場景,妙在詩人能寫出新意,而不是一味跟隨陶淵明的腳步,張旭透過描寫桃花溪幽美絕俗的景色,並藉助於漁人的問答,抒發了一種嚮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態度。
《桃花溪》在南宋洪邁所編撰的《萬首唐人絕句》中作“桃花磯”,但在明清的選本,多作“桃花溪”,後人漸漸習慣沿用該題目。當然,也有一些學者認為這首詩乃是一首宋詩,並非唐人張旭所作,但論證並沒有得到其他學者的認可,因此大多還是認為該詩作者為唐人張旭。
桃花溪
唐·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起筆寫遠眺之景,妙在一個“隔”字上,“隱隱飛橋隔野煙”,作者遠望深山幽谷中,煙霧繚繞,跨過雲煙之下,便是橫在山溪上的一條長橋,這橋在雲霧中忽隱忽現,似有若無,猶如仙境一般。朦朧的雲霧本就容易讓人產生神秘幽深之感,更何況詩人此處又將動態和靜態相結合,在煙霧襯托下,連靜止的橋樑都變成了“飛”的,大有一種朦朧美感。
第二句便拉到了近景上,且將自己暗暗隱藏在畫面中,“石磯西畔問漁船”,在怪石嶙峋的石磯旁,一位漁人搖曳著輕舟駛來,詩人在石磯之畔,向著漁船大聲詢問。張旭使用了一個“問”字,便將自己也劃入到了畫面之中,兩個人、一條溪、一幅景,共同構成了清幽明麗又富有生活韻味的場景。
詩人看著岸邊的桃花飄落在溪水之中,隨著溪水流向遠方,不由得被這裡的山水所陶醉了,一時間,詩人自己彷彿置身在了陶淵明所描繪的那個“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林中,於是他才情不自禁地將那位漁人當成了那位武陵人,因此才大聲詢問:“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桃花隨著流水而出,那您知道進入到桃花源的那個洞口在哪裡嗎?
詩到此處,也戛然而止,漁人有沒有回答,詩人沒有多寫,也不必多寫,作者只問不答,留給讀者去想象吧,正是這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感覺,才更能讓人回味無窮。其實不必說,我們也知道,漁人自然答不出什麼,但倘若說破,就毫無詩意,留給人去品味,便增加了無限韻味。
張旭這首詩,雖然藉助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意境,但卻不落俗套,全詩佈局巧妙,角度新穎,詩人先從由遠及近的實景寫起,然後以一個問句結尾,由實入虛,文筆簡練,自然清新,詩意空靈幽眇,韻味獨特,讓人久久沉浸在詩人筆下的優美環境中,感到十分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