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時期,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入蜀創立了天師道,並在巴蜀地區建立起了二十四個宗教活動中心,即“二十四治”,據史料記載,僅今天的成都境內就曾多達十個,但時過近2000年,滄海桑田,有的治所已不復存在,有的仍有跡可尋。
從成都往西南約100公里外,在蒲江縣與眉山交界處,有一座長秋山。相傳這裡曾是道教“二十四治”之一的主薄山治所在地,傳說為漢代蜀郡主薄王興昇仙之處,在長秋山巔,雄踞著一座有著上千年曆史的太清觀。
知道太清觀的存在,還是無意中在今日頭條上看到一位攝影博主所發關於蒲江太清觀摩崖造像的微頭條,後來又偶然拜讀了德國學者歐福克所撰《長秋仙蹟——重訪蒲江太清觀》一文,才對這個地方產生濃厚興趣,最終決定走一遭。
太清觀位於蒲江鶴山鎮境內的長秋山上,自駕從成都出發,經成雅高速至蒲江再到長秋山,上山的鄉道很不好走,盤山公路只有剛好僅供一車通行的寬度,有的路段坡長且陡,尤其是過彎道很考驗人的技術,簡直可以稱作是蒲江版的“秋名山”。
不過沿途的風景不錯,路邊種滿了柑子樹,枝頭掛滿青澀的果實,整個山坡都是。
在山腰之上俯瞰,山下的鄉村與平原盡收眼底。
經過很長一段連續爬坡之後,在接近山頂位置,終於看到了太清觀。路邊一棵青蔥的銀杏樹下立著塊文保碑,上面刻有“成都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太清觀”字樣。
從文保碑旁拾階而上,一陣梵音入耳,上方出現了一座廟宇,看著很有年代感的石砌建築,弧形山門上題有別致形象的三個大字——“臥牛寺”。只是大門緊閉。
仔細觀察才發現,在旁邊的角落裡,放置著一頭石刻臥牛,青色的牛頭,矯健的身軀,古樸渾厚,一旁的石碑顯示石臥牛為唐代古蹟,原來臥牛寺一名來源於此。
從山門兩側的對聯“道問李祖函谷奮蹄傳青史,名系槮冠岢幕咒泉顯犀靈”來看,這頭唐代的石臥牛似乎與老子所騎的青牛有關。但不知為何放置在佛寺之中。
在關閉的山門建築另一側,是臥牛寺的大雄寶殿,大殿巍峨,氣派莊嚴,殿裡放著梵音大悲咒。
來之前瞭解了一些相關資料,如今的太清觀並不單指某一座道觀,而是分佈在長秋山巔周圍的歷史古蹟和建築群,時過境遷,昔日的道教聖地早已是三教共存,所以對於此處出現的佛寺並不奇怪。
在臥牛寺後院,我見到了寺裡的守廟居士,一位老婆婆,透過詢問得知,太清觀面積很廣,臥牛寺只是一部分,這裡屬於佛家,山頂部分屬於道家,往上走還有好幾處建築。她說臥牛寺山門部分因為已是危房,所以文管局不允許開放。
老婆婆告知了上山頂的路線,就是寺廟後院的一條小路。入口很荒僻,像是很久都沒有人走過的樣子。
不過往裡走便是石梯路了,在路邊出現了兩處小型石刻。
其中一處為“白日飛昇”造像,其內容描述的是一個在當地很有名的傳說故事:唐代時,一位名叫楊正見的眉州(今眉山)女冠(女道士)在長秋山上修行,因緣巧合之下蒸食了一支人形茯苓,後在群仙的接引下白日飛昇成仙。
另一處則為佛教人物造像。這兩處造像經過現代人的重粧,已看不出原有的風貌,不知刻於何時,據相關資料介紹,太清觀附近的造像多為唐代所刻,也有少數宋代、明代的作品。
繼續上行,穿過一片林蔭,一座陡直且長的石梯出現在眼前。
據傳此處原有一條“石天梯”,連線著臥牛寺與山頂的大殿,傳說古代時,山頂的太清觀四周是懸崖峭壁,又高又陡,觀裡的道人為了方便信眾通行便請工匠修建石梯,但無人敢造,後來觀裡來了八個遊方道士,石梯竟一夜建成,才知是八仙下凡,賜福人間。不過“石天梯”已不存在,如今的路都是新修的。
早上下過一場雨,山中溼氣瀰漫,長滿青苔的石梯更顯溼滑,走在上面一不小心就會趔趄。
登上長長的石梯,前方出現一座殿宇,也是石砌的建築,只是簷頂破舊,似要垮塌,大門緊閉,門口散落著瓦礫,門上可見“凌虛閣”三字。
從虛掩的後門進去,殿內供奉著多座神像,正中是純陽呂祖、關聖帝君、文昌帝君,兩側是八仙,旁邊還有驪山老母、無上元君等道教神仙像。
此處供奉八仙,或許是與“石天梯”的傳說有關吧。
從凌虛閣後沿著石梯繼續上行,便到達三清殿。
可能是與前面的臥牛寺、凌虛閣一樣年久失修成了危房,所以同樣處於關閉狀態。
此處已是長秋山的最高處,處於山巔位置,也是成都蒲江縣與眉山市東坡區交界的地方,從三清殿背面下山,便已屬眉山管轄。
因為太清觀橫跨蒲江、眉山兩縣市,所以來此朝山燒香的信眾也大多來自這兩地,根據歐福克先生文中描述,太清觀內懸掛有兩盞天燈,一盞在三清殿前朝著蒲江方向,一盞在院內朝著眉山方向,護佑著蒲江眉山兩地。
點天燈是民間傳統習俗,即在高處用長杆懸掛燈盞,節日的時候通宵點亮,民間認為它可以驅除不祥,保佑一方平安。但由於三清殿關閉,我只在殿前看到了朝向蒲江的那盞天燈。
其實太清觀所在的長秋山只是古時的稱謂,現代的長秋山嚴格來說並不單指某一座山,而是整條山脈的總稱,它橫跨新津、邛崍、蒲江、眉山等多個市縣。太清觀的位置是長秋山的主峰,三清殿位於最高處,海拔近900米,據說此處風景絕佳,能同時眺望蒲江、眉山、新津、彭山、邛崍等地,運氣好時還能遙望峨眉、西嶺以及川西北的雪山。在清代時,太清觀還是“蒲江八景”之一,即“長秋仙蹟”。
但可能是因為夏季植被茂盛的緣故,我並沒有看見上述風景。
在三清殿前還有一通特殊的石碑,為太清觀農會武裝革命鬥爭紀念碑,講述的是1927年-1929年蒲江地方農會領導人帶領武裝隊伍與軍閥官府抗爭的事蹟,他們把根據地選在地理位置特殊的長秋山太清觀,也是因為這場武裝鬥爭,千年古觀太清觀被敵人燒燬,所以如今的建築均為上個世紀80年代重建。
繞過三清殿,後面是一條下行的石梯路,據說可通往眉山。
石梯下方,是一座群賢殿,殿內供奉的是魏了翁及其家族成員。魏了翁,世稱鶴山先生,南宋理學家,蒲江當地名人,蒲江縣內有座鶴山書院便是由他建立。
魏了翁非佛非道,只是儒家學者,卻供奉在此,充分說明了太清觀三教共存的現狀事實。
群賢殿下方,叢林掩蓋間還有一座殿宇,殿前是“仙女亭”,很現代化的水泥建築,殿內供奉的便是長秋山中的傳說人物楊正見。
在仙女亭後,有一口“仙女井”,傳說唐代眉州女冠楊正見在道觀修行時在此擔水,有一天在井旁得到幾斤重的茯苓,拿回道觀蒸服後飛昇成為女仙,“仙女井”之名由此而來。
發現但凡有廟宇的高山,人們總是將其賦予美麗的傳說,似乎這樣才能使它顯得更有仙氣和靈氣。
“仙女井”旁的石梯之上,一座看著像是爛尾的水泥建築掩映在林間,毫無生氣。
上行幾步,隔著門洞往裡看,裡面有一間不知名的大殿,看著很是破敗,像是荒廢了許久,但隱約可見殿內神像前還點著油燈。
此處透露著一股說不出來的陰森寒氣,尤其是在離開時,無意間抬頭看見石梯旁一棵斑駁的老樹上掛著一條褪去的蛇皮,差點使人魂飛魄散。
再往下走,已是一條植被叢生的泥巴小路,下方不再有其它殿宇建築,便原路返回。
據我來之前查閱的相關資料瞭解,在太清觀附近還分佈著多處歷史古蹟,但這山頂並沒有見到有守廟人,所以具體位置不得而知。
回到臥牛寺,準備再向守廟的居士婆婆詢問,但沒有再看見她,不過遇見了一個上山遊玩的當地人,據他所說,山上的幾座殿宇是有一名道士看守的,但是我沒有見到,可能是道士下山了,而這太清觀附近確實還有多處歷史古蹟,但沒有人帶路外人是找不到的,其中有一處靈官堂摩崖造像就在另一條下山的公路旁,太清觀也並不是如我今天看到的這般落寞,每逢農曆六月初六的時候,來此朝山的人特別多,屆時會很熱鬧。
離開臥牛寺,我按著當地人所說的路線下山,遺憾的是,直到回到山下的主道上,也沒有找到靈官堂摩崖造像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