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敬之,當代著名詩人、劇作家,十二屆、十三屆中共中央委員。曾創作中國第一部新歌劇《白毛女》,獲1951年斯大林文學獎,是中國新歌劇發展的里程碑。
他1924年生於嶧縣(今棗莊),1938年流亡到湖南、四川。1939年開始發表詩歌作品,於1940年到達延安,入魯迅藝術文學學院學習、工作。這時期的主要創作收入後來出版的《並沒有冬天》《鄉村的夜》等詩集中。1943年後寫了《南泥灣》《翻身道情》《七支花》等歌詞和《栽樹》《周子山》(與人合作)等秧歌劇。1945年與丁毅等集體創作了歌劇《白毛女》。抗日戰爭勝利後,在華北解放區工作。先後出版了《笑》《朝陽花開》等詩集及秧歌劇《秦洛正》等。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他以豪邁的激情和驚人的才華創作了《回延安》《放聲歌唱》《三門峽歌》《十年頌歌》《“八一”之歌》等廣為傳頌的優秀詩歌,出版了《賀敬之詩選》《回答今日世界》《賀敬之詩書集》等著作。
賀敬之的祖父賀祖烈為清末童生,很有才氣,詩書文章較有根底,常為鄉里撰寫對聯、賀幛、碑文等,揮筆而就,詞意貼切。父親賀典謨,雖只讀過幾個月的書,但聰穎不凡,寫字、畫畫均有過人之處。賀典謨生三子一女,賀敬之為長子。“賀敬之”是學名,按家族輩份排行為“敬”字輩,“之”是大祖父賀祖介據文言虛詞“之、乎、者、也”首字而起的,寓意深摯,希望他能成為一名知書達禮、有學問的人。母親姓吳,江蘇省邳州人,按舊社會男尊女卑的傳統,她沒有自己的名字,稱賀吳氏。新中國成立後,她到北京隨賀敬之居住,為填報戶口,起名叫吳繼國。她正直、賢慧、勤勞、善良,深得鄉鄰敬重。
從賀敬之四五歲記事起,家中就過著艱難困苦的生活,六口之家只有不到一畝的土地,很難維持全家的生活。於是,賀敬之的父親就每年到當地政府領取一次執照,做集市糧食的經紀人,收取少許的手續費。散集後,打掃掉在地上的糧食顆粒,聊補家中之需。
窘迫的生活,使賀家幾代人把希望寄託在從小就看出天分的賀敬之身上。賀敬之很小的時候,家裡人就不顧家境貧寒,節衣縮食,東挪西借,供他上學讀書。先是送他念私塾。賀敬之腦子靈,有才氣,小小年紀,不但能背誦《三字經》、《百家姓》、《弟子規》等,而且還能通背《陳情表》、《祭十二郎文》等全篇。
8歲那年,賀敬之入本村天主堂小學。他年齡雖小,學習卻非常用功,各門功課名列前茅,寫的作文“有分寸,有層次”。由於家中的生活越來越困苦,他早晨經常空著肚子去上學。有一個家庭富裕、但學習成績不好的同學,看著賀敬之沒吃的,挖苦他說:“作文做得好有什麼用?家裡能吃上這個嗎!”說著說著,他把白麵餅卷雞蛋在賀敬之眼前晃來晃去,嘴裡不停地說些羞辱他的話。賀敬之被激怒了,一拳把大餅卷雞蛋打落在地……賀敬之的父親聽說到這件事後,不但沒有責備他,還誇獎他有志氣、有骨氣,窮也窮個“凍死迎風站,餓死不低頭”。
1940年4月的一天下午,高年級的同學李方立從成都來到梓潼找到賀敬之,相約了呂西凡和程芝平,秘密商定,第二天凌晨出發,到延安去投考魯迅藝術學校。
賀敬之來到延安後,先被安排在徐特立任院長的自然科學院中學部上高中,後考進吳玉章兼任院長、周揚任副院長的魯迅藝術學院文學系第三期學習。賀敬之當時只有17歲,是該系學生中年齡最小的一個,所以被何其芳稱為“一個小同學”。在這裡,他更多地受到老同志的關懷和愛護。歷經流亡生活的賀敬之,深深感受到生活在“母親”懷抱的溫暖。寫出的詩作格調歡快,出版了第一本詩集《並沒有冬天》,抒發了他初到延安時面對新生活的感受。
在延安火熱的革命鬥爭、學習和生活中,賀敬之逐漸成長起來。1941年6月23日,由張鐵夫、程堃同志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無產階級先鋒隊的一名戰士。
賀敬之的學習和寫作本身,自然也是戰鬥,他的覺悟與認識逐漸從民族的苦難,深入到階級的苦難,開始寫回憶農村生活的短篇小說。與此同時,他也沉醉於俄國詩人涅克拉索夫、普希金、馬雅可夫斯基詩作的內容和形式,並受到他們的影響和啟發,回憶著自己苦難的童年和家鄉的生活,一篇接一篇地寫出了同屬這一題材的敘事體的短詩和長詩,這就是他的對舊社會進行詛咒的第二本詩集《鄉村的夜》。他痛定思痛,字字行行又連線天下蒼生正在流血的痛。他身居橋兒溝的窯洞之中,心懷炮火淪陷的千里之外,蕩魂魄於風雪之夜,縈飢腸於飢寒之鄉,孕春雷於漆黑之夜。胡風評論說:“從來沒有見過別人這樣寫!”
1942年5月2日和23日,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闡述了文藝創作的基本規律和普遍規律,總結了“五四”以來革命與進步文藝的特殊規律,以及民族的、科學的、民主的、大眾的文藝的特殊規律,為新民主主義文藝制定了全面的、系統的行動綱領,照耀社會主義文藝的遠大前程,也照耀了賀敬之的一生。
歌劇《白毛女》是賀敬之等人根據冀中地區民間傳說“白毛仙姑”的故事而創作的我國第一部革命現實主義的新歌劇。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白毛女”的典型形象,深刻地表達了“舊社會把人變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的主題。向黨的“七大”獻禮後,先在解放區公演,後在全國各地普遍演出,發揮了巨大的教育作用,為我國新歌劇的創作奠定了基石,開闢了道路,是新歌劇的第一塊里程碑。該劇曾被搬上銀幕,改編成芭蕾舞劇、京劇和各類地方劇種,並被譯成多種外文,在許多國家上演,贏得了廣泛的國際聲譽,獲得1951年斯大林文學金質獎章。
賀敬之以自由體新詩創作起步,以新歌劇創作成名,以政治抒情詩的創作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走過了漫長的人生道路。這是一個真誠而堅定的革命者的道路,一個質樸剛毅的戰士的道路,一個始終與祖國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革命劇作家、社會主義詩人的道路。(朱國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