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1: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左轉》有言“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司馬法》有言“好戰必亡、忘戰必危”;《孟子》有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古代大家對此都有類似的觀點。
孫武雖然是兵家出身,但並非狂熱的好戰分子,認為戰爭是涉及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是需要非常慎重對待的。動輒叫囂戰爭的行為可以聽聽,作為參考就行了,不能當真也不能不當真,對於戰爭是要做好分析工作的。
原文2: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要做哪些分析工作呢?
第一是道,今天的理解就是民眾是否支援這個戰爭,這對於戰爭動員的影響是決定性的,而戰爭動員能力對於戰爭的勝負的影響又是決定性的。
美國入侵越南的失敗就是敗在這條上,結果是強敗給了弱,自己的人民都反對這場戰爭能不敗嗎?我們解放戰爭的勝利也是成功用了這條,廣大農民普遍支援解放軍,結果是以弱勝強。
第二是天,今天的理解就是對氣候要有充分的認識。即便是現代社會氣候的影響沒有古代大,但是氣象情況對於先進裝備也是有影響的,氣溫對物資和士兵的健康也是密切掛鉤的。
拿破崙遠征莫斯科,希特勒入侵蘇聯,都是死在這條上的。拿破崙被流放的時候看到《孫子兵法》說“我如果早看到這本書是不會失敗的”,估計對這條應該有很深的印象。
第三是地,今天的理解就是對戰場位置和地形要有充分的認識。越是複雜的地形包括城市巷戰,對先進武器都是有極大影響的。
美國在伊拉克打得相對順利,在阿富汗以失敗告終,實際上跟伊拉克平坦的地形和阿富汗崎嶇的山地關係就很大。
第四是將,也就是作戰的統帥要選好,這個無論古今影響都是巨大的。
最典型的就是長平之戰,趙國統帥從廉頗換成了趙括,而秦國統帥換成了白起,本來綿延三年的持久陣地戰迅速變成了一邊倒的屠殺。這裡面確實有趙國糧草不濟的因素,但是46萬大軍被包圍屠殺,肯定是趙括的責任。
第五就是法,這裡面最關鍵的就是執法公正、賞罰分明,也可以按今天的理解就是軍隊的制度。
秦國商鞅變法讓秦軍迅速強大,軍功爵制是關鍵因素,在秦軍士兵眼裡對面的敵人是活動的爵位,很清楚砍一個就會有多少賞賜。
原文3: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
這裡面的道理就非常有意思了,這是勸告將領和謀士的話。聽我的主意、對我有利就留下來輔佐你。不聽我的趕緊撒丫子跑,不給這種君主賣命。
吳起是魏國名將,一旦不被魏王信任馬上就跑楚國,廉頗也是不被趙王信任也撒腿就跑。白起的主意秦王不聽,白起還不跑,結果邯鄲秦軍失敗白起被當成出氣筒殺了。
原文4: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孫武在這裡徹底拋棄了春秋之前禮儀性的戰爭,打仗哪有什麼規矩可言,能騙就騙,怎麼打得贏就怎麼打,哪怕像商鞅那樣靠綁票贏了魏國也是打贏了,不要死腦筋計較太多。
在這裡要解釋一下,春秋的爭霸戰爭是很講規矩的:對方沒有列好陣不能打、對受傷的敵人不能二次傷害、敵人跑了五十步就不能再追了等等規矩很多。
因為想做霸主是要有政治形象的,齊桓公存邢救衛、北救燕國、南伐荊楚、並且尊崇周王室,塑造了中原文明保護者的形象,天下歸心才做的霸主。這倒是跟今天的世界格局有點像,當世界老大是要有國際形象的。
但是戰國時期進行的就是兼併戰爭了,要的是領土和人口,所以打贏是硬道理講什麼規矩。《孫子兵法》無論有意還是無意都推動了這個轉變。
項羽失敗而劉邦勝利,很大程度上就是項羽想做霸王,所以很多措施看起來迂腐,實際是春秋霸主的作風。而劉邦是要當皇帝的,天下都是我的,哪兒跟你講那麼多道道,我能弄死你就是勝利。
原文5: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這是《孫子兵法》的戰略篇,在一場戰爭要對綜合國力進行全面分析,對於戰爭進行沙盤推演,然後根據分析和推演做出最合適的決策,這樣這個仗沒有打就知道輸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