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一個不斷延伸的過程,“現在”正不斷的成為歷史,“過去”則不斷的被確認。這就意味著歷史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幾乎每一天都會有新的發現,每一個新的發現都可能對以往確信的結論造成衝擊,最終予以修訂,又或者成為新的佐證。
譬如說,我們大部分世界史教材都會將古西亞文明放在古埃及文明之前,因為從文明起源的角度來看,古西亞文明應當略早於古埃及文明。
不過,就在疫情期間,埃及的學者們被迫減少外出考察的活動,被憋在家中的他們只好去整理舊物。結果這一整理,居然整理出了一個重大的階段成果,有力地推進了埃及早期文字的破譯程序。一旦這項工作完成,則古埃及文字可能會超過蘇美爾文字,成為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總之,隨著考古程序的推進和歷史研究的深入,有很多曾經被深信不疑的常識,都被推翻了。
一、 清華簡與烽火戲諸侯
在司馬遷的《史記·周本紀》中,有一個十分著名的故事,這個故事的知名度極高,幾乎所有國人都有所耳聞,這就是“周幽王烽火戲諸侯”。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悅之,為數舉烽火。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史記·周本紀》”
這個故事被譽為中國版的“狼來了”,周幽王為了博美人一笑,多次點燃代表“寇至”的烽火,召集諸侯軍隊,諸侯火急火燎的帶著兵馬趕來,卻發現是一場鬧劇,褒姒看著團團亂轉的兵馬不由得展顏一笑。最終的結局是,有一天犬戎真的來了,然而,這一次周幽王點燃烽火後,卻沒有任何一位諸侯趕來支援了。
這個廣為流傳的故事,卻引起了眾多學者的質疑。很多學者都認為,這個故事透露著一股“小說家之言”的味道。周幽王無論如何昏聵,也不至於拿軍國大事開玩笑。但各家學者始終苦於沒有證據,因此只能表示質疑,但卻不能“實錘”。
轉機出現在2006年。彼時香港有文物商在兜售竹簡,並提供了八支樣簡,清華大學歷史學教授李學勤認為,這批竹簡看起來極有可能是真簡。
為了確定這批簡的真假,李學勤和李均明(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員)與張光裕(香港中文大學古文字學家)專程趕赴香港進行了調查,初步的鑑定結果為真。健坤投資集團董事長趙偉國(清華校友)果斷出手,將之買下並捐贈給清華大學。
正是對這批竹簡的研究,推翻了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幽王取妻於西申,生平王,王或取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盤。褒姒嬖於王,王與伯盤逐平王,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師,回平王於西申,申人弗畀,曾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盤乃滅,周乃亡。邦君、諸正乃立幽王之弟餘臣於虢,是攜惠王——《清華簡·系年》”
根據清華簡的記載,周幽王的妻子來源於西申(諸侯國),生的孩子就是後來的周平王。但幽王又娶了褒人的女兒褒姒,生了伯盤。顯然周幽王更喜歡自己的小兒子,於是趕走了周平王。周平王一路奔逃回孃家西申。周幽王隨即起兵攻打西申,但這個時候西戎壓服曾人,聯手進犯西周,一舉攻滅了幽王。
在這個地方,《史記》和《清華簡》的記載又出現了不同之處。
《史記·周本紀》的記載是“(幽王)又廢申後,去太子也。申侯怒,與繒、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舉烽火徵兵,兵莫至”。在《史記》中,申侯聯合犬戎攻幽王,而《系年》中則只有曾人聯合西戎攻幽王。
在西周滅亡之後,很多諸侯推舉當初被趕走的周平王做周王,周平王認為西周都城已經並不安全,於是東遷,標誌著東周建立。
不過《系年》中這裡還有一個不同的記載:“周乃亡。邦君、諸正乃立幽王之弟餘臣於虢,是攜惠王。”這話是說,在滅亡之後,有部分諸侯推立了周幽王的弟弟繼位,也就是“攜惠王”。《竹書紀年》裡也有相同的記載“虢公翰又立王子餘臣於攜”。
可見此事大概是真的,當時應該出現了兩王並立的局面,周平王在東,攜王在西。最終周平王攻滅了自己的叔叔,名義上完成統一。
目前,“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已經被移出了歷史教科書,關於西周滅亡的原因則進行模糊處理,期待未來史學界對此有所定論。才能放入教科書中。
另外,《清華簡》本身的真偽,遭遇了一定的質疑。
質疑清華簡的大致有兩類,一類是在學術研究中致力於為偽古文翻案的學者,在清華簡面前,他們辛辛苦苦寫出的論文專著變成了廢紙,用詩經的話來說,“豈不懷歸,畏此簡書”。
然而,這類學者對於清華簡的態度往往並不偏激,大多隻是發發牢騷。絕大部分古文字學者,即使派系不同,即使觀點不同,也很少明確地站出來反對清華簡。毫不客氣地說,對清華簡絕大部分的質疑動機往往並不單純,很多“民間學者”的目的僅僅是博人眼球而已。
浙大也有簡書,為什麼大家很少研究浙大簡書呢?其實是因為浙大簡書現在尚且不能“自證清白”,因此學者的研究也就少得多。而研究清華簡的學者則幾乎可以說是“車載斗量”。
對於學者來說,研究物件是很重要的,辛勞數月甚至一年半載,結果是為假材料發了聲,雖然夠不上遺臭萬年,但也會在圈子裡為人恥笑。最重要的,清華簡解決了古文字和古代文獻研究中很多沒有解決的重大問題。藉助清華簡,甚至認出了許多過去不認識的古文字。
如果這是造假的,那不就意味著造假者掌握著超越學界十年的功力嗎,雖然這種自稱超越學界的“民間學者”在網上並不少。
二、竹書紀年與先秦傳說
前面提到過一本書叫做《竹書紀年》,這本書是唯一留存的未經秦火的編年通史,本身是春秋時期的官修史書。
這本書在某些領域可謂是大名鼎鼎,眾多“民間史學家”都宣稱自己透過研究《竹書紀年》掌握了重大機密,其結果可以顛覆一切考古研究,此類“學者”廣泛出現於某音等處。
《竹書紀年》本身內容確實具有顛覆性,礙於篇幅所限,就不為各位一一列舉原文了。總之,在《竹書紀年》中,后羿雖然仍然是善射的神射手,但卻並非是那個為民奔走,射落金烏的大英雄,而是趁夏王太康暴政奪權的諸侯,最終也被自己手下的權臣所殺。
此事被稱為“太康失國”,隨後夏王后人奪回政權,被稱為“少康中興”,而後羿奪權一事,則被稱為“羿浞之亂”,那個在後羿奪權之後殺害后羿上位的權臣叫做“寒浞”。
客觀來說,寒浞作為君王乾的還不錯,在他手上,國家經濟得到複復,結束了自太康失國以來中原北方地區分裂的局面。此人不見於史書中的原因,似乎是因為奪權上臺,因此被儒家學者有意剔除。
在《竹書紀年》中,沒有“禪讓”,只有“政變”,“昔堯德衰,為舜所囚。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大概意思是,堯想將部落交給兒子丹朱,於是作為權臣的舜發動政變將堯囚禁致死,並將丹朱流放。同樣,在《竹書紀年》裡,舜也沒有禪讓給禹,而是禹在治水的過程中成為權臣,於是放逐了舜繼位。
這個觀點倒也並非一家之言,《韓非子·說疑》就有“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的說法。
另外,在《竹書紀年》裡,商朝那個因為太子胡作非為而將太子放逐,在太子幡然悔悟後交還政權的聖人丞相伊尹的故事則是這樣的。
“殷仲壬即位,居亳,其卿士伊尹。仲壬崩,伊尹乃放太甲於桐,而自立也。伊尹即位於太甲七年,太甲潛出自桐,殺伊尹,乃立其子伊陟。”大概意思是伊尹放逐太子繼位,但太子也不是吃素的,暗中潛回,並殺了伊尹,重新上臺。
總之,史學的鑑辯之路非常漫長而困難,作為並非史學研究一線的局外人,應該客觀理性地看待這些嶄新的考古成果。而不是看到成果和自己的觀念不同,立刻大為火光,隨即抄起鍵盤,化身“鍵盤維也納”。同樣的,也不能對眾多“奇說怪說”全盤接受,混亂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