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科學雖無界,但科學家卻有國家之別。"
在新中國成立早期,國內科研條件極其匱乏,缺乏必要的研究儀器。可是,就在這樣的條件下,梁思禮、華羅庚、朱光亞、鄧稼先、錢學森等一眾學者仍然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回到祖國的懷抱,為新中國的發展作出貢獻。
在中國科學發展史上,楊振寧與李政道合作提出的宇稱不守恆定律,極大地推動了物理學的發展,這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而更加令人欽佩的是,在中美關係鬆動後,楊振寧便第一時間回到祖國,成為中美關係緩和後歸國學者第一人。
並且,在推動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互相瞭解,促進中美兩國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
在歸國之後,楊振寧先生在與岳父杜聿明見面時,卻將其稱呼為杜先生,在一旁的周總理則迅速糾正。
亂世英傑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
1922年10月1日,楊振寧生於安徽省合肥縣。此時的中國,各方勢力正角逐,風起雲湧。雖生逢亂世,但楊家卻有著良好的文化家風。父母的言傳身教,為楊振寧打下了穩固的文化根基。
楊振寧4歲時,母親便早早地開始教他學習認字。想不到,僅僅一年多的時間,聰穎過人的楊振寧就掌握了3000個漢字。
1928年,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從美國歸來,前往廈門大學任教,楊振寧也進入小學二年級學習。
1929年,楊武之又得到清華大學的聘請。於是,楊家又舉家趕赴北平。在父親的安排下,楊振寧也得以入讀教員子弟學校成志小學讀三年級。這段時間,雖然生活較為清苦,但卻是楊振寧相對平穩的學習時光。
然而,好景不長。1937年,七七事變後,北平局勢動盪不安,楊家只好返回合肥老家避難。戰亂期間,所到之處皆是苦難。路上,顛沛流離的日子與沿途人民的痛苦都給楊振寧極大的感觸,渴望和平的願望在他心中紮下了根。
幾經輾轉,楊家終於在昆明安頓下來。此後,楊振寧以高二學歷參加統一招生考試,被西南聯大順利錄取,並選擇了物理系。
出國留學
時勢變動,風起雲湧。近代以來,家國不定,因為黨政理念不同而造成的親人永隔太多太多。為此,余光中先生的一曲《鄉愁》,不僅表達了臺灣同胞懷念故鄉的愁苦,也道盡了海外遊子思念祖國的心情。
1945年,國家選取了一批優秀的青年學子,派往美國留學。而才華出眾的楊振寧正在此列。來到美國之後,順利進入芝加哥大學物理系。此時,滿懷期待學成歸國的他沒有想到,再次回到祖國時,竟會時隔二十六年。
1949年,在進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後,楊振寧開始與李政道合作。同樣學識淵博,刻苦鑽研的兩個人走到一起,互相激勵著,共同前進。
普林斯頓院長奧本海默回憶說:"那時,我時常可以看到李、楊兩人走在普林斯頓草地上,邊走邊聊著什麼,那已經成了他們兩人的日常。"
楊振寧與李政道
科學家的愛情
在天願作比翼鳥,只羨鴛鴦不羨仙。美好的愛情總是為世人嚮往,而楊振寧,除了作為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而聞名外,他與兩任妻子的愛情令人羨慕,他與髮妻杜致禮更是相伴走過半個世紀之久。
杜致禮是國民黨高階將領杜聿明的長女,出生將門的她,從小受到父親嚴格教育。同時,母親曹秀清的溫柔賢惠教會了她與人為善的道理。
在這樣的環境下,杜致禮既有著豐富的文化思想,同時,也繼承了母親的溫婉善良。
1944年,杜致禮進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附屬中學就讀高中。這一年,杜致禮剛剛17歲。
此時,年紀輕輕的楊振寧早已完成學業,並留校任教,擔任附屬中學數學教師。因此,二人得以相識,但只是師生關係,並未過多交集。
杜致禮
在美國相遇
1947年,杜致禮前往美國留學,在衛斯理安學院攻讀英國文學。
然而,1948年,淮海戰役中,父親杜聿明兵敗被俘,杜致禮的留學生活也陷入困境。為了節省開支,只得轉校到紐約聖文森學院。
1949年聖誕節,杜致禮在普林斯頓中餐館"茶園餐廳"用餐時,一位瘦高的青年走上前來打招呼。杜致禮轉頭看去,竟是中學時代的數學老師!一時之間,杜致禮急忙站起身來問好。
淮海戰役
這位男青年正是楊振寧,剛巧來到餐廳,就覺得坐在角落的杜致禮有些眼熟,於是過來打招呼。等杜致禮說完後,這才感慨地說道:"啊,原來是你呀!真是女大十八變,短短五年不見,就長成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啦!"
此時,他鄉遇故知,分外欣喜。杜致禮勻稱的身材、美麗的面容、溫柔的氣質深深地吸引了楊振寧。而楊振寧刻苦讀書,勵志報國的精神也使杜致禮敬佩不已。就這樣,同樣身處異國的兩人漸漸生出了愛情的火花。
有情人終成眷屬
杜致禮在與楊振寧交往後曾擔憂地說:"我是國民黨將領杜聿明的長女,我們結婚的話可能會面臨複雜的政治因素。"誰知,楊振寧知道之後,對杜致禮不僅沒有半分疏遠,反而十分敬佩岳父當年抗日的英勇表現。
並且,楊振寧還表示願意對處在困境中的杜致禮一家盡力幫助。楊振寧的坦誠,使杜致禮十分感動,二人之間再無顧慮。
1950年8月26日,楊振寧與杜致禮在普林斯頓舉行了婚禮。此時,楊振寧28歲,杜致禮23歲。
岳父杜聿明
杜致禮的父親杜聿明是一位值得敬佩的人。"操場即戰場,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這句耳熟能詳的口號就是出自杜聿明之口,可見其治軍之嚴。
正是憑藉著從嚴治軍的精神,他從一介書生,輾轉升遷,從營長、團長,一路升遷,直到獨當一面,成為一軍之長,被蔣介石深為倚重。此後,更是憑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在抗日戰爭中,作出了突出貢獻。
1939年11月,杜聿明作為第5軍軍長,在桂南會戰中,親自指揮了桂南崑崙關對日作戰,將號稱"鋼軍"的日軍第五師團打得元氣大傷。一戰成名,有力地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
但是,抗戰勝利之後,蔣介石的一意孤行將中國再次拖入內戰之中,杜聿明也曾一度站在國民黨一邊。淮海戰役,杜聿明兵敗被俘。而蔣介石早就將杜聿明妻兒暗中送到臺灣,名為保護,實際卻是控制杜聿明的人質。
在曹秀清帶著兒女來到臺灣之後,蔣介石此前承諾的生活補助,各項津貼一概不予兌現,還欺騙曹秀清說杜聿明已死。因此,曹秀清一家在臺灣生活得十分困苦。後來,在哈佛讀書的大兒子竟因無力承擔學費而自殺。
艱難歸國路
自1949年建國後的一段時間裡,由於意識形態的不同,中美關係一度處於對抗狀態。在此期間,中國派往美國留學的學生也受到了限制。正因如此,錢學森回國之時,才會困難重重。
直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隨著蘇聯軍事力量的不斷壯大,中美關係才有所緩和。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之後,中美關係漸漸好轉。直到這時,美國才逐漸放寬了對此前中國留學生的出行限制。
榮獲諾獎
常言道:"功夫不負有心人。"付出的努力終將得到回報,楊振寧與李政道幾年來廢寢忘食的研究終於得到了結果。1957年,兩人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並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作為美籍華人,楊振寧既有著深厚的國學根底,同時,又對現代科學有著極深的研究。楊振寧在中西方文化衝突中巧妙地找到了平衡點,使二者在他的身上得以完美結合。
在接受諾獎致辭時,楊振寧十分感慨地說:"中美兩國都是偉大的國家,我十分有幸,在中華文化下成長,又在西方文化下學習。我為淵遠流長的中華文化而驕傲,同時,我又能為現代科學作出貢獻。"
岳父的祝賀信
得知楊振寧獲獎,中國人民一時間都為之感到驕傲,全國範圍內報紙媒體紛紛報道。此時,杜聿明正在戰犯管理所接受改造。雖然管理所的新聞報道了楊振寧和李政道榮獲諾獎的事,但杜聿明卻並不知道楊振寧就是自己的女婿。
後來,楊振寧的老師張文裕在周總理的指示下來到功德林,向杜聿明求取祝賀信時,杜聿明才恍然大悟。杜聿明思來想去,最後,他言簡意賅地寫道:"親愛的寧婿:我祝賀你獲得諾貝爾獎金,這是中華民族的光榮。"
在頒獎大典上,張文裕將杜聿明的信帶給了楊振寧。楊振寧讀後深受感動,並委託恩師將回信傳達自己的心意:"岳父大人:感謝您的祝賀,我早有回國之意,礙於國籍而無法成行,企盼早日歸國,一家團聚。"
周總理的多方交涉
早在五十年代中期,周總理就敏銳地意識到海外留學生的重要性。因此,曾多下下達指示,並在留學生問題上多方交涉。經過艱難鬥爭,才使錢學森等海外學者得以順利回國。
對於楊振寧,周總理曾委託張文裕傳信,將杜聿明在獄中的情況告知給楊振寧及杜致禮。並透過楊振寧夫婦,使遠在臺灣的曹秀清等親屬也能夠得到訊息,以免擔憂,並設法使曹秀清一家前往美國與楊振寧夫婦相見。
因此,在楊振寧榮獲諾獎之後,雖然蔣介石對曹秀清一家的態度立即轉變,不僅十分慷慨地在生活方面給予補貼,還經常派人前去慰問。但是,此時的曹秀清早就看清了蔣介石的虛偽,回鄉的決心越發堅定。
與家人的再次相見
1971年楊振寧終於回到中國之後,在上海,周總理親自安排酒宴,並將杜聿明及其夫人曹秀清、楊振寧的家人一同接來,使楊振寧一家得以團聚。此外,楊振寧的恩師吳有訓、同學及好友鄧稼先、周培源等一眾學術名人也受邀前來。
久別重逢,楊振寧與家人、好友見面之後,感懷許久。激動不已的楊振寧在見到岳母曹秀清時,親切地說:"媽媽,好久不見了。"然而,在面對岳父杜聿明時,楊振寧卻顯得有些拘束,只是生生地叫了聲"杜先生"。
這其實不難理解,在當時的環境下,已身居美國二十六年之久的楊振寧,對於祖國的發展還不夠全面瞭解,對於當時局勢的認識也還不夠深刻。而杜聿明此前身為國民黨高階將領,此時周總理等人對其的態度,楊振寧更加不夠了解。
古人云:近鄉情怯。此時的楊振寧,早已不是當年的孩子,久經世事之下,對這一簡單的稱呼,卻考慮再三。正是在多方面的考慮下,楊振寧這才有了"杜先生"這一正式,但卻略顯疏離的叫法。
此時,陪同在旁的周總理一眼便看出了楊振寧的顧慮,立即哈哈大笑著糾正他:"振寧同志,你叫錯啦,應該叫岳父大人才對嘛!"周總理簡單親切的一句,這才徹底打消了楊振寧心裡的顧慮,同岳父杜聿明熟絡地交談起來。
席間,周恩來還幽默地對曹秀清打趣道:"在咱們中國傳統中,都說丈母孃最愛女婿,你還不坐到你女婿旁邊去,仔細看看你的好女婿呀?"結果,大家都笑了起來,紛紛舉杯暢飲,觥籌交錯之間充滿了歡快的氛圍。
中美關係的橋樑
科學無國界,楊振寧在榮獲諾獎之後,不僅沒有居功自傲,更以身為中華兒女而自豪。並且,楊振寧的特殊身份,他在中美兩國間的往來,以及在美國的多次演講,有效地宣傳了中華文化,極大地促進了兩國人民的友好往來。
在回到美國後,楊振寧在美國好幾個城市舉行公開演講。他的演講,使許多美國人,改變了對中國的固有認知,並逐漸轉變了對中國的態度。並且,在楊振寧的影響下,許多美籍華人學者,也紛紛回國探訪。
1971年,楊振寧參加了保釣運動。並且,在美國多所高校進行演講,將中國捍衛主權領土的堅定決心傳達給了在美留學生,感染了一大批青年學子。
同年10月,在美國"歸還衝繩協定"聽證會上,楊振寧從歷史、地理和現實等角度,有力地辯證了釣魚島是中國領土的事實,將一眾參議員駁斥得啞口無言。
建言獻策助力國家發展
此外,在中國發展水平還較為低下時,楊振寧等一眾科學家紛紛為國家發展建言獻策,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義。新中國能夠取得如今的發展成績,與楊振寧等科學家的提議是離不開的。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是鄧小平於1988年9月,針對中國國情發展所提出的重要論斷。在這一論斷的背後,是鄧小平等領導人對中國實際發展的長期探索,也是楊振寧等科學家的明確建議。
1983年12月,楊振寧曾向鄧小平提議道:"計算機軟體等高科技知識,在15至18歲的青少年中發展更加有效。因此,在美國等發達國家中,都十分重視青少年的科技教育。"
對此,鄧小平深深地認同,便作出相應指示。中科大少年班也首次設立了計算機軟體專業,新中國也由此走上了科教興國之路。
當時,中國學生普遍有著較強的學習能力,但是,在科技創新方面表現卻差強人意。1986年,楊振寧發起了"陳嘉庚青少年發明獎"等獎項,鼓勵青少年勤於發明思考,極大地促進了中國學生的創新意識發展。
結語:
當今時代,科技是促進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世界各國的競爭,歸根結底是科技的競爭,人才的競爭。得人心者得天下。歷經百般磨難,再次騰飛的新中國不會再重蹈覆轍。
此前,一批海外學子被迫留在異國,難以迴歸故鄉。這些學者中,錢學森、鄧稼先、楊振寧等人,他們的歸國,為新中國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如今,中國正日益強大,新興工業、科技創新、網際網路+……等各行各業百花齊放,先秦時期百家爭鳴的局面再度出現。
志當存高遠。當思想達到一定境界,就會更加認清自我存在的價值,也就傾向於選擇更有意義的事。
科研並不簡單,還很辛苦。但是,無數科學家們,甘願放棄國外豐厚的薪資,甘願選擇與人民站在一起。為國為民,即使辛勞,但從未不悔。
國家之於科學家,如樹根之於樹葉。當越來越多漂泊在外的青年學者回到國內,投身到國家建設中來,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也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