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以前的經典老電影《上甘嶺》《南征北戰》《打擊侵略者》《智取華山》等不一樣,現在不少戰爭題材影視劇,對人民軍隊的政委(文中所述政委,除以“政治委員”全稱表述外,泛指人民軍隊各級政工主官,包括連指導員、營教導員)的地位和作用未予真實刻畫,有的還嚴重弱化,變成可有可無的存在。即便公認的上乘佳作《亮劍》,面對政委趙剛的批評時,團長李雲龍居然用“團長管軍事,政委管生活,你越權了”,懟得搭檔啞口無言。
這些影視劇的表現,顯然有失偏頗!但凡知道我軍歷史,就會明白:政委制度不僅是人民軍隊區別於舊式軍隊的顯著特徵之一,更是我軍能夠在惡劣戰爭環境下越戰越強、越戰越主動的重要因素。沒有這些功勳卓著的政工主官,戰史就將改寫。
東野林羅搭檔,軍政主官分工合作的代表
一、政委只能附和軍事主官?
在一些影視劇中,關於作戰方面的命令指示要求,幾乎都是軍事主官的“一言堂”,政委很少有戲份。有的為了突出軍事指揮員,將政委塑造成只會鼓掌叫好、連聲讚歎,自己沒有主見的角色,這和真實情況差距甚遠。
政委制度,起源於三灣改編、發展於井岡山初期、正式確立於古田會議。在古田會議上,明確規定了紅軍的性質。基於紅軍的性質宗旨,紅4軍建立了政治委員制度。1930年冬頒佈的紅軍政工暫行條例規定,政治委員在與同級軍事指揮員發生爭執時,“政治委員有停止軍事指揮員命令之權”。在1931年11月透過的《關於紅軍問題決議案》進一步指出:軍事指揮員與同級政治委員就軍事問題意見相左時,在沒有明確得到上級的指示以前,相關命令“須依政治委員的意見”執行。
可以看出,人民軍隊的政委絕不是那種可有可無的職務。尤其是在紅軍時代,基本上軍中的重大決策、重要部署,以及有關“人、錢、糧、槍”等要緊的大事,都要由政委做最後決定。按照徐向前元帥在《歷史的回顧》中的說法,那就是“當時,政治委員是決定一切的,能擅自逮捕人、處罰人,對同級軍事指揮員有監督權……權力大得嚇人哪!”其實那個時候,別說徐帥與其政委陳昌浩是這樣,就是“下油鍋、上刀山,哪個也不怕”的賀龍與其政委夏曦,一聲吼能嚇死人的“徐老虎”徐海東與其政委程子華之間,不也是如此?
【鄂豫陝根據地領導人1935年於陝南合影(前排左起:鄭位三、徐海東;後排左起:李隆貴、程子華、陳先瑞)】
在艱苦的創業之初,面對極端惡劣的環境,政委制度可以說是人民軍隊發展壯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不僅保證了人民軍隊能夠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上級的路線、方針,絕不會被少數意志不堅定的敗類將隊伍帶壞,更為重要的是,政委透過發揮自身職責優勢,透過充分開展宣傳動員、思想建設、學習教育、紀律監督,保證隊伍在形勢不利的情下保持士氣、忠誠等戰鬥力的基礎要素不衰竭,使軍事指揮員在戰術上、判斷上、技術上等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從而顯著提升一支部隊的戰鬥力。
戰爭年代,人民軍隊不僅沒有被兵力規模和裝備上都遠超於己的敵人消滅,反而像“滾雪球”似的越打越多、越打越壯大,一是軍事上打得好,二是隊伍拖不走、打不垮的堅定意志和戰鬥精神,還將大量俘虜轉化為解放戰士,你能說政委是可有可無的存在嗎?
二、政委是隨便一個人就能當的嗎?
在《集結號》中,穀子地讓團長把因為臨陣退縮而遭處罰的文化教員配給自己當指導員,如此表現方式,應該說是這部戲中的一個硬傷。我軍中的政治主官,豈能這樣隨隨便便就當?而且還是由一個聽到槍響就害怕的人來當?
按照規定,部隊的各級政工主官,必須有優良的思想品德和作風,作戰英勇果敢、顧全大局、堅持原則,能正確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善於團結同志、密切聯絡群眾。看到了嗎?政工主官的選拔標準非常高,甚至要高於軍事主官。也正因如此,戰爭年代我軍的政委,無一不是由作戰英勇、思想堅定、作風優良、品行高尚的“軍中驕子”出任。
很多政工主官,甚至還專門從一些出色的軍事指揮員中選拔而來。在行軍打仗中,他們不僅要時時參與部隊的集結、展開、隱蔽、疏散、武器配置、突破口選擇等重要的軍事工作,還要和軍事主官一起進行戰前動員、協調支援火力、安排預備隊、確定主攻方向。可在一些影視作品中,這些工作卻基本上由軍事主官一個人包辦。政委在作戰時只是擼起袖子拔出駁殼槍,大叫“同志們給我狠狠打!”“為了勝利,衝啊!”“前進,誰也不能後退!”戰爭年代政委的貢獻和作用,並沒有得到真實的體現。
【八路軍第120師師長賀龍、政委關嚮應在指揮戰鬥,軍事主官和政治主官從來都是戰鬥在第一線】
三、政委只會政工而不擅軍事嗎?
不可否認,在我軍戰史中,確實有一些政工主官因為在軍事指揮上出現失誤,或錯誤地干預了軍事主官的決策,從而釀成悲劇。例如反“五一”大掃蕩中,冀中八分割槽政委王遠音兩次否決了司令員常德善集中突圍的決定,改為分散突圍,結果遭受了重大損失。但就像前文所述的那樣,我軍政工主官大多和軍事主官一樣,都是在槍林彈雨中成長起來、都是衝鋒戰鬥在最前線。打起仗來,他們同甘共苦、相互協作,久經沙場的他們在血與火的磨礪下,會不懂軍事嗎?
不用舉什麼例子,大家只要看一看1955年我軍將帥授銜名錄,不難發現:許多以能戰善戰著稱的軍中虎將,如鄧華、陳錫聯、楊勇、王建安、葉飛、楊成武、王震等,都是政工主官出身,或是因機緣巧合由政工主官轉任為軍事主官的。而像蕭華、王平、賴傳珠、蘇振華等以政工工作聞名的“政工將軍”,也都當過軍事指揮員,或是由軍事幹部轉任為政工幹部的。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