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美了!” “驚豔!” “滿足了我對宇宙的全部想象!”這是上海天文館首場公眾壓力測試後得到的最多反饋。當天,18萬人預約購票,僅3000人預約成功,嚐鮮者的參觀熱情與積極評價點燃了更多人的好奇。眼下,距離正式對公眾開放不到一週時間,這座全球規模最大的天文館在網上的熱度居高不下——“上海天文館有多遠”登上微博熱搜,開館“劇透”的抖音影片播放量過億。而在它建設的1700個日日夜夜中,每一個節點、每一點進展都會引起公眾的持續關注。
公眾為何對一座距離市中心兩小時車程的科普場館投入超一般的熱情?上海天文館為何“未開先紅”?從場館建設、布展細節中的“非同一般”,我們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三個核心展區之一的“家園”中,宏大的沉浸式場景設計提供給觀眾來自宇宙的視角。文匯報記者 袁婧攝
一座以“世界頂級”為目標的天文館
“不一般的建設背景,不一般的工程選址,不一般的建設目標,不一般的建設歷程。”上海科技館黨委書記王蓮華表示,上海天文館在立項之初就提出了建設世界頂級天文館的高目標、高要求,而“頂級”二字則意味著要把高標準、嚴要求貫穿到工程建設和布展的全過程中。
2014年,美國設計師托馬斯·黃的“三球”設計方案勝出,其充滿流線弧度的手筆讓人“一眼就看出是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副館長、上海天文館建設指揮部總指揮忻歌記得: “托馬斯·黃每次來上海,總會戴上安全帽,鑽進工地,拿著平板電腦做記錄,現場手繪草圖和建築工人討論如何能做到更好。”
在上海天文館建設的1700多個日日夜夜,建設運營團隊奔著“世界頂級”的目標精益求精、精心打磨,追求極致。入口大廳處有一座巨型裝置“傅科擺”——參觀者入館接觸的第一件展品。臨開館前,忻歌還在和托馬斯·黃商討用何種材質才能讓這一裝置看起來更有科技感。像這樣“細緻到每一根柱子、每一處色彩銜接”的討論,在建設中比比皆是。
一座最大限度兼顧科學與美學的天文館
“為何世界上大多數天文館都只有展品而沒有展項,因為想要把抽象的天文概念講好太難了。”忻歌說。據統計,上海天文館內300餘件展品展項中,原創比例高達85%,互動展品佔比50%以上。
許多觀眾好奇,上海天文館中的太陽居然是平面的!上海天文館建設指揮部展示策劃主管陳穎表示,在設計了地月系統後,布展團隊發現如果再把太陽設計成球體,觀眾很容易審美疲勞,於是在多輪頭腦風暴後,太陽以6米×6米LED巨屏的方式得以展現。這一小小的變化不僅打破了“天文館裡的太陽必然是圓的”的傳統,更讓整個展品妙趣橫生:高亮度的LED螢幕前還加了一條熱風口,人們彷彿能感受到溫熱的太陽風。
在太陽展品旁,有一面巨大的互動式“行星資料牆”,這是國內可互動面積最大的OLED曲面屏。在一座弧線無處不在的天文館中,突然“橫插”一塊直板螢幕顯得不夠美,於是才有了難度更高的設計方案。 “弧線是上海天文館的‘特色表情’,我們希望把這一風格融入布展的每一處,讓觀眾感受宇宙流暢的美感。”忻歌說。
一座充滿人文關懷的天文館
在王蓮華看來,上海天文館是一座值得“深挖”的博物館。如果說走馬觀花式的觀看讓人感到驚喜,那麼細細品味每一件展品背後的故事,則能讓人無盡回味。比如,展品上的盲文就是上海天文館“埋”下的一枚“彩蛋”——在不少展品的文字介紹邊緣突出了一塊,上面有密密麻麻的凸起,這也是全國首座配有盲文介紹的天文館。據悉,首款為盲人定製的天文學課程也正在緊張的籌備中。
上海天文館還是國內少有的兼具科研和教學功能的天文館。這裡有世界上最先進的具有科普教育功能的自適應光學系統太陽望遠鏡,這臺光學儀器能將太陽光分成不同路光……還有一路光在經過最先進的自適應光學系統校正後,可獲得高分辨的太陽影像,觀測太陽表面的細節成為可能。豐富的展教活動,將是這座面向未來的天文館“常開常新”的秘訣所在。(文匯報記者 沈湫莎)
來源: 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