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肝病,大家就會想到肝炎,想到病毒,甚至產生認識誤區,以為只要沒有病毒感染,不酗酒傷肝,肝臟就不會受到損害。因此,對於自身免疫性肝病,很多人感到陌生。那麼,自身免疫性肝病有什麼特點?會不會傳染?應該透過哪些方法進行確診?如何應對呢?咱們現在就來幫助大家解疑釋惑。
自身免疫性肝病,其實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這種疾病,不是某1種疾病的名稱,而是1類由肝臟免疫反應介導的慢性進行性肝臟炎性疾病。以往,主要根據受到損害的肝臟組織及細胞型別,分為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發性膽汁肝硬化PBC、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PSC,目前,又加入了IgG4相關性膽管炎IAC,共計4種;如果前3種類型中的任意2種同時出現,則稱為重疊綜合徵,並且以PBC與AIH重疊較為常見。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確切發病機制,尚不明確。通常認為,可能由遺傳環境等因素觸發,自身免疫耐受被打破有關,最終導致進行性的肝細胞和膽管上皮的免疫反應,發性肝臟纖維化及肝功能衰竭。自身免疫性肝病,還可能同時伴隨其他免疫性疾病,比如,自身免疫性肝炎,伴隨乾燥綜合徵或類風溼關節炎。咱們現在就來認識一下較為常見的2類自身免疫肝病的特點。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女性患者較多,多數是隱匿性發病,可以引起噁心、乏力、上腹不適或疼痛、嘔吐、關節疼痛、皮疹等表現,也可以沒有明顯體徵。但是,該類疾病如果不經治療,可以發展為肝硬化,最終導致肝功能衰竭。確診自身免疫性肝炎,主要依據是血清轉氨酶升高、丙種球蛋白血癥、自身免疫抗體異常,需要進行抗核抗體、抗平滑肌抗體、抗肝腎微粒體抗體、抗可溶性肝抗原或肝胰抗原抗體等檢測。患者還會出現肝脾腫大及腹腔水。此外,組織病理學檢查可以發現介面性肝炎和門管區漿細胞浸潤。
原發性膽汁肝硬化PBC,主要發生在50歲以上的女性人群,是由於肝臟內的小葉間膽管肉芽腫炎症,導致小膽管破壞及減少,造成膽汁淤積,最終形成肝硬化。該病的早期,多數沒有明顯症狀,但是,會在5年內出現症狀,常見的表現是面板瘙癢、黃疸、乏力、骨質疏鬆、複發性尿路感染等,可以同時伴隨乾燥綜合徵、甲狀腺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檢查較常見的異常變化,是鹼性磷酸酶和谷氨醯轉肽酶水平升高,如果出現肝硬化或膽紅素血癥,則為病程晚期的指標,表示病情預後較差。值得注意的是,PBS患者可能反覆發生右上腹疼痛,容易與膽石症或膽道感染相混淆,需要注意鑑別。
自身免疫性肝病,與肝炎病毒感染無關,因此,不會傳染。自身免疫性肝病,通常是慢性進行性發展的疾病,但是,AIH也可能急性,甚至暴發性起病,並且迅速發展為肝功能衰竭,而多數的AIH,以及PBC,可以在幾年內進展為肝硬化,並且引起門靜脈高壓,甚至是肝癌。因此,對於自身免疫性肝病,需要及時確診並且治療,否則,在疾病的後期,只能依靠肝臟移植,才有可能得到挽救。
對於自身免疫性肝炎,目前主要是透過使用糖皮質類固醇激素,以及免疫調節劑,進行治療,阻止肝臟纖維化進展,預防肝功能衰竭。對於原發性膽汁肝硬化,目前主要採用熊去氧膽酸緩解病情。在日常護理方面,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不宜進食高脂食物,比如,肥肉或動物內臟等,對於香菇及芹菜等食物的攝入量,也需要控制;飲食方面可以增加魚蝦瘦肉等高蛋白食物,以及新鮮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此外,需要特別注意,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不宜盲目進補,或者使用來歷不明的藥物,防止增加肝臟負擔,導致加重病情。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快報、細節、提醒、釋疑、觀察、觀點、史話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