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長跟我說:我一輔導孩子,就煩躁惱怒血壓上升,能忍住不揍娃已經是最好的耐心了。
還有家長說:自從有了娃,我空前地享受上班時間,得心應手又能賺錢,真希望每天加班到娃睡著以後再回家。
首先,我家也有孩子,我能深刻地理解如上家長的煩惱。那叫不見狂想,見了狂怒,尤其是孩子學習的時候,總能分分鐘把你氣哭,還沒處訴說。
其次,冷靜的時候好好想想,我們對同事、對朋友、對一個陌生人,都能儘量客氣和委婉,即便一眼看出對方的缺點,我們也能婉轉地提起,或是視而不見避而不談,最多也就是沉默不說話。
然而,對於自己的孩子,我們在指出對方缺點的時候,是否也能語氣足夠委婉,態度足夠和善呢?
但凡是個人,一般都不太樂意接受被別人直戳痛點。別看孩子小,自尊心可是與生俱來的。先不談行為傷害,單單在感覺被語言傷害的前提下,你要對方能接受並改正,基本是痴心妄想,效果只會背道而馳。
要知道,您的每一句話,日積月累,就是孩子的人生。不要說什麼我是真心為孩子好,才打了他或罵了他。若您真心為孩子好,就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語言方式。
比如,下午出操時候,小朋友排了長長的隊伍跟老師去操場。排在中間和最後的小朋友,小心思裡就以為離老師較遠,偷偷說話打鬧不會被立刻發現。養成習慣後就很難自律。
我先透過觀察,找出兩三個最肆無忌憚的學生,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輕聲跟他交談:今天上課的時候,我一直關注著你,你聽取了昨天老師給你的建議,今天比昨天認真了很多,並且積極舉手發言。在課上老師還表揚了你,對不對啊?
小朋友立刻回想了起來,小表情裡都情不自禁浮起了自豪。我接著說:若你在排隊走路的時候,也能像上課時候一樣,眼睛盯著老師,不隨便說話,那就更值得老師表揚了。
對於另一個孩子,我與之交談就稍微更換了內容:你看啊,從我來了以後,你今天是第一次午睡能睡著的日子,而且睡得那麼香,老師看到都替你高興。睡覺都能那麼乖,那我們排隊走路的時候,也試著學習一下很乖的樣子。你說說排隊走路時候,啥樣子才算是乖的?小朋友就吧啦吧啦說出幾點。
別以為人小不懂,其實他們心裡個個明鏡似的,只是自控力差點而已。
然後我接著說:你看,你這麼明事理,啥都知道,那我們努力做到好不好?哪怕不能一下子全部做到,我們可以每天進步一點點,慢慢的你就能全做到了。到時候老師讓全班同學為你鼓掌。
這麼說有用嗎?有,但也許不能持久。在這個過程中,我還會時刻關注和監督,做到的時候不吝嗇表揚,沒做到的時候委婉地提醒。孩子的進步,需要老師的引導,而不是打擊。其實,家長也是一樣的。
那麼,在這裡,可以給家長一個談話模式:指出缺點之前,先找優點予以表揚,再提出需要改進的缺點,孩子就更容易聽取和接受。同時,也讓孩子感受到,您在關注著他,您是真心愛著他,他的優點和進步,您感同身受地為他高興,他的缺點,您願意幫助他一起改進。
希望我的日記能幫助到有需要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