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雲的創業生涯中,
常被人譏笑的一條,
是他有那麼多的企業投資,
竟然是投資一個,失敗一個,
真可謂一敗再敗。
如果把馬雲收購後,
經營失敗的企業,稍作列舉,
規模較大的就有30個之多,
規模小的恐怕不勝列舉了。
這當中,比較有名的就有:
2005年收購的雅虎中國,
已經倒閉關門。
2006年投資的口碑網,
已經倒閉關門。
2013年收購的蝦米音樂,
已經倒閉關門。
2016年後10億美元投資OFO,
已經倒閉關門。
2015年45億美元收購優酷土豆,
早已從龍頭老大直線墜落。
等等等等。
被收購企業的管理層,
先後抱怨過
被收購後的境況。
一般情況是,
阿里拿下該企業後,
先架空原創始人和高管,
然後空降阿里高管,
全盤否定原業務和理念,
同時大批次裁員,
留下的員工強行轉崗,
去做專業不對口的工作。
之後便人心惶惶,離職頻頻,
業務崩壞。
最後只有兩條路:
虧本強撐,倒閉關門。
看上去,
馬雲在企業收購方面,
的確是一敗再敗。
那麼,馬雲為什麼
在一敗再敗的情況下,
還要不斷地收購呢?
很簡單,
他收購這些企業的目的,
不是為了讓它們成功,
而是為了完善阿里的發展體系。
首先,他收購這些企業,
是為了歸攏它們的流量,
讓它們流進阿里的主打產品,
比如阿里巴巴,淘寶,阿里雲等。
同時,他也把這些被收購企業,
當成是推廣阿里產品的渠道,
比如口碑網、共享單車之類,
是讓螞蟻金服推廣支付寶,
保有市場支付份額,
當推廣的目的達到,
那些企業是死是活,無所謂了。
又再,他把這些收購企業,
補充進阿里原有的產業鏈,
為阿里原企業充血打氣,
至於抽血之後的收購企業,
是死是活,看它運氣了。
由於阿里是一個完整的發展體系,
那麼無論是後來自創的新企業,
還是外面收購來的企業,
只能是加入這個體系,
成為它裡面的一個組成部分,
起螺絲釘、抽水機之類的輔助作用,
本身能否賺錢擴張,不重要。
綜觀馬雲的企業收購史,
會看到,
馬雲為了阿里的整體戰略佈局,
在戰術上寧可放棄一個又一個企業。
即,為了一個宏大的勝利,
寧願在小的方面,
一敗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