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個小故事:《熱衷科名》
古時候,嘉興有一個叫馬淡於的人,他多次參加省試未中。道光辛未年間碰上加試的機會,而他家又十分貧困,妻子苦苦勸他不要去應考,他拒不聽從,硬是把他妻子的首飾耳環都拿去典當了,湊足旅費就出發了。
考試結束,他走出考場的時候,自我感覺非常滿意,回家後,天天盼望喜訊到來。
發榜的那天,他早早地守候在門口。這天,恰巧碰上同鄉人沈蓮溪道員中選,報捷的人走錯了門,來到他家。左鄰右舍都簇擁而來,一齊向他道喜。
馬先生感到欣喜若狂,上樓整頓衣帽,又命令他的妻子替他穿靴,並很傲慢地對他妻子說:“怎麼樣?我考中了啊!”他的話音還未落,忽然聽見樓下大聲喊道:“搞錯了,中選的人是沈蓮溪!”一下子,屋裡的人都紛紛走了。
馬先生的靴子還未穿上,他的妻子抬起頭來反問他說:“怎麼樣啊?”
故事講完了,它告訴我們:
1、封建社會,科舉是做官的階梯,因而成為一般士途人爭取的目標。他們不惜一切代價,力求登上龍門。其實,那並不是發掘人才的辦法。
2、馬淡於跟范進中舉中的範舉人何等相似?人啊,要客觀、公正地評價,不能高估自己,否則會貽笑大方。
3、常言道:榜上無名,腳下有路。在人生的大舞臺上,條條大路通羅馬,大可不必一條路走到黑。因人而宜,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之路,這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