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故事,出自清代解鑑筆記小說《益智錄》,翻譯時稍有改動。
唐代之前,在山東博山顏神鎮上,有一女子,姓顏,號文姜。過了及笄之年後,顏氏嫁給了一個姓郭的年輕人。由於顏氏在家排行第三,所以人們都叫他三娘。婚後,顏氏和丈夫舉案齊眉,相敬如賓,琴瑟和諧,伉儷情深,夫妻關係非常和睦。
很不幸,成婚才一年,丈夫就因病去世了。於是,家中只剩下了婆婆郭母和三娘,婆媳生活很艱難。
當時,三娘才十七八歲,如此年輕就守寡,著實有些殘忍。郭母身為女人,知道其中滋味,於是天天勸三娘改嫁。三娘被說久了,就問:母親,你為何總是勸我改嫁呢?是嫌我成累贅了嗎?如果這樣,那我跟你分家,咱倆各吃各的,我還養著你。郭母說:不是這樣,是我覺得你還小,若是守節,就耽誤了青春啊。
三娘卻說:母親說哪裡的話?自古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否則禽獸不如。我就是守寡一輩子,也是應該的事情啊!(這是古人的思想,和今天不一樣)郭母聽到後,雖然覺得兒媳婦這樣很苦很累,但心裡很高興,很欣慰,因為自己晚年生活有保障了。
為了生活,三娘開始紡織賣布掙錢,雖然掙得不多,但是也夠婆媳二人吃喝。
後來,三娘發現婆婆吃飯總是帶著愁容,她以為自己做的飯菜不好吃,於是就去買了豬肉、雞魚等孝敬婆婆。婆婆看到後,說:這麼吃下去可不得了,咱家沒這些錢。我不是說飯菜不好吃,只是覺得水有點苦。
當地的水確實又苦又鹹,但方圓幾里都是這樣,於是三娘每天都去五里路外的村莊取水,那裡的水甘甜。於是,不管三伏天,還是三九天,三娘都堅持去挑水。春秋天還好,夏天的時候,因為挑水走路,裡面衣服都溼透了,而冬天則要破冰取水,到家以後,水又結冰了。
有時候天氣實在惡劣,或者她身體不舒服,不能去挑水,她就給別人很多錢,請別人挑水來。總之,十年來,她一直這麼做,每天都讓婆婆吃到甘甜的水。
這一天,三孃親自去挑水,快到家的時候,她在一棵樹下休息。這時候,來了一個人,看樣子似乎是道士,他牽著一匹馬也在樹下休息。三娘一來累了,二來看對方是道士,也就沒避嫌。
那匹馬口渴了,看到水後就要把嘴伸到桶裡喝水。道士一看,連忙去拉馬,馬兒心裡想:我馱著你跑了半天,現在喝口水還不行,還讓不讓俺活了?它堅持要喝水,道士覺得這麼做不禮貌,堅持不讓它喝水,一人一馬爭執時,把水桶給弄倒了,一桶水頓時沒了,一片地方都溼了。
三娘一看,直接哭了,道士看到後,有點奇怪,問:這裡又不缺水,大不了再去挑一桶水就是,不至於哭吧?三娘擦了眼淚,施禮後說:不瞞道長,這裡確實不缺水,只是我沒有力氣再去挑水走十里路了,而家中老母又要吃水,所以我才哭了。道士又問為何,三娘把婆婆不喜歡家裡苦水的原因說了。
道士很感動,對三娘說:娘子別哭了,我有一個本領,能讓水重回桶裡。於是,他用手杖在溼地裡畫了個符,很快水桶裡的水滿了,而那片溼地則幹了。三娘大喜,對道士拜謝了。道士又把那個手杖給三娘子,說:回家以後,把水倒在大甕(就是大水缸)裡,再把手杖放水裡,以後水少的時候,就把手杖往上提,水就會往上漲了,你就不用再來回奔波取水了。切記,不要把手杖拿到大甕外面。
說完之後,道士和那匹馬全都不見了。
三娘回家後,試了試手杖,果然很有效。鄰居們看三娘不再每天去挑水了,於是都來問她怎麼回事,三娘說了後,鄰居們也都來取水。一開始,手杖還會因為水少而下沉,需要人往上提一下,水才能多。後來,手杖懸浮在了水中,水無論怎麼取都保持快滿的狀態。
於是,三娘每天有更多時間紡織了。這些年她手藝越來越好,織布賣的錢價格越來越高,她也因此掙了不少錢,還有結餘,漸漸富了。
幾年之後,婆婆去世了,三娘花光了積蓄給婆婆風光大葬。七天之後,她去到婆婆墳前祭奠,正哭著呢,聽到莊子裡很吵鬧,地點似乎就是自己家。她趕緊回家,看看怎麼回事。
原來,鄰居家兒子娶了媳婦,這個媳婦也來三孃家取水,但家裡人忘了告訴她不能把大甕裡的手杖拿出來,新媳婦不知道,取水時因為好奇就把手杖拿出來了。結果,大甕裡的水湧出來很多,噴出來一丈多高,而那根手杖則化為大龍,在大甕上方旋轉,似乎在阻止水湧出來。
等三娘趕回家的時候,莊裡的水已經有兩尺深了。說也奇怪,三娘在水中忽然如履平地,她來到大甕邊,龍忽然飛到空中不見了。三娘想堵住大甕,但無論怎麼做還是有水湧出來,眼看村莊都要被淹了。沒辦法,精疲力盡的三娘,只好坐大甕邊上休息一下。
剛坐在大甕上,水立馬就不湧出來了,三娘大喜,起來後,水還是繼續冒出來,沒辦法三娘只好一直坐在大甕邊上,旁邊的水則像泉水一樣流入大甕裡。最後,三娘坐化在大甕上,水也沒了。
當地人感恩,為了紀念三娘,於是在三娘坐化的地方,蓋了一座三間寬的孝婦廟,供奉她,並尊她為水母三娘。廟成之日,人們又把當地的鎮名,改為“顏神鎮”,以示不忘顏三孃的救命之恩。
而在水母三娘廟的旁邊,還留下一條河,當地人稱之為“孝婦河”。到宋代的時候,皇帝敕封三娘為“順德夫人”,併為她的廟賜額曰“靈泉廟”。
顏神鎮至今猶存,是齊魯之地三大古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