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嘴巴為什麼老是像含著苦瓜一樣感覺苦苦的,是不是上火了?”這好像是口苦的人就診必備的一句話。
《黃帝內經》裡,膽痺是形容以口苦為主症的疾病,膽熱、肝熱是形成口苦的主要病因。
中醫學認為,膽痺也就是現代醫學中的膽囊疾病,主要與肝鬱氣滯、飲食不節、外感溼熱有關,病機主要為肝膽氣滯、溼熱雍阻。但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有時以肝膽氣滯為主,有時以溼熱壅阻為主,其病變部位在肝膽。
治療膽痺除可使用煎劑,還可使用具有“簡、便、廉、驗”作用的中成藥。
金龍舒肝顆粒:較適用於急慢性膽囊炎、膽汁排出不暢者
金龍疏肝顆粒由金錢草、柴胡、龍膽、茵陳、黃芩、木香、青皮、滑石、大黃、硝石、丹參和莪術組成,具有清熱利膽、疏肝理氣的功效。臨床上,本藥用於溼熱氣滯所致兩脅脹痛,噁心嘔吐,或觸脅痛明顯而拒按、牽及肩背,口乾口苦,食少納呆,厭油膩,苔黃膩,脈弦數,以及急、慢性膽囊炎見上述證候者,肝炎膽汁排洩不暢者也可試用。
用法:開水沖服,每次20克,每天3次,7天為1個療程,用2個療程停1個療程。
血虛肝鬱(症見貧血、精神憂鬱等)脅痛者不宜使用;孕婦忌用;飲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膩食物;年老體弱者及兒童慎用。
(網路配圖)
病案:47歲的吳先生不久前出現兩脅脹痛、噁心嘔吐、口乾口苦、食少納呆、厭油膩症狀。其素嗜菸酒,有慢性胃炎史。他自我診斷為“慢性胃炎急性發作”,自服“胃舒平”未見效,故到某醫院中醫科尋求中藥治療。中醫師診斷為膽痺(溼熱氣滯,慢性膽囊炎急性發作),給予金龍舒肝顆粒口服,1天兩脅脹痛、噁心嘔吐緩解;2天兩脅脹痛、噁心嘔吐消失,口乾口苦、食少納呆、厭油膩緩解。效不更方,繼續鞏固用藥7天,口乾口苦、食少納呆消失,厭油膩緩解。隨訪1個月厭油膩消失。
膽石片:較適用於肝、膽結石者
膽石片由牛膽水、火硝、雞內金、枳殼、香附、木香、延胡索、黃連、白朮、吳茱萸、高良薑、山楂和青皮組成,具有舒肝利膽、行氣止痛的功效。臨床上,本藥用於肝膽結石、膽囊結石、肝內膽管結石氣滯證(症見右上腹疼痛或陣發性絞痛、痛引至肩背,伴腹脹、胃脘痞滿、厭食油膩等)。
用法:每次6片,每天3次,3個月為1個療程,一般連用2~3個療程。偶有輕度腹瀉、胃脘不適,一般可自行緩解。
孕婦忌服,用藥過程中如有結石嵌頓(症見劇烈疼痛)應到醫院取石。
(網路配圖)
病案:56歲的張大伯不久前出現右上腹疼痛、痛引至肩背,伴腹脹、胃脘痞滿、厭食油膩症狀。他自我診斷為“肝膽火旺”,自服“清火梔麥片”2天和到衛生所打針1天未見效,故到某醫院中醫科求診。中醫師診斷為膽痺(溼熱鬱結,肝內、膽囊結石),給予膽石片口服,1天右上腹疼痛、痛引至肩背緩解;3天右上腹疼痛、痛引至肩背消失,腹脹、胃脘痞滿、厭食油膩緩解。效不更方,繼續鞏固用藥4天,腹脹、胃脘痞滿、厭食油膩消失。隨訪10天未見覆發。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中醫治療口苦主要根據其發病因素,從疾病根源調理治療,雖然“熱”是口苦的主要原因,但並不是所有的口苦都是熱症。
如果只是短時間內感覺口苦,不必過於擔心,可能會自然消失,但口苦現象持續較長,甚至伴隨腹痛、腹脹、發熱、消瘦、明顯倦怠乏力等症狀,就需要到正規醫院檢查是否患疾病。
一般感冒和功能失調性口苦,可在醫生處方下,服用中藥湯藥或中成藥。
注意調整飲食結構,少食辛辣、過鹹食品和肉類。在進餐時,應儘量少考慮工作的事情。並適當運動,從而促進消化功能的正常運轉,尤其是腦力工作者,運動要有規律性。
綜合自《家庭醫藥》、搜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