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個促使我們去醫院的
最常見的症狀
從頭到腳
幾乎任何一個部位都可能出現
這樣或那樣的疼痛
公認的“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經痛
有人說:生孩子的分娩痛是最痛的,其實不然。全世界醫學界公認的“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經痛,讓人痛不欲生、生不如死。
三叉神經是人體十二對腦神經之一,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經,主要支配我們從頭頂、面部到口腔的感覺以及咀嚼肌的運動,並將頭部的感覺資訊傳送到大腦。三叉神經痛是最常見的神經痛之一,發作時驟發驟停,呈刀割樣、燒灼樣、針刺樣等難以忍受的劇痛,多發生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很多初發患者常會將三叉神經牙疼誤以為是一般牙疼,隨著病情發展,發作次數會逐漸增加,疼痛持續時間也越來越長,所以剛出現疼痛時要及時就醫以免誤診。
平時說話、咀嚼、漱口、洗臉、打哈欠、觸控等都可能引發三叉神經痛,以致患者極為小心,甚至產生恐懼心理。隨著病程延長,疼痛程度會逐漸加重,甚至每日發作。此外,天氣和氣候變化也是三叉神經痛的重要誘因,被風吹著或忽冷忽熱,都可使疼痛加劇。
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
帶狀皰疹,俗稱“纏腰火丹”“纏腰蛇”,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尤以冬春季常見。雖然症狀在面板上,但它實際上是神經系統疾病。
帶狀皰疹由一種叫“水痘——帶狀皰疹”的病毒感染引起,是一種累及神經和面板的常見皰疹性面板病。帶狀皰疹可發生於任何感覺神經分佈區,主要表現為沿神經節段分佈的紅斑、水皰,並伴有疼痛,臨床上以胸背段最常見,可高達55%,其次還有腰段、頸段,以及三叉神經分佈區域。
皮損癒合,其實並不代表“好了”。帶狀皰疹最嚴重的影響是對神經的破壞,即帶狀皰疹後神經痛。這是一類複雜的神經病理性疼痛。根據臨床經驗,多種因素與之相關,如高齡、發病部位接近頭面部或上肢、有反覆帶狀皰疹病史、皰疹範圍較大、皰疹癒合較慢、治療不及時、疼痛出現時間較早、情緒焦慮抑鬱等。
治療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原則是:儘早、足量、足療程及聯合治療。規範化治療後,部分患者可以治癒,但也有部分患者的病程可能較長,短則數週,長則數年。
痛風真的特別痛
痛風是由單鈉尿酸鹽沉積所致的晶體相關性關節病,與嘌呤代謝紊亂或尿酸排洩減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癥直接相關。關於痛風的痛,民間也稱“白虎歷節”,意思就是發作時就像白虎在撕咬自己的關節一樣。
痛風有急性關節炎期和慢性關節炎期之分。當飲酒、高蛋白高嘌呤飲食、勞累、壓力和藥物等誘因導致痛風急性期發作的時候,尿酸沉積的關節處會有劇烈的疼痛。
對於慢性痛風病,其疼痛症狀相對較輕,持續時間也相對較短,患處關節及周圍組織還會出現紅腫、發熱的症狀。對於急性痛風發作,其疼痛感十分劇烈,呈撕裂性、刀割感、咬噬樣,而且疼痛時間可持續12小時。夜晚的疼痛往往比白天加劇。
當關節處有突發、劇烈的疼痛,應該及時就診。如果除了關節疼痛,還伴隨著關節處的發熱發炎、體溫升高,可能是感染的標誌,更應當及時去醫院就診。千萬不要忌諱就醫,醫生會選用藥物進行治療。
由於痛風和尿酸的增高相關,正常人預防痛風,需要從調整飲食、多運動和保持健康的體重入手。
合理選藥規避誤區
生活中,一些人過於依賴止痛藥,稍有痛感就馬上吃藥;同時,很多人又過於謹慎,即使疼痛難忍也扛著不吃,以致影響生活質量。
有些人吃了止痛藥之後感覺效果不明顯,於是不管醫囑和用藥說明,自己私自加量。這樣做不僅起不到止痛的效果,反而容易引起身體的其他不適。因此,當發現目前使用的止痛藥無效時,應及時就醫,請醫生幫助調整用藥。
還有許多人害怕上癮而拒絕使用止痛藥,其實,對疼痛的忍耐可能會耽誤很多疾病的最佳診療時機。例如,對癌症患者而言,及時、按時用藥更安全有效,而且所需的劑量也較低。長期得不到止痛的患者,容易焦慮、寢食難安,影響生存質量,使其不能耐受原發病的手術和放療、化療。
文章來源“健康中國頭條”(宣告:“重慶藥品監管”微信公眾號刊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