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了“三伏天”
很多人都像鬆了一口氣
終於可以涼快些了
但是在夏秋交替階段
實際上隱藏著很多健康隱患
心血管、呼吸系統、消化道疾病
在秋季扎堆來襲
要躲過這些危機
可要多多留神
“多事之秋”容易遇上……
心腦血管疾病
秋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多發季節,據有關資料報告,秋末冬初時節,高血壓、腦溢血、心肌梗死發病率遠高於其他季節。
這是因為天氣變涼,面板和皮下組織血管收縮,周圍血管阻力增大,導致血壓升高。寒冷還會使血液纖維蛋白濃度增加,引起血液黏稠,導致血栓的形成。同時,易引起冠狀動脈痙攣,直接影響心臟血液供應,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
“亂穿衣”患感冒
換季時節,街上能看到有人穿著短衫短褲,還有人穿長袖長褲、毛衣、外套等。很多人會因為不習慣夏秋換季時忽冷忽熱的天氣狀況,掌握不好添減衣服的分寸。
有一句俗話叫“春捂秋凍”。“秋凍”應該理解為:秋季雖然氣溫慢慢變涼,也不要過多地增加衣服,因為此時氣溫不穩定,過多地增加衣服,一旦氣溫回升,稍有出汗吹風,很容易感冒。
建議隨時關注氣溫變化,根據情況適時增減衣物。另外,夜晚入睡時,一定要蓋上被單、毛巾被等抵禦夜涼侵襲。
腸道疾病多發
夏秋交替之季特別容易滋生病毒、細菌,易引起腹瀉。秋季腹瀉大多是因為病毒感染,腸道菌群失調所致。加上入秋後,人體的消化功能逐漸下降,腸道抗病能力減弱,稍有不慎,就可能發生腹瀉。因此,預防秋季腹瀉主要是防止著涼,尤其是要防止疲勞後著涼,因為疲勞使身體免疫力下降,病毒容易乘虛而入。
最典型的是沙門氏菌,夏秋兩季是它最活躍的季節,常見的感染症狀是嘔吐、腹瀉、腹痛,重者可引起脫水、休克,甚至引發敗血症。沙門氏菌常常寄居在人和動物體內,常汙染肉、蛋、奶及其製品。
慢性支氣管炎
秋季是慢性氣管炎的高發期。呼吸道對天氣的變化比較敏感,且適應性較差,容易引起感染而發病。因此,針對氣管炎反覆發作、遷延不愈的特點,還需積極配合治療。
另外,秋季草枯葉落,空氣中敏感物較多,這也是誘發氣管炎的原因之一,應儘量避免接觸過敏源。
面板敏感
換季時,環境以及身體內部機能的變化使角質層的防禦功能減弱,面板容易出現乾燥、粗糙、刺痛、吸收力變差、潮紅等問題。此時,一定要避免給肌膚增加額外的刺激,所以最好不要使用磨砂膏以及含有酒精和高濃度酸性成分(例如果酸、水楊酸、杏仁酸、維甲酸等)的保養品或藥物。
改善換季敏感問題最重要的就是提升肌膚的防禦力,避免刺激。此時可以使用一些具有修復效果的產品,完善肌膚的皮脂膜。但需要注意,如果肌膚不適非常嚴重,就要及時到面板科就醫面診,不要自行亂用護膚品或藥物。
提高免疫力 遠離換季病
1.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的飲食,合理的作息。
不抽菸、不喝酒,不吃油炸食品,少吃醃製、加工以及煙燻的肉類。
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高蛋白質低脂清淡飲食,少量多餐,不暴飲暴食,飲食規律,三餐按時吃等。
2.適當增加運動
生活中很多人都缺乏運動,在公司一坐一整天,回到家馬上癱在沙發上,週末休息了也要宅在家。而適當的活動和鍛鍊,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增強自己的體質。
3.按時睡覺不熬夜
經常熬夜的人會出現疲勞、精神不振、抵抗力下降,而且感冒等呼吸道疾病、胃腸道等消化道疾病也都會找上門來。這主要是因為熬夜時人的正常生理週期被破壞,抵抗力也就會隨之下降。
4.適當補充蛋白質
人體在與外界環境作鬥爭,維持自身免疫力過程中,“抗體”是其必不可缺少的戰鬥“武器”。而蛋白質正是形成抗體的重要物質基礎。所以,想要提高免疫力可以多攝入一些蛋白質豐富的食物。
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很多,日常吃的牛奶、雞蛋、禽、瘦肉、魚、蝦、蟹肉等,還有大豆等都是優質蛋白質的良好來源。
作者/張盼盼
圖片來源於網路
來源/微信公眾號“健康中國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