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農村到處都在開辦“林下養雞”專案,可以說這個專案在當時是風靡一時、賺足了農村人的眼球。我親眼所見我們本地,很多農村人興沖沖地進入到林下養雞專案、唯恐落後;一些在外打工的農村人也紛紛回家、返鄉創業,都希望能抓住這個“風口”、贏得相關政策的扶持,從中大賺一筆。
當時除了有當地畜禽部門對這個專案的大力宣傳推廣外,更有一些農業專家也在不停地“敲邊鼓”,他們說“林下養雞”是一個非常科學的養殖專案,能夠把農村的種植業、養殖業有機結合,既能讓雞更香、果更甜,又能降低種養的成本,一舉兩得、相得益彰。
然而實際操作下來的結果,恰恰應了那句話: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很多農村人也不過就是搞了半年,就紛紛虧本離場,真的就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尤其典型的一個例子,是我們村裡的一個年輕人,本來一直都是在浙江打工,掙到了一些錢,聽說家鄉的“林下養雞”專案能賺錢、還有補助,就興沖沖地開著自家買的小轎車回到農村老家,準備大幹一場。
這個年輕人和我是鄰居,他的創業精神令我敬佩,於是我也在他的雞場幫他管理,順便也掙一點零花錢。然而沒想到的是,才僅僅一年,他就不得不關閉了雞場,聽他說一共虧損了20多萬元,我看到他開回來的小轎車也不知何時賣出去了,轉而購買了一臺摩托車供他出行的需要,另外還欠我兩個月的工資至今都沒付給我呢。
一個專家和畜禽管理部門都說很好的養殖專案、一個曾經唱得如此響亮的科學養殖方式,為何在農村實際操作起來,卻遇到了如此不堪的結局、流落到如今幾乎無人問津的地步?我對此也進行過深入的探討和分析,我認為與以下這些因素是密不可分的:
一、最大的問題是技術培訓不到位
“林下養雞”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它其實涵蓋了種植技術和養殖技術兩個方面的知識。動物和植物各有各的生長特性,對外部生長環境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如何做到有機的結合,實際上也是一門學問,沒有科學的思維和規範的流程,那多半都會以失敗而告終。
我們農村人對於單一的種植或養殖,那當然不是問題,基本都能熟練掌握,但在同一片土地上同時進行種養專案,那就有些難度了。照顧到了動物的管理,可能又會忽視了植物生長的需求;搞好了植物的管理,可能又疏忽了動物成長的要求。所以有機結合、綜合管理的度量不容易把握住。
而相關部門在技術培訓這一塊,做得也不是很到位,他們往往只是宣傳發動、規劃區域,然後就是把幫助扶持的錢物到位,剩下的就基本沒有管多少了,全憑沒有科學技術的農村人,靠著自己的經驗辦法去折騰,不僅提高了種養的成本,還增大了失敗的機率。
二、畜禽的天敵侵擾較多
我們都知道,家禽是小型動物,它的天敵很多,蛇、鼠、老鷹等都會對它們帶來傷害,如果僅僅只是在農戶家裡散養,問題還不是很大,可是如果是大批次在野外養殖,那就特別容易招來天敵的光顧。
如果是採取一些防護措施,比如搭建防護網、派人整天守護等,又會極大提高養殖成本,這對於一些農村家庭來說,也是承受不起的,所以我看到多數的農戶都是因陋就簡、自由散養,小雞遭到天敵攻擊的機會就增加了很多,有的農戶等到小雞長大時,因各種原因造成的家禽死亡或失蹤的數量,基本超過了一半以上。
三、雞對水果的破壞也較大
這個問題我估計可能就連專家們也沒想到,他們只是想到了家禽糞可以作為果樹的肥料,但沒想到成年家禽會對成熟後的水果造成危害。
實際上家禽糞如果沒有經過腐熟處理,一是不容易被果樹吸收,二是家禽糞還容易燒根,更有可能影響到果樹的產量;同時因為有大量的家禽每天都在林下活動,所以果農也不敢大膽給果樹施打農藥,不能及時防治果樹的病蟲害,反而給果樹的健康生長帶來了隱患;另外就是當果樹進入到開花和掛果期,成年家禽會經常飛到果樹上,啄食花朵或水果,必然影響到水果的產量。
四、雞瘟疫情的防範有難度
大批次養殖家禽,最讓養殖戶擔心和害怕的事情,就是雞瘟。因為家禽規模化養殖,很容易爆發雞瘟,而一旦爆發雞瘟,那就是災難性的後果。
有人也許會說,應該給雞苗進行免疫預防,此話不假,但是如果真的是大批次的家禽聚集在一起,爆發雞瘟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畢竟農村養殖戶不是那些集團養殖公司,他們有實力、有技術,能夠做到精細化養殖,但農村的散養戶們大都只是依靠經驗在養殖,是一種粗放式的養殖方式,而且一旦爆發雞瘟,既不能在第一時間發現,也不能及時採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隔離和防治,造成的損失自然也就很大了。
以上就是我對造成“林下養雞”專案逐漸銷聲匿跡的原因分析,大家覺得我分析得有道理嗎?你對此是怎麼看的呢?如果給你扶持、讓你去搞“林下養雞”,你願意嗎?歡迎在下方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