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也被人們叫做蔚藍之星,是因為衛星在地球上方俯瞰時,發現地球有一大半面積都被海水包裹著,海洋的總面積佔地球表面積的百分之七十一。
海洋對於人類而言,是廣袤而神秘的,這些年來人類也一直在尋求與海洋和諧共處的方式,比如說如何有效預警海嘯、在海底開採石油等等。可是如果南極冰川全部融化,海平面就會上升至66米,那時的海洋會像一隻巨獸襲來,吞沒我們的家園。
1995年的凱文·瑞納茲指導的科幻片就將海平面上升後的世界展現在人們的眼前,《未來水世界》當中描述的就是在溫室效應之下,地球上的冰川全部融化,所有陸地都沉入了海底,人類只能在自己修建的“海上浮島”中生活。以目前地球的升溫速度,很難說影片中展示的事情在未來幾百年中不會變成現實。
細心觀察過我國地圖的人都知道,我國的海岸線還是比較長的,而且許多人口稠密的城市都聚集在東南沿海地帶,比如作為一線城市的上海在2020年人口數量就達到了2487萬人。如果海平面上升至66米。除了上海還有哪些一線城市會被海水淹沒?到時候東南沿海地區還會有幸存的城市嗎?
溫室效應
冰川融化的原因是全球變暖,而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正是“溫室效應”。大家都知道,地球有著厚厚的大氣層,它包裹著地球,使得地球免遭於許多來自太空的輻射侵蝕。太陽光中的短波輻射可以穿過大氣層,使地球變得溫暖;但是地球本身也有熱量要透過大氣散發出去,可是大氣層當中的二氧化碳會阻擋這種“散熱”。
因此“溫室效應”形象來說,就是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變多使得地球散熱困難,地表的溫度因此不斷升高,這時的大氣層就像一個巨大的玻璃罩,使地球不斷地吸收太陽光卻無法散熱。比如金星就處在二氧化碳大氣層包裹的人間煉獄當中,地表最高氣溫能達到462℃。
但是大家知道嗎,溫室氣體不止有二氧化碳而已。如還有甲烷、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都是溫室氣體,不過在它們當中二氧化碳最為最頑固,它在大氣中的存在時間可以達到200年之久。
近幾年我國一直在倡導大家過“綠色低碳”的環保生活,比如出門少開車,距離近儘量乘坐地鐵等公共交通,如果可以騎共享單車就更好了。這是因為二氧化碳的主要來源就是化石能源的燃燒,比如說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其中排放量最大的就是煤炭。
過去國家的供電、供暖大多都採用燃燒煤炭獲取能量的方式,這些年也在積極轉型向使用清潔能源,比如說水能、風能等。第一是煤炭作為不可再生能源,使用要有規劃和限度。第二我國早已主動承擔減碳責任,積極的尋求各種方式減少碳排放,為減緩全球變暖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海平面上升至66米
科學家們研究發現近五年以來,南極冰川的融化速度在不斷加快,南極作為全世界最大的“儲冰庫”,擁有的冰量佔世界冰川總冰量的百分之九十九。南極能儲存如此多冰的原因是,緯度高地勢也高,空氣稀薄散熱快。太陽光照射在冰面上,大部分都被反射,吸收到熱量非常少。除此之外,南極洲附近還環繞著寒流,也有利於冰川的形成和儲存。
可是最近的資料卻顯示南極冰川的現狀並不樂觀,南極周邊海域的溫度升高,使得南極洲邊緣的冰層被融化,溫暖的海水就這樣不斷地湧入,侵蝕到了南極冰川內部。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賈敏·戈林鮑姆指出,南極洲東部最大的託滕冰川已出現變薄跡象,正面臨融化威脅。他的團隊使用雷達探測顯示,溫暖海水透過冰蓋下的低谷進入盆地,導致冰層融化,最終將使得海平面升高5.1米。
科學家根據統計發現,在過去的20年間,南極洲冰川每2年的融化冰的體積總和相當於一座珠穆朗瑪峰。
我國的大陸海岸線長18400km,海岸線總長度32600km,因此海平面高度上升對於我國的影響還是非常顯著的。當海平面上升1米,上海海拔較低處和江蘇省部分地區就已經開始面臨威脅了。上升20米時,上海和廣州就已經完全被淹沒了,這時的深圳由於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高於上海廣州,因此還有部分尚未被海水淹沒。
當海水上升至66米時,我國的四個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就已經全軍覆沒了,因為它們的大部分地區平均海拔都低於66米。不僅是這些一線城市,我國的東南沿海這是基本也變成海底的“亞特蘭蒂斯”了,只有西北部、西南部和東北部部分地區還未面臨淹沒威脅。
預計到那時沿海會有超過7億的人口向內陸深處移居,主要移居的地帶集中於新疆、西藏、甘肅這種地勢較高,人口稀少的省份。除了我國的沿海及地勢較低的內陸地區會沉入海底,世界各國的沿海城市都會受到嚴重損害。地勢較低的荷蘭大部分地區都會被淹沒,印度洋上旅遊勝地馬爾地夫群島將完全消失,義大利的水城威尼斯也會徹底變成“海底城市”。大洋中的島國此時都已經不存在了,美國經濟發達的沿海城市大多也會被淹沒。
這時,地球已經有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地區處於一片汪洋當中了,人類為了生存只能向內陸高海拔地區不斷地遷移,或許隨著海平面的不斷升高,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將成為人類最後的家園。
遠古病毒與極端天氣
不僅冰川融化的海平面升高會給人類帶來巨大打擊,南極洲冰蓋下的遠古生物遺體中的病毒才是更為恐怖的存在。“新冠病毒”就已經給世界各國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不僅是國民的人身安全,國家的經濟也隨之大幅度下滑。
並且生物學家對於遠古病毒作出推斷,認為它們是現在醫學科技無法預防和攻克的存在,這也就意味著一旦傳播爆發,沒有疫苗和特效藥,人類的生存狀況堪憂。而且由於目前全球化的趨勢在不斷加強,世界上各個國家的聯絡日益緊密,如果在遠古病毒爆發蔓延的情境之下,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
除此之外冰川融化導致全球的生態平衡受到影響,極端天氣,如厄爾尼諾現象、乾旱、洪水會出現得越來越頻繁。比如說最近的十月,明明應該是秋高氣爽的秋天,中國的多個城市卻“一秒入冬”,前一天還在穿短袖,今天就已經套上羽絨服了。這種天氣突然變冷,以及夏季部分城市持續高溫突破新高的情況都是由於全球變暖造成的。
地球作為一個完整的生態圈,影響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環環相扣。美國在今年夏天就出現了巨大的龍捲風以及冰雹強對流天氣,多人房屋被捲走砸壞無家可歸。種種現象表明,人類自己種下的惡果終究要自己品嚐。
全球變暖對我國的影響
前文提到了,溫室效應之下的海平面上升會淹沒我國的部分城市。但是這只是災難的冰山一角而已,海水的侵入會使得我國的農作物產量急速下降。主要的平原耕種地區都被海水淹沒,無法生產出糧食。
糧食是生命之本,那麼淡水就是生命之源。全球變暖使得我國河流的徑流量減少,蒸發量變多,黃河和內陸地區的蒸發量可以達到15%。我國的水資源將存在供不應求的情況,到了乾旱時期,西北地區將面臨嚴重的缺水的境況。經過研究發現2010到2030年我國西部地區的缺水量約為100億立方米,至2050年將面臨缺水200億立方米的困境。
我國的內陸冰川面積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融化速度也在不斷加快,比如西北部烏魯木齊市的河源1號冰川就一直處於消退的狀態,在1992年監測時已經減少了15.1%。估計到2050年我國西部冰川面積將減少27.2%,摺合冰量約16184km3。
全球變暖還會使得蟲害加劇,昆蟲的繁衍速度相較於現在會更快,並且沒有了寒冷冬季的天然影響,它們的繁殖期也會變長。因此我國的農田種植地區會受蟲害侵擾嚴重,農藥的使用量變多,導致土地的土壤質量下降。
應對措施
對於海平面的上升,專家指出現有的冰川消融已經屬於不可逆的了,我們只能減緩溫度的提升,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的報告顯示,1880年到現在,地球的地表平均溫度升高了0.74℃,統計得出2005年時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了65萬年以來的最高峰值。
因此節能低碳,需要每一個人身體力行地去做。各國也在積極的研究探索清潔能源,減少碳排放。如果順利的話,核聚變技術研究出的清潔能源不僅不會釋放溫室氣體,還有著巨大的儲量。如果海平面上升不斷上升,高度已經危及到我國的沿海城市,相信國家也會及時做出決策,轉移沿海人口,保護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結語
中國的科幻鉅作《流浪地球》裡面有這樣的一句臺詞使人印象深刻。“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希望本文和這句臺詞能引起大家的警示,全球變暖不是某個國家或者城市的事情,而是全人類共同面對的難題。
如果總有人秉承著事不關己的態度,那麼總有一天海平面會上升至66米,家園會被海水淹沒殆盡。到了那時,再去反省後悔就晚了,哪怕是為了親人,為了後代,我們也應該從現在就開始努力去做,減少個人的碳排放,對於國家和世界而言也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