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一生都在不斷總結,留下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從曾國藩為官的一生來看,他每天都在與不同的人打交道。這些人中,有陰險毒辣的小人,也有謙謙君子。讓人十分好奇的是,他到底憑藉什麼本領,能和各種人順利交往?
答案就一個,那就是馭人術。曾國藩認為:辦大事者,以多選替手為第一義。
這就是曾國藩馭人的終極目的。可以想象,如果有各種人才都來幫助你,能不成功嗎?
這個馭人方法,是曾國藩在47歲後,受人打擊的時候才總結出來的,讓他從此能駕馭各種人才,也讓他的仕途更加暢通。曾國藩的這個馭人方法非常簡單,學會了能和各種人無障礙交往。
下面,我們一一講解:
曾國藩在組建湘軍時,最先成立的工作機構是幕府,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郭嵩燾是他的第一任幕僚長。
著名歷史學家蕭一山大力提倡經世致用,他在研究曾國藩時,就對曾國藩的很多成功經驗特別推崇,並精心研究過曾國藩的幕府,在其所著的《曾國藩傳》中,認為曾國藩的幕僚,在典盛時期,超過了200餘人,而有歷史資料記載的就多達89人。
在眾多幕僚中,各種人才應有盡有,有負責籌集糧餉者,有專門替他物色人才者,有領軍者,也有出謀劃策者等等。
同時,曾國藩還是一個善於交往的人,無論是和朝廷的官員來往,還是和地方的官吏打交道,都能做到遊刃有餘,確實有他的過人之處。
曾國藩善於馭人的本領,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實踐中摸索總結出來的。在曾國藩47歲前,他的馭人方法並不成熟,常常受到官場同僚的排擠,無論在湖南練兵,還是到江西作戰,曾國藩由於手中沒有地方實權,和地方官吏們的關係異常緊張,尤其是在江西的時候,受以巡撫陳啟邁為首的地方大員的掣肘,讓他一度陷入困境中。
咸豐七年(公元1857年),47歲的曾國藩在江西由於無法和地方官員們搞好關係,十分苦惱,因此,利用父親病逝的機會,回家丁憂守孝,暫時離開官場。這一時期,曾國藩一度被剝奪軍權。
閒下來的曾國藩,有更多時間來總結前面的得失。
一個人能不能獲得成功,就看他將問題的焦點放在什麼地方?曾國藩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就是善於從自己的內心去尋找問題。
曾國藩清楚地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點:矯激近名,揚人之惡,有始無終,怠慢簡脫。
曾國藩不僅是一個理學大師,也是一個心學大師,他從《莊子》等著作中受到啟發,對自己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和總結,那就是自己比較偏激、好名;喜歡批評人;做事有始無終;待人接物也比較怠慢。
這是曾國藩在官場上摸爬滾打十多年後的總結,非常深刻,如果沒有一定社會閱歷的人,要想認清自己,其實很難,但只要懂一點心學,就能輕鬆認清自己。這一點,在我的專欄《曾國藩心學》中有更加系統的介紹和解讀,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看看,它會讓你豁然開朗,真實認識自己,做一個有底氣的人。
如果只認識自己的不足,而沒有一個改進方向,也是勞而無功。認識了自己的錯誤後,曾國藩決定從以下幾方面來改正:平易近人,樂道人善,慎終如始,修節莊敬。
曾國藩的改進方向,都和與人打交道有關,那就是: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要看到別人的長處,表揚別人的長處;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始有終;待人接物要真誠。
那麼,如何才能真正做到這幾點呢?此時的曾國藩,才真正悟到了馭人的方法,即:與光同塵!
這4個字,是曾國藩駕馭人的精華,只要學會了,就能和各種人無障礙交往。其核心思想是:任何人都有一技之長,都不能輕視,無論是君子也好,還是小人也罷,只要能做到和他們“同流而不合汙”,就能獲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可,就能獲得他人的幫助。
悟出了這個馭人方法後,曾國藩在後面的歲月中,十分順利,很快就成為兩江總督,權傾天下了。
關於曾國藩馭人術的很多例項,在《曾國藩馭人術:用最簡單的方法駕馭人心》中有詳細講解,對於不善於與人交往的讀者,千萬不要錯過,一定要去看看,說不定,能改變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