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省會,非特區,不沿海,更沒有什麼特殊的資源……佛山為何能在中國產業地標中處於“江湖中心”,併成為全國唯一的製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城市?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李豔豔
編輯|米娜
頭圖來源|視覺中國
“有家必有佛山製造”,佛山——中國最具經濟活力的“特大城市”之一,也是培育出最多大企業的“小地方”之一。
背靠粵港澳大灣區的影響力,佛山一躍發展成為全國民營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在全國百強地級市排名中,佛山常年名列前二,僅次於蘇州。如今,佛山已步入“特大城市”之列:常住人口近950萬,市場主體超過100萬戶,經濟總量突破萬億大關。
敢闖敢拼的佛山人在商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神話。同為世界500強的“空調巨頭”美的和“宇宙第一房企”碧桂園,均誕生於此。今年,有7家佛山企業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楊國強,1955年出生於廣東佛山的一個村鎮上。
“我是一無所有的農民出身,25歲前的貧窮不可想象。18歲前沒有穿過鞋、沒有穿過襪子,23歲時衣服上打的補丁,已完全掩蓋衣服原有的顏色。”這是楊國強對自己早年人生經歷的深刻回憶。
1978年,在哥哥的幫助下,楊國強進入當地房管所,做起泥瓦匠。1980年,他成立施工隊,自己當起包工頭。1992年“南巡講話”後,沿海開放的幾個城市,出現了一股房地產投資和開發的狂潮。資料顯示,這一年中國的房地產投資與1991年同比增加117%。
也正是這個時候,楊國強開啟了房地產創業之路。
自1992年碧桂園成立至今,楊國強把房子蓋到了全國千餘個城鎮,去香港和紐約敲了三次鍾,公司牢牢盤踞地產龍頭之位,被行業譽為“宇宙第一房企”。2018年,碧桂園提出造“機器人”。在碧桂園的版圖中,機器人與地產、現代農業一起,已成為拉動企業發展的“三駕馬車”。
楊國強的創業經歷有典型的佛山特徵。“紅船泊晚沙,萬人看瓊花。”悠久的歷史傳承,優良的地緣優勢,濃厚的商業氛圍,多種文化的交流傳播,以及代代相襲的淳樸善良、勤勞勇敢的天性,孕育了佛山獨具魅力的嶺南傳統精神文化,剛柔並濟、敢闖敢拼,領風氣之先,造就了佛山人的精神核心。
地處珠三角腹地的佛山是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國務院批覆確定的全國製造業基地。如今,佛山被寄望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廣佛極點”,是全國唯一的製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城市。
狀元之鄉、武術之城、天下四聚、製造名城……古往今來佛山的閃亮名片不勝列舉,如今,躋身特大城市的佛山,又有了網紅城市的新標籤。
“有家必有佛山製造”
1942年出生的何享健,是楊國強的順德同鄉。
在戰火、蝗災和旱災中,何享健度過了他的童年時光。1968年,他帶著23個居民籌款創辦了北滘公社塑膠生產組,十二年後轉型製造風扇。基於此,何享健進入家電行業,1992年成立了美的集團,此後數年,何享健帶著美的一步一步完善了現代企業制度。
1999年,美的實行股份制改組,隨後何享健聯合其他高管和員工,完成了對美的的收購,成為名副其實的掌門人。如今,美的集團已經是一家集消費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智慧供應鏈、晶片產業、電梯產業的科技集團,市值超過5000億元。
地靈人傑的佛山“孕育”出了很多優秀的民營企業家族。有說法稱,目前在佛山商界,楊惠妍家族、美的何享健、格蘭仕梁慶德、黃聯禧左笑萍夫婦一起,被大家稱之為“佛山四大富豪家族”。根據最新公佈的《2021新財富500富人榜》顯示,何享健家族財富為2486億元。
梁慶德算是一個大器晚成的企業家,他41歲才開始創業做羽毛生意,54歲時梁慶德再度創業,進入微波爐行業,才有瞭如今大名鼎鼎的格蘭仕集團。如今,格蘭仕已成為中國微波爐市場上的霸主,擁有全球約50%的市場份額。
梁慶德將格蘭仕打造為“全球家電製造中心”的標杆。黃聯禧及其夫人左笑萍,同樣是典型的白手起家、紮根佛山的民營企業家之一。他們一手打造的中國聯塑控股集團,已走過34年曆程,是國內大型建材家居產業集團。截至目前,塑膠管道業務的市場佔比,全球排名前三。
改革開放以來,佛山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6%,成為全國經濟發展較快、綜合實力較強的城市之一。有統計稱,2021年上半年,佛山地區生產總值完成5474多億元,位列全國主要城市前20,增長17.3%。該增速高於全國(12.7%)、全省(13%),在全省地級市中排名第一。
“有家必有佛山製造。”談及佛山的製造業,很多人這樣感慨。有統計稱,31個製造業門類中,佛山有30個。作為全國乃至全球重要的製造業基地,佛山現有19萬家製造業企業,2020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已超2.2萬億元。
9月25日,2021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調研分析報告發布。榜單顯示,佛山共有7家企業躋身民企全國500強。這7家企業包括碧桂園控股、美的集團、美的置業、宏旺集團、興海銅鋁業、聯塑科技、格蘭仕集團。
今年上榜的佛山企業,從事製造業的比重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榜單顯示,2021年全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從事第二產業的有319家,其中製造企業277家,佔比為55.4%;而在佛山入圍的7家企業當中,有5家企業從事製造業,佔比達到71.4%。
為什麼是佛山?
憑藉高效的政府服務,聯結全球的貿易和市場,世界上門類最齊全的產業鏈條,全球頂級人才正向佛山區域匯聚。資料顯示,今年前8月,佛山共簽約引進1億元或1000萬美元以上專案242個,簽約投資總額2054.33億元。
非省會,非特區,不靠近海岸,更沒有什麼特殊的資源和政策……佛山,一個“非典型”地級市,為何能邁入全國23家“萬億GDP”俱樂部之列?為何能成為“中國十強地級市”?為何能在中國產業地標中,處於“江湖中心”,併成為龍頭企業集聚的“網紅城市”?
這是坊間廣泛流傳的“佛山之問”。答案也很簡單——就是瞄準營商環境的“城牆口”,猛攻。
進入21世紀,廣東省正式提出要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從此,佛山拉開了最佳化營商環境的巨幕。從“管理”到“治理”再到“服務”,佛山積極發揮政府作用,把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不斷破解企業發展壯大中的“痛點”“堵點”和“難點”問題。
作為全國唯一一個製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城市,佛山正在積極推動當地製造業的數字化、智慧化轉型。今年4月,佛山市相關領導透露,未來3年,佛山市、區兩級政府將投入超過100億元,推動製造業開展數字化轉型。
今年7月,佛山市政府印發《佛山市推動製造業數字化智慧化轉型發展若干措施》,從加快製造業企業轉型、加大金融財政支援、加快產業叢集轉型、增強數字化智慧化供給、最佳化數字化智慧化公共服務五大方面,設立多個針對製造業數字化、智慧化轉型的獎補、扶持專案。
佛山在上述檔案中明確提出,每年認定30家數字化、智慧化示範工廠、100個示範車間的目標,單個企業每年獲得技改固投扶持資金總額最高1億元,並設立總規模為300億元的佛山市制造業轉型發展基金,有效期持續到2024年8月。
地方政府以這樣的力度來支援產業轉型,在全國都是不多見的。
在產業升級背景下,佛山正歷經從“工業大市”向“智造強市”的轉變。近期,佛山市委市政府正在積極推進“三大行動”,即傾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廣佛極點”、全力推進製造業數字化、智慧化轉型、持續營造一流的國際化營商環境。
據佛山市工業和資訊化局資訊產業科科長劉亞雲介紹,佛山當地企業對於數智化示範工廠、數智化示範車間的申報非常踴躍,多元的扶持專案中,最難扶持的是產業叢集的數字化、智慧化轉型,而產業叢集轉型中的中小企業抱團數字化轉型,又是她最希望看到的場景。
作為生產全國1/5機器人的產業高地,佛山對於機器人企業的吸引力越來越強,產業叢集初具規模。9月17日,數字化、智慧化轉型下佛山機器人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佛山市南海舉行。活動現場,佛山廣工大研究院與騰訊工業網際網路粵港澳大灣區基地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2019年初,楊國強給碧桂園提出了“為全世界創造美好生活產品的高科技綜合性企業”的全新定位,並開啟了集團新一輪多元化佈局。
“科技正以不可阻擋的力量推動社會前進。如何率先順應科技‘洪流’,實現商業模式的重大創新,是每一家企業共同的課題。”楊國強稱。截至目前,碧桂園旗下的博智林是全球首家嘗試用機器人大規模、系統性地完成建築施工工序的企業,成為全球領先的智慧建造與建築工業化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如今,佛山是中國人口流入淨增長最快和人口年齡結構最為年輕地級市之一。
《第七次人口普查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基本情況》公佈了國內最新的超大、特大城市名單,佛山首次入榜,並以854萬的城區人口數,位列特大城市第五位,超過了南京、瀋陽、青島等城市。
在營商環境的不斷最佳化中,佛山迎來了又一輪能量爆發與經濟發展潮。對於優質的製造業企業來說,佛山是一個“剛剛好”的選擇。正如佛山中德工業服務區(三龍灣)管委會主任劉怡所言,“良好的營商環境,就是企業在這,有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