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職業能力測驗所涉及的題型中,大家公認的比較難的題型就是數量關係,而數量關係主要以數學運算為主,考察各類數學題型,解決數學問題需要藉助一些數學工具,比如直尺、圓規、三角板……,當然圖形也是我們可以藉助的一種“工具”。今天黑龍江中公教育帶大家一起感受一下圖形的魅力。
一、“畫圖”之巧記數學公式
數學裡包含很多的數學公式,有些數學公式可以藉助圖形的形式幫助記憶,既形象又直觀。
【例題】利用圖形理解和記憶
【中公解析】:如下圖1,我們可以把
看成是邊長為a的正方形的面積,
看成是邊長為b的正方形的面積,則
是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如圖2),把陰影部分拆成上下兩個部分,再把上面的部分移動到下面(如圖3),此時陰影部分面積為小矩形的面積等於長×寬:(a+b)(a-b)。
像這樣可以利用圖形進行理解和記憶的數學公式很多,運用圖形就會把原有較為枯燥的數學公式記憶變的更加生動活潑,是不是簡單很多?
二、“畫圖”之化繁為簡
眾多數學模型裡,行程問題成為最大的“攔路虎”,要想解決好行程問題,關鍵是理解題幹所給出的資訊,而畫圖可以更加直觀的展現題幹資訊。有些行程問題其實就是“紙老虎”,看似題幹很長讓人不明覺厲,實際上一戳就破,使用的工具就是“圖形”。
【例】趙騎車去醫院看病,父親在發現小趙忘帶醫保卡時以60千米/小時的速度開車追上小趙,把醫保卡交給他並立即返回。小趙拿到醫保卡後又騎了10分鐘到達醫院,小趙父親也同時到家。假如小趙從家到醫院共用時50分鐘,則小趙的速度為多少千米/小時?(假定小趙及其父親全程都勻速行駛,忽略父子二人交接卡的時間)
A.10 B.12 C.15 D.20
【中公解析】答案:C。如下圖所示,父親在C點追上小趙,並把醫保卡交給小趙,小趙從家到醫院全程需50分鐘,在把醫保卡交給小趙後10分鐘,小趙和父親分別到達醫院及家裡,故在交接醫保卡後,小趙父親10分鐘走完小趙騎車40分鐘的路程,兩者速度之比為40∶10=4∶1,父親的速度為60千米/小時,小趙的速度為60÷4=15千米/小時,故答案選C。
行程本身就是相對較難的題型,如果題幹還很長,那麼多數考生就會採取放棄的策略,實際上有些題看似題幹較長,如果我們能夠把文字語言轉化到圖上,題幹資訊就會比較直觀,可以起到化繁為簡的作用。
數學圖形的運用,可以幫助大家解決很多的數學問題,合理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可以拓寬數學思維,增強解題的技巧。中公教育建議大家在日後的備考中要學會使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