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參加公務員等考試時對於資料分析的認識都只是停留在增長、比重等考點上,其實除了這些以外,資料分析中的資料分析還有其他的方式方法,今天黑龍江中公教育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下吧!
例一.某班級中六名學員《線性代數》課程的成績分別是:73分、77分、74分、75分、64分、74分。
問1:這六名學員《線性代數》課程成績中位數是( )。
A.72 B.74 C.75 D.73
【答案】B。
中公解析:中位數也稱為中值、中點數,是一組有序資料中居於中間位置的數。原始資料個數為偶數時,將資料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中位數為中間兩個資料的平均數。由上題可知,中位數是第三.四個數的平均數為(74+74)÷2=74,故選B。
問2:這六名學員《線性代數》課程成績的極差是( )。
A.14分 B.13分 C.12分 D.15分
【答案】B。
中公解析:極差是最大值與最小值之間的差距,即最大值減最小值後所得之資料。所求極差為77-64=13分,故選B。
問3:在《線性代數》課程的成績中,74分的頻數為( )。
A.1 B.16.7% C.33.3% D.2
【答案】D。
中公解析:頻數,又稱“次數”。指變數值中代表某種特徵的數(標誌值)出現的次數。74出現了2次,故74分的頻數是2,故選D。
透過上述例題我們瞭解到資料的分析除了平均數,另外還有中位數、眾數、極差及頻數可以反映資料的特點。平均數是反映了一組資料的平均大小,常用來代表資料的總體 “平均水平”;中位數則像一條分界線,將資料分成前半部分和後半部分,因此用來代表一組資料的“中等水平”;而眾數是反映了出現次數最多的資料,用來代表一組資料的“多數水平”,因此,資料的分析有許多不同的角度,在學習的過程中,也需要了解不同的題型,提升個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