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落地後,歡呼聲的家長很多,抗議聲的家長也不少,議論紛紛。
家長普遍擔心的是,如果孩子沒有機會讀高中,無法考上大學,沒有機會考編制崗,沒有大學畢業證,沒有進大企業甚至事業單位的通行證,沒有好的單位,一輩子大機率就只能打辛苦工。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父母希望透過自已的努力和經濟投入,儘早幫孩子確定方向,提前搶跑,贏在起跑線上,助力孩子未來的競爭力。
在《成長的邊界》書中,作者大衛.愛潑斯坦對於“贏在起跑線”的教育,有著不同的看法。
加拿大籍暢銷書作家大衛·愛潑斯坦,寫的書《成長的邊界:超專業化時代為什麼通才能成功》,單單書名本身就讓人過目難忘,而且還受到了比爾·蓋茨、萬維鋼、李笑來、古典、採銅等名人推薦。
本書的特點是選取世界一流名人成長故事,案例特別豐富,如美國高爾夫球手老虎.伍茲和瑞士男子職業網球運動員費德勒的成名故事;還有史蒂夫.喬布斯的演講、引用美國曆史最悠久的軍事學院之一西點軍校的研究資料;英國和蘇聯等朱多研究資料來引證觀點,閱讀起來讓人有一種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盡情的閱讀感。
書中提到超前教育能帶來短期的成績,但是對個體職業生涯和未來競爭力到底有哪些影響?有沒有助力?關於怎麼樣的學習才是快與慢,對個體後期學習的影響又有哪些;,如何才能突破對學習舊有的認知定義,讓成長不只是停留在小學、初中、高中甚至大學。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學習無邊界,成長亦無邊界。
超前教育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嗎?
隨著課外培訓機構發展,和鋪天蓋地的廣告語:讓孩子贏在起跑線。讓多少家長理解為讓孩子提前學習接受教育,超前訓練就可以贏在起跑線上。
在父親的刻意培養和堅持引領下,老虎.伍茲在3歲打出9洞48杆的好成績,10歲時第一次戰勝父親,再到後來成為高爾夫比賽冠軍的常客,取得了不可一世的成績。他成了名副其實的贏在起跑線的著名代言人。
中國有個著名的成語故事:揠苗助長。
宋國有個人觀察自家禾苗,一天、兩天、三天過去了,發現禾苗還沒變化沒長高。於是想出個辦法,手動拔高。第二天他兒子跑去一看,禾苗都枯萎了。這個成語由此得來,也告訴我們,植物有它自身的成長規律,欲速則不達,學習教育何嘗不是如此呢?
你也許會好奇,那老虎.伍茲不就是贏在起跑線上嗎?
作者認為,在短期內確實可以看到領跑領先的優勢。特別是那些有法可循的高爾夫、國際象棋這種學習模式,屬於友好型的學習環境。這種型別的學習環境,對於學習者只要認真參與,努力改善,就能進步。
接著作者引用了網球王子費德勒的成名故事。他從小嚐試過滑雪、摔跤、游泳和滑板,也玩過籃球、手球、網球和乒乓球等。即將12歲的費德勒被網球吸引,才放棄其他型別的運動,從而專注於網球運動。費德勒,在大滿貫男子單打斬獲20次冠軍,11次亞軍。費德勒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績,可見較晚的明確自已的努力方向絲毫沒有影響他的發展。
因此贏在起跑線上不是百分百機率的事情,也不是一點也不靠譜的事情,它取決於學習所在的領域。
在《成長的邊界》中,對於“贏在起跑線”的教育狂潮,書中指出存在“友好型”和“惡劣型”的學習環境。
如運動類和部分藝術類的學習“友好型”,早學習早訓練有些可以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是不代表所有孩子的學習和教育按這個套路來進行培養。
商家打出“贏在起跑線”的口號,成為多少家長作為孩子教育投入軍備的理念。激發了多少家長的焦慮,也捆綁了多少孩子的童年。多少個孩子的童年時光在日光燈下度過,而不是在陽光下。
贏在起跑線真的能幫助孩子助力競爭力,贏得未來嗎?
中國自從恢復高考40多年以來,每年盛產的高考狀元,這些高考狀元后來發展怎麼樣?
中央教科院在2011年做過一個調查,叫做《上海教育》,裡面有這樣一句話:
“我們調查了恢復高考以來的3300名高考狀元,沒有一位成為行業領袖”(見《上海教育》2011年12A期第34頁)。
他們還有另一個調查結果:
“調查了全國100位科學家、100位社會活動家、100位企業家和100位藝術家,發現除了科學家的成就與學校教育有一定關係外,其他人所獲的成就和學校教育根本沒有正相關係。”
這些說明什麼?
這些高考狀元,在後來的發展中沒在任何一個行業成為領軍人物。
中央教科院院長袁振國教授認為:‘創新根本不是靠教育出來的’。
看到這裡,你還堅定地認為贏在起跑線上,能助力孩子的未來嗎?
田徑100米比賽的時候,需要等哨子聲發起才跑。規則是第一次搶跑重新發令,以後搶跑取消運動員參賽資格。
可見想贏在起跑線上的搶跑其實具有巨大風險。孩子的學習成長是一輩子,搶跑只會透支孩子的身心。
書中更進一步提出,過早的專業化學習,會導致個體在後來職業生涯中更加容易和早期專業化學習而投身的事業“分道揚鑣”,這本質上也是導致更多的個體在職業生涯中跨界學習和發展的內在原因。
過早專業化學習,導致很多個人在職業生涯中過於糾結於“沉沒成本”的謬論而不敢更換職業賽道,從而影響了個人職業生涯的發展。
辛苦寒窗十幾年苦讀的投入時間和精力,當個體在職業生涯發展上遇到瓶頸期的時候,最終卻想要更換職業賽道,這是贏在起跑線帶來的經驗造成的困擾,這約束了多少個體在職業生涯的內驅力。
當贏在起跑線並不是萬能的學習方法,我們如何才能培養孩子的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經濟學家馬拉穆徳提出了一個經濟學術語:“匹配質量”,用它來描述一個人的工作和其本身(包括能力和傾向)的匹配程度。這個術語來自馬拉穆徳自身經驗。
馬拉穆徳從學習計算機專業,到後面決定學習經濟學,再學習哲學,他測試了自已的成長樣本。
在這裡馬拉穆徳提出了很重要的一點,測試成長樣本,指找到那個適合自身技能和興趣的最佳匹配,這樣才能最大的激發個體的內在驅動力。
如果沒有找到孩子自身有興趣和技能呢?
現在大多數孩子的情況並不是沒有找到,而是孩子們忙於應試教育學習或者因為過早介入某個專業學習,導致他們沒時間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潛在的興趣,去進行測試不同的匹配。
人生,不是一場百米衝刺比賽 ,而是一場馬拉松比賽。
贏在起跑線很重要,能笑到最後才是真正的贏家。
史密斯是北卡羅來納大學的教授,於2007年獲得諾貝爾獎。2016年90歲的他還在實驗室樂津津地做實驗。
他原先是學醫學的,聽了一場關於化學和生物結合的講座後,受啟發去學化學,後來又學習分子生物學。他最重要的論文是約在60歲時發表,這些學習經歷或許可以很好的說明他的建議:鼓勵學生橫向思考 ,拓展自己的經驗,為了尋求匹配質量不斷開拓自己的道理。
雙減之後,請允許孩子探索自己,給孩子瞭解自己預留足夠的時間,讓孩子進行測試成長樣本,允許孩子同時有廣泛的興趣愛好,花時間在一些當下看起來毫無意義的事情上。當孩子找到匹配質量的時候,他的競爭力是由內而外,這股力量相信值得期待。
適當讓孩子從日光燈來到陽光底下發發呆,留存一些想象的空間,這些或能幫助孩子在未來儲存更多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