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前夕,一段高三學生的演講火遍全網,特別是其中一句“我就是一個鄉下的土豬,也要立志拱了城裡的白菜”更是引起巨大爭議。對其同情、維護者有之,圍攻、反對者亦有之。我無意加入這場爭論,但一個與之相關的問題倒是引起我的濃厚興趣:為什麼要上大學?
按照那位同學的說法,上大學是為了“改命”——高考改變命運。這句話沒有錯,也是中國人的樸素認識。但問題是,你要改的是什麼“命”?你渴望實現的又是什麼“命”?是從農村或小鎮遷移到大城市嗎?是透過“升官發財”實現所謂的“階層躍升”嗎?如果只是要“立志拱了城裡的白菜”,一門心思往上爬,即使真的改了“命”,也不過是《紅與黑》中的於連,而且是沒有覺醒之前的於連。
上大學不是為了求富貴
支援“土豬說”的人認為,“拱城裡的白菜”無可厚非,至少它表明了一個身處社會底層的年輕人立志奮鬥的精神。這到底是不是一種奮鬥精神,其實,梁漱溟先生早在八十多年前就把這個問題點破了。他勸誡當時的青年,焦慮的根子在於錯把慾望當志氣,“自以為有志氣的,往往不是志氣而是慾望。”實際上,古人把“志”和“慾望”區分得很清楚。“志”發自內心,“所謂立志者,志誠一心,以道自任。”孔子教育學生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經常讓學生談談自己的志——“盍各言爾志?”《論語》裡記載了多次這樣的場景——至於他自己的志向則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慾望”指的是滿足身體感官等動物性需求的外在之物。人可以有慾望,但必須要有念頭真切的大志去支撐它,約束它,給慾望之馬套上一個轡頭。否則,如果只有“慾望”而無“志”的話,那就很可能沒有邊界了。
為了滿足慾望,人們就要去追求富貴。但中國人很早就對富貴有了深刻的認識,並且把它和所謂的“命運”聯絡在了一起。誰能得到富貴呢?怎樣才能得到富貴呢?富貴是依靠才華、努力和奮鬥就能求來的嗎?還是要依靠投機鑽營、溜鬚拍馬和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呢?為什麼那麼多滿腹經綸的蓋世之才總是命運多舛,懷才不遇?又為什麼那麼多大富大貴之人其實不過是“金玉在外敗絮其中”?在孔子看來,富貴其實是求不來的,人可以得到富貴,但必須講求“仁義”。如果是“不義而富且貴”,那就“於我如浮雲”,沒有任何價值。孟子進一步發展了這一思想。他說:“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像榮華富貴這樣的“求在外者”,“得之有命”(前提也要“求之有道”),是無法由自己掌控的,求了也沒用。更發人深省的是,他深刻地指出,富貴這種東西,“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非良貴也”。但是,仁義禮智信這些“求在我者”的內在人生追求卻可以靠自己孜孜不倦的努力修行而得到,從而“人人皆可成堯舜”,這就是大志向了。
今天,面對物慾橫流,重溫孔子、孟子這些振聾發聵的論述,對於我們而言具有特殊和重要的意義。它會點醒很多沉溺於功名利祿而無法自拔的依舊在荒野中游蕩的靈魂。特別是,它能幫助我們重新思考教育的目標、功能和意義。坦率地說,當下很多人對於教育的理解是狹隘的,甚至鄙俗。我們把一個人受教育的過程簡化成了一個等式:教育=上名校=成功=社會地位高。但是,它們=幸福嗎?
我的一個學生曾在朋友圈寫了這樣一段話:“16年前,我高考報志願,我就有兩個膚淺的想法:去北京,上名校。家長和老師害怕指導錯誤,不管不問,我自己報。報完志願,我嚇得要死,生怕落榜。回頭想想擔驚受怕,苛求結果,硬逼自己的日子,覺得不如順其自然,順著自己的現實、優勢和興趣去選擇和成長。年少無知,理解有限,有許多理不清的想法。比如,常年佔據頭腦的‘我想賺錢’‘我要成功’等等。可是,畢業去賺錢時才發現自己的認知侷限。工作多年,現在再看家長或學生諮詢高考志願填報,本質上是找一個打工賺錢方式。這個學校、這個專業將來可能找工作容易,可能賺錢多,可能工作安穩等等。除了賺錢,建議考慮一下所謂的理想。好多人最初一心想賺錢,但是努力賺錢多年後發現背棄理想,找不到存在的價值才是對人生的最大浪費和痛苦。”這是他在追求功名利祿以改變命運的道路上奮鬥多年後的幡然醒悟。其實,這一大段話朱熹早就用一句話概括清楚了:“蓋力求所欲,則所欲者反不可得;能反其本,則所欲者不求而至。”
喜歡記得關注我呦 你們的贊是我們的動力[呲牙]